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4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京北锁钥,塞上名城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4 12:06: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家口的前世今生:京北锁钥,塞上名城


                                               



                                                                在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奉成吉思汗之命赴中原刺杀金朝赵王完颜洪烈,在繁华集镇张家口遇到了乔装成小乞丐的黄蓉。这是一个浪漫的故事,但金庸先生犯了一个历史学的错误——金朝末年,还没有张家口这个市镇。

张家口的兴起、发展和最终成为塞上名城,与长城地带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息息相关。

明代的张家口:边堡和马市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兵北伐,徐达兵锋直抵大都,元顺帝北走上都开平,明朝政府逐渐夺取了全国政权。但蒙古的军事力量却并未彻底消灭,北部地带一直是明代边防的重点。明朝在从辽东到西域的广大地带屯聚重兵,设置众多都司卫所和军镇,史称“九边”。在今天的张家口市坝下地区,明朝设置了万全都司和宣府镇,治所在宣府城,也就是今天的张家口市宣化区和宣化县所在地。

在“靖难之役”中,北方驻防的军队被燕王裹挟南下,北方防线收缩。宣德年间,明朝放弃了北边的大宁、开平、兴和等一系列都司卫所,宣府地区就直接成为面对蒙古势力的第一道防线。更重要的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宣府一跃而为京师咽喉,其战略地位遂为最重。杨时宁的《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就评价到:“本镇形势,紫荆控其南,长城枕其北,居庸左峙,云中右屏,内拱陵京,外制胡虏,盖屹然西北一重镇焉”。

从明初的洪武、永乐时期,到中期的洪熙、宣德年间,明朝对蒙古的态势逐渐由战略进攻转到战略防守。为弥补军事力量的不足,在北部边疆地区,明朝逐步修筑长城,与长城的修筑大体同步,兴修了诸多城堡,以加强防御力量。

张家口,就是一个长城边堡。


张家口堡城角

因为地理位置重要,所以从永乐朝开始,宣府地区就修筑长城。永乐十年(1412),“敕边将于长安岭、野狐岭及兴和迤西,至洗马林,凡关外险要之地,皆崇石垣,深濠堑,以防虏寇”(《明太宗实录》卷一三一)。长安岭是大海坨山的重要峰峦,在今赤城县与怀来县交界处,兴和即今张北,洗马林在今万全县洗马林镇。张家口正在这条长城线上。

为巩固以边墙为主的防御体系,明廷先后在宣府地区修筑了几十座城堡。这些城堡一般来说距离边墙不远,以便驰援。这其中,就包括宣德四年(1429)修建的张家口堡。明世宗嘉靖年间,又进行扩建;万历二年(1574),张家口堡的土墙包砖,城堡的规模最终奠定。

张家口堡在明代地位不高,是一个普通的长城边堡;规模也不大,周长四里。这样的城堡,在宣府镇有几十座。但也有特殊之处,它是一处马市所在。

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最大的分别之一,就是它不像农耕经济一样自给自足,而是依赖农耕社会提供的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等物资。弘治年间,由于朝贡贸易产生摩擦,蒙古的达延汗不再入贡,并屡屡侵犯明朝边镇,明蒙关系恶化。嘉靖皇帝即位后,严令不许与蒙古互市,俺答汗多次要求贸易,都被嘉靖皇帝拒绝。俺答汗于是一边通过各种渠道求贡;一边大肆入边劫掠,以图逼迫明朝开通互市,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军队大举入边,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嘉靖皇帝在位45年,双方始终没有正常贸易,明朝边镇人民被杀被掠,屯集重兵,又耗费大量国力;而蒙古劫掠的成果相当有限,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极其匮乏,连煮肉的铁锅和缝衣针都保证不了,最终是双方两败俱伤。

