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诗词悟初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05:17: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诗词悟初心                                        2024-01-11 10:15                                                

毛泽东诗词悟初心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井冈山,被朱德称为“天下第一山”。在这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词,特别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更是脍炙人口,为千百万人所咏诵。
开创峥嵘岁月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湖南传达会议精神,改组湖南省委,领导秋收起义。9月,秋收起义部队进攻失利,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毅然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军事力量薄弱的湘南转移,转移途中选定井冈山为落脚点。
毛泽东上井冈山,得力于袁文才、王佐这两个“山大王”的相助。在毛泽东与袁文才之间有一个“穿针引线”人,是他打消了袁文才的疑虑,让袁文才接纳了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他就是从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的学员陈慕平。
上山前,毛泽东给袁文才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想到井冈山建立武装割据,需袁文才支持的想法。袁文才也想尽快探清工农革命军的虚实。接到信,袁文才安排陈慕平与毛泽东会面,探听虚实。陈慕平见到毛泽东一口喊出:“毛老师,你好!”毛泽东对陈慕平也有印象,记得他不会游水,大家都喊他旱鸭子。师生相谈甚欢,陈慕平回到茅坪后,与袁文才促膝长谈,终于打消了袁文才的顾虑,同意与毛泽东接头。1927年10月6日,毛泽东与袁文才正式会面,毛泽东提出送袁文才100条枪。袁文才则表示一定竭尽全力帮助工农革命军解决各种困难,并答应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第二天,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1000余人进驻了茅坪。经过近1个月的辗转奔波,起义部队终于有了固定的落脚点。

1927年陈慕平烈士用过的木箱(武汉革命博物馆藏)
在出发去湖南之前,毛泽东在武汉已经开始思考和设想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他在召集马日事变中从湖南出来的同志开会时,首次提出“上山”,号召大家“在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他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他在会后婉拒瞿秋白要他在中央工作的要求,要上山找农民朋友。在井冈山,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开辟了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苏俄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井冈山道路”;这是一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之路。
写作壮丽诗篇
1965年,72岁的毛泽东沿着1927年秋收起义之路重上井冈山。5月22日下午4时,毛泽东一行到达井冈山下的茅坪村,然后直奔黄洋界。井冈山斗争时期,他在这里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沿着井冈山道路一路走来,最终建立了新中国。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重上井冈山,他感慨道:“没有井冈山过去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胜利真是用生命换来的啊!”从5月22日到29日,毛泽东在井冈山共住了7天,他以一首《念奴娇·井冈山》记录了这次行程的所见、所感、所闻、所忆、所思,表达了对井冈山独特而深厚的感情:“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同时,他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在词中回顾与缅怀了井冈山的斗争岁月,抒发了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的感受,歌颂了井冈山的巨变,激励全国人民发扬井冈山斗争年代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发扬井冈山的光荣传统,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把新中国建设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
继续砥砺前行
在重上井冈山时,毛泽东在与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回顾井冈山的斗争历程,有感于“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的发展变化,感慨万千地告诫:“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邓小平参观井冈山时语重心长地说:“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2001年8月,江泽民视察江西时,概括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胡锦涛曾先后三次上井冈山,多次论及井冈山精神及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
2016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他由衷感怀:“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他提出,“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今天,我们正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两个大局”相互交织,我们更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不忘初心,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着的初心,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辉煌,使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11:30 , Processed in 0.00767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