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东老农放羊捡到块石头,拿回家当打火石,专家:比海洋之心珍贵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4 04:38: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山东老农放羊捡到块石头,拿回家当打火石,专家:比海洋之心珍贵                                                         2023-12-23 11:58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东潍坊昌乐县的一位老农在村子附近,放羊的时候,偶然捡到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石头。老农发现这块蓝色的石头很容易点火,于是他就把这块石头带回家中,当作打火石来使用。直到1986年几位地质学家来到了老农所在的村子,地质学家发现老农意外捡到的竟然是一枚蓝宝石。经过检测地质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已探明的,质地最好的一枚蓝宝石。蓝宝石究竟有何珍贵之处呢?

蓝宝石的学名又叫作钢玉,它与钻石祖母绿,红宝石一起,被世人公推为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四种宝石。如梦似幻般的蓝色,是智慧与吉祥的象征。但上世纪80年代,当地昌乐人并没有意识到,蓝宝石的珍贵之处。虽然蓝宝石颜色明亮,十分好看,但在当时,由于昌乐地区的蓝宝石储藏量巨大,几乎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所以当地人并没有将蓝宝石当回事,而是将蓝宝石当作打火石来使用,用它来烧火做饭,当地小孩也是捡来蓝宝石随意把玩,在昌乐人眼里蓝宝石并不珍贵。

古时候的昌乐县被称为营陵,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其境内有距今为止,存在了大约两千多年的远古火山群以及200多处古代遗址。另外该地区还有种类繁多且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该地区的蓝宝石矿,面积更是达到了500平方米,昌乐蓝宝石矿也是目前稀有的大型蓝宝石矿床之一。昌乐也被称为蓝宝石的故乡。1985年地质学家,在昌乐地区发现了蓝宝石的惊人矿藏以后,立即就对该地区的矿藏进行了管理和保护。自此昌乐人也开始利用这一地理优势进行发展。

1993年昌乐地区筹备建成了第一处国家级的,大型珠宝专业批发市场:中国宝石城。同时这里也成为了国家三A级别的旅游景区。自此蓝宝石产业也就成为了昌乐人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昌乐地区出产的蓝宝石与其他国家相比,不仅年代久远,更是有着独特的韵味,随之该地区出产的蓝宝石也被国人称为中国蓝。

由于昌乐地区出产的蓝宝石,是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远古火山群中。所以老农捡到的蓝宝石至少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对于蓝宝石最深刻的印象,人们还是通过电影《泰坦尼克号》,所熟知的那枚海洋之心。电影里的海洋之心当然是假的,它是根据目前收藏于美国皇家博物馆内的蓝宝石杜撰而来。西方人将这枚蓝宝石称为灾难之心。西方人之所以将这枚蓝宝石看作是灾难的象征,是因为在它身上发生的一系列悲剧。

公元1642年,法国探险家在印度发现了重112.5克拉的深蓝色宝石。随后将宝石带回法国的科学家,将它献给了国王路易十四。虽然探险家被国王封了官,但宝石的厄运却也降临到了他的头上。法国探险家晚年不但被儿子挥霍掉了所有财产,他更是被野狗咬死于法国街头。

得到蓝宝石的路易十四,仅带了一次就因患上天花而死。随后路易十五觉得是这枚蓝宝石,给前任国外带来了厄运,他说什么也不佩戴。于是路易十五就将这枚宝石送给了自己的情妇佩戴。谁曾想情妇却在法国大革命中,被送上了断头台。随后蓝宝石又落到了国王路易十六的手中。路易十六将宝石送给了自己的王后,结果夫妻二人又,双双被送上了断头台。后来得到蓝宝石的伯纳公主也在法国大革命中被杀。

1972该枚蓝宝石在法国国库中被盗走,再次出现的它是在1830年的伦敦珠宝交易市场上。此时蓝宝石已经被人琢磨了一次,重量降到了45.52克拉。后来不管这枚蓝宝石经历了几位主人,这几位主人也都相继惨死。蓝宝石的最后一任主人{美国温斯顿公爵}在将它命名为希望的同时,将它捐献给了美国皇家博物馆。正是因为得到这枚蓝宝石的历任主人,莫名的死亡,西方人才会将它称为灾难之心。

不管怎么说目前收藏于美国博物馆的这枚蓝宝石,它的历史只有几百年时间。它与昌乐老农所捡到的蓝宝石相比,至少在形成历史上晚了近一千多年。无论是宝石的质地,还是形成的时间,昌乐老农捡到的蓝宝石都要比“海洋之心”珍贵许多。所以地质学家,才会对从老农手中得到的那枚“打火石”,发出如此感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9 06:11 , Processed in 0.00753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