隆庆五年(1571),明穆宗与俺答汗达成协议,重开互市,史称“隆庆和议”。“互市”并不意味着随处可以进行贸易,是有专门的处所,由政府进行管理,也就是“马市”。张家口堡就是宣府镇的马市,成为整个宣府镇与蒙古进行大规模贸易的场所。


明代宣大山西三镇马市图(选自侯仁之:《明代宣大山西三镇马市考》,《燕京学报》1937年第23期)

明代的马市分“大市”和“小市”两种,“大市”每年开一次,参与互市的主要是各部落酋长和贵族。而“小市”则每月一次,主要是贫困牧民与汉人进行交易。张家口的马市属于大市。到万历年间,随着贸易的发展,张家口“百货坌集,车庐马驼,羊旃毳布缯瓦缶之属,踏跳丸意钱蒲之技毕具”,一片繁荣景象。后金建国后,也通过张家口与内地交易。

因为张家口堡与堡墙之间还有五里的距离,并不方便,万历四十一年(1613),在边墙上修筑了一个专门进行马市的城堡,称为“来远堡”。来远堡称“上堡”,后俗称“市圈”;而张家口堡则称“下堡”,俗称“堡子里”。堡子里今天保存还比较完好。

“上堡”和“下堡”,构成了张家口市区发展的两个支点。


明代的张家口堡和来远堡,选自《宣大山西三镇图说》

清代的塞上都会:往日连师惊朔漠,只今市马亘东西

明代马市的设立,为张家口成为沟通草原与中原之间的重要节点,奠定了基础。但张家口真正成为塞上都会,是在清代。

正如清人朱彝尊诗所言,“往日连师惊朔漠,只今市马亘东西”。由于清代逐步收服蒙古与回疆各部,北方形势稳定,中原与蒙古地区,乃至俄国之间的贸易兴盛起来,中原的丝绸、棉布、茶叶等物品通过张家口等长城关口销往蒙古草原、新疆地区和俄国,并输入毛皮、纺织品(羊毛绒织物、天鹅绒、亚麻布等)、牲畜、土碱等蒙、俄物品。
清代中原货物,主要通过两个边口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集结分途,向北可去库伦、恰克图,并于买卖城销售至俄国;向西北则经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以至新疆。这两个边口,东为张家口,西为杀虎口,而张家口的商业规模和辐射范围远超杀虎口,在清代北方边城中位居第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成为中俄贸易的重要节点。

清朝时,俄国向东方扩张,与中国接壤,中俄边贸由此发展起来。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雍正五年(1727)《中俄恰克图条约》商定俄国官方商队每三年可来京免税贸易。由于双方对彼此的货物有很大需求,所以通过长城关口出入的货物数额相当惊人。如雍正六年(1728),中国向俄国输出丝绸价值达四万六千余两。同年,中国输出棉布约值银四万四千余两。

康熙四十七年(1708),清廷批准以色楞格—库伦—张家口的商道为俄国商队往返之官道。从此,张家口成为中俄贸易的重要枢纽。出口贸易要先在张家口完税,然后运往库伦,经办事大臣检验部票,发放护照,方可运到恰克图出口。

同治元年(1862)二月初四,中俄两国政府于北京签署了《中俄陆路通商章程》。其中俄国商人运送俄国货物到天津,只能通过张家口;而俄国商人在张家口购买中国货物,税银减半,从而在进一步强化了张家口的商业枢纽地位。每年通过张家口向外输出的砖茶多达数百万箱,并输入大量皮货。张家口已经不只是一个重要的市场,而是具备了边贸中心都会的性质与功能。内地的货物要先到张家口集中,然后再沿各路向各方向发运;俄罗斯和蒙古地区的货物同样要先到张家口集中,再向内地销售。正因如此,清代张家口商号林立,数目众多,极其繁荣。

在此背景下,为管理民族事务、交通与商务,清政府在上下二堡设置了张家口厅等众多衙署机构,由下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张家口上下二堡所设置的官署,这已经远远超过一个县属官堡的规格。


