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历史上的“中国热”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9:55: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欧洲历史上的“中国热”                         

      

      

早在公元前1世纪时,中国很多产品就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与当时欧洲落后的工艺技巧水平比拟,中国产品是真正的“巧夺天工”,无论是丝绸、瓷器、漆器和其他工艺品,都让西方人大开眼界。

                               

       

        丝绸之路(资料图)

        现在很多中国产品是对西方国家产品的模仿。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17世纪前后,欧洲也盛行过模仿中国产品的热潮。

        仿造品注明“中国制造”

        早在公元前1世纪时,中国很多产品就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与当时欧洲落后的工艺技巧水平比拟,中国产品是真正的“巧夺天工”,无论是丝绸、瓷器、漆器和其他工艺品,都让西方人大开眼界。

        据记载,有一次恺撒曾穿戴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结果在罗马引起了巨大轰动。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终点站之一,威尼斯基本上仅凭丝绸贸易就获得了空前的繁华。

        欧洲匠人很快便学会了养蚕丝的技巧,开始仿造中国丝绸。到16世纪之前,意大利、法国已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丝绸基地。因为“中国热”的影响,欧洲人更推崇中国出产的丝绸。虽然后来欧洲的丝绸在质量上已与中国货平起平坐,但仍然大量采用中国图案,比如龙、凤、花、鸟等等,而且要特别注明“中国制造”以包管销路。为了更好地进行仿造,欧洲各国丝织厂的丝绸画师手里都有一本《中国图谱》。

        一件瓷器可换几个奴隶

        在中国瓷器进入欧洲以前,西方人日常应用的器皿都是以陶器、木器和金属为主。所以轻薄漂亮的瓷器一传入欧洲,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追捧。最初的瓷器数量异常稀少,而且往往被当成最名贵的礼物送给国王和贵族,平常庶民根本无缘得见。

        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埃及和阿拉伯,瓷器单件的价格就相当于几个奴隶的价格。瓷器的制作工艺对欧洲来说也是个秘密,当时葡萄牙商人们猜测瓷器的原料是贝壳、蛋壳和石膏。

        因为昂贵,16世纪的欧洲人甚至认为瓷器有一种超自然的魔力,他们确信假如在中国瓷器里盛放毒药的话,瓷器会开裂。到了16世纪中期,跟着葡萄牙人大量从中国带回瓷器,收藏中国瓷器成为欧洲上层贵族的一种风潮。

        在最早和中国进行贸易的葡萄牙,王后、公主的手镯都是中国瓷器,葡萄牙国王赠予意大利国王的礼物也经常是中国瓷器,并且王后还委托人在中国订烧有自己肖像的餐具,赠予有功的士兵。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与葡萄牙王室联姻,葡萄牙公主就带来了瓷器嫁妆。

        欧洲宫廷充满中国元素

        “中国热”一直伸展到了英国女王的宫廷中。18世纪初,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形容说:“女王本人爱好穿中国服装出现。我们的屋里充满了中国的元素。”

        中国元素在当时欧洲成为了品位和地位的代名词。宫廷里面挂着中国图案的装饰布,中国瓷器被视为珍玩,只有在西班牙和法国等大国的宫廷里才能见到较多的瓷器。王宫里的贵妇纷纷摇起了中国式的扇子,巴黎街头出现了中国轿子。

        贵族家庭也以摆设瓷器来附庸精致,炫耀地位。贵妇们见面聊的都是中国制造,裙底下露出中国丝绸面料的高跟鞋,鞋面上是最当季的中国风格图案。

        1670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突发奇想,在凡尔赛建了一座“中国宫”。全部中国宫的装修是令人目眩缭乱的“中国风格”,可谓是集山寨中国产品之大全。宫内的檐口楣柱、墙角四边屋顶都贴着艳丽的瓷砖,室内模仿中国的青花瓷器是白底加蓝色的图案,到处都摆上了中国的瓷花瓶、绸帐与金流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2 03:12 , Processed in 0.00794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