张家口上堡图(道光《万全县志》)


张家口下堡图(道光《万全县志》)

商业的繁荣也改变了张家口的城市形态,明代修筑的张家口堡属于长城边堡,最初是作为进出长城边墙的南北交通线上的一个控制点,以驻扎军队和各级官署为主,城堡与边墙的边门之间还有5里路程,以备应援。长城边门内的来远堡,倚长城边墙而筑,今尚保存部分东城垣,最初开辟马市于此,为商贸交易场所和官府收取商税之地。

明代隆庆和议之后,张家口成为与蒙古诸部茶马互市之口,边门内上堡与下堡之间的边路两旁渐有行商设铺。当清朝长城内外的形势终于安定以后,张家口堡与边门城堡间大路两侧的商铺更加繁盛,尤其是同治元年(1862)《中俄陆路通商章程》规定俄商由张家口出入,贩买土货交纳税银,不仅使得边门与张家口堡之间的五里长边路演变成商业店铺街,而且由于边门位于张家口堡的东北方向,边路沿张家口堡东侧延伸向南北,促使张家口堡东门外之东北角成为最繁华的地带,堡南门外也随之繁盛起来,整个城市形成南北狭长达数里的形态。下面这幅图选自郑锡煌主编的《中国古代地图集·城市地图》(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版),由于图上没有绘出京张铁路火车站,可以推断此图表现的年代应在1905年前。由此图可见清代晚期,今天张家口市区的雏形已经具备。


清末张家口市街图

1905年京张铁路勘测,选定河东为张家口车站以后,洋河东岸依托火车站,逐渐建成新的市区,并修建桥梁连通河东与河西,更推动了张家口堡东门外的繁华,迄今不衰。通过《1933年万全(张家口)图》可以看出,绘制于1933年的张家口图所反映的时代,桥东区已经形成比较繁华的街区,许多实业和近代公共设施都已兴建起来。


1933年万全县城(张家口)图

交通区位的优势,是张家口繁荣的倚仗,但亦埋下了张家口日后衰落的根源。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陆续获得了各种特权,开始直接深入中国内地购买茶叶,并开通了一条由汉口往上海、天津、张家口到恰克图的更为便捷的茶叶转运线路。凭借着从不平等条约中得到的减免税优惠,其运输成本大大低于山西商人。中国商人利润大减,张家口的市面渐趋萧条。1907年中东铁路修成后,俄国商品经由东北出入,张家口受到沉重打击。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后,虽然情况得以改观,但张家口作为中俄贸易中心之一的地位已不复存在。

尽管如此,张家口所处的农牧两种经营方式的边缘地带和交通区位优势,给了这座城市持续兴旺的生命力。经过清代的发展,张家口已经从明代的小边堡,发展为塞上都会,其地位稳步上升。民国二年(1913),改张家口同知理事厅为张北县,治设张家口堡子里。民国三年,设察哈尔特别行政区,借治于张家口。同年,废宣化府,改设口北道,万全县署由万全城迁至张家口堡子里。七年,改察哈尔特别区为察哈尔省,将原属直隶省的口北道10县及察哈尔特别区所属的口外6县划归察哈尔省,以张家口为省会。新中国成立后,察哈尔省撤销,张家口划归河北省,成为冀西北的中心城市。

由于宏观历史背景、经济地理格局和交通区位的变迁,张家口这座塞上都会几经兴衰浮沉,漫步堡子里、大境门,令人每生怀古之情。笔者博士论文即以桑干河流域为题,数年间多次在张家口等地考察,对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充满感情,衷心祝愿这次与北京携手申办冬奥会,会给她带来旺盛的生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8-4 15:18:00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欣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5-8-5 06:38:50 |只看该作者
浪淘沙 发表于 2015-8-4 15:18
好帖!学习欣赏了

谢謝!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2 18:10 , Processed in 0.00846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