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蒋看不上的杂牌部队,朝鲜一战打怂美军,被誉为最强阻击部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26 05:09: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老蒋看不上的杂牌部队,朝鲜一战打怂美军,被誉为最强阻击部队                                                             2024-03-05 22:46                                                    

发布于:山东省
   
古人曾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朝鲜战争期间,国民党滇军第60军的蜕变,则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在国民党部队的时候,60军是蒋介石眼里战力弱,装备差的杂牌军。
在解放战争期间,长期扮演打手和炮灰的角色,常被国民党内部戏称为“60熊”。

可短短两年时间,60军改编为50军后,就在朝鲜战场上大放异彩。
汉城一战,洗刷数十年杂牌之辱,成为了令美军望而生畏的“50雄”。
那60军究竟经历了什么事情 ,竟让他们发生如此大的蜕变呢?
炮灰滇军60军军长是开国上将曾泽生将军,曾将军于1902年,出生在云南省大兴镇。
曾家是当地一户家境颇为殷实的小地主家庭,曾泽生从小就饱读诗书。
但他却不想当一个百无一用的白面书生,反而对兵法战策颇感兴趣。
曾泽生

1922年,云南军阀唐继尧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北伐号召,正在组建“建国滇军”。
曾泽生便趁机投入唐继尧麾下,成为了一名小兵,后来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到云南讲武堂进修。

1925年,曾泽生在讲武堂学习期间,因看不惯校方贪污治学经费的行为,联合讲武堂同学发动抗争,结果遭到学校领导反攻倒算。
被逼无奈之下,曾泽生只好逃亡广州,投靠了孙中山先生。
恰好孙中山先生,那时正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曾泽生因此报考了黄埔三期。

彼时,蒋介石利用黄埔校长的身份,经常挪用军费拉拢黄埔学生,大搞个人崇拜。
曾泽生当时不明真相,对蒋介石极为仰慕,老蒋也对这个学生青睐有加。
1927年,蒋介石为了向帝国主义列强和买办阶级表忠心,悍然背叛革命,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事件。
曾泽生在黄埔时期,与共产党人肖楚女、恽代英等人相交甚厚,自是看不惯蒋介石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

不久之后,他就与同窗好友潘朔端、李韵涛等人一起脱离蒋介石的队伍,回到了老家云南参军。
这也是为什么曾泽生明明是黄埔子弟,天子门生,却在日后的国军系统中被视为杂牌军的原因所在。
曾泽生一行人再次回到云南时,云南早已换了人间。
旧军阀唐继尧已经被推翻,当时主政云南的是龙云。
龙云很看重这几个黄埔高材生,于是便让他们在讲武堂师生中编练了几个大队。
龙云

谁料曾泽生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深感不满,居然在授课的时候公开发表反蒋言论。
老蒋知道后大怒,当即便派人通告龙云,要求严厉整肃这个曾泽生。
龙云表面答应蒋介石,把曾泽生关进了大牢,却在暗地里偷偷释放了曾泽生,并让他继续带领军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龙云为了响应抗战号召,把一部分滇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60军,奔赴抗日战场出力。
曾泽生当时的职务,便是60军105团团长。
60军离开云南的时候,国民政府已经迁都重庆。

但还有一大批设备滞留在武汉地区,需要等长江丰水期才能运到重庆。
当时为了牵制日军,不让他们进攻武汉,蒋介石把各路杂牌都汇集到了徐州战区,供李宗仁调遣,60军恰好也在派遣之列。
六十军赶到徐州的时候,台儿庄战役已经结束。
日军重整旗鼓后,于四月发动了徐州会战。
当时长江已经进入丰水期,李宗仁已经完成了牵制日军的任务,正准备带着徐州战区的有生力量,往大别山地区撤退。
李宗仁

曾泽生所部奉命驻守台儿庄地区的制高点李庄,继续与日寇对峙,为大部队后撤争取时间。
曾泽生任劳任怨,欣然接受了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李庄阻击战中,60军英勇奋战,即使伤亡过半,战线也没有后退一步。
最危急的时候,曾泽生甚至亲自提枪上阵,跟日本人展开了白刃战。
得益于他们的坚守,第五战区最终得以安然撤离徐州战区。
曾泽生从台儿庄战场撤退下来之后,又带着部队参加了武汉会战。
不过,由于是杂牌军的原因,老蒋用起来是一点都不心疼。

武汉会战要撤退的时候,60军又一次被当成断后部队来使用。
最危险的时候,曾泽生所部减员一度高达67%。
要知道,即使在热兵器时代,部队减员一旦到达30%就得崩溃了。
60军能熬到这个份上,已经算得上是铁军了。
即使如此,60军也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视,无论是在后来的南昌会战,亦或是配合远征军作战的越南战役中,60军始终被作为炮灰来使用。

战场起义1945年,日本投降后,曾泽生所部被委派到越南河内,接受日本人的投降。
可就在这时候,蒋介石指使他的三好学生杜聿明发动突然袭击,拿下了曾泽生的顶头上司云南王龙云。
杜聿明

龙云被收拾了之后,他的旧部60军也遭到了蒋介石的改编。
也许是考虑到曾泽生黄埔学生这层身份!蒋介石便任命他做了60军的军长。
可老蒋对这支部队并不放心,新任的云南老大卢汉也对这支龙云旧部很不感冒。
最终老蒋决定物尽其用,派他们到东北战场去送死。
60军刚到东北,东北一把手杜聿明就深体上意,把60军拆分成了几个部分,送给新一军和新六军这些王牌部队,做起了趟雷的炮灰。
曾泽生这个新任军长没当两天,就被彻底架空了。
杜聿明

60军在东北当了两年炮灰损失惨重,这时候蒋介石又“贴心”地给他补充起了兵源,把自己的嫡系52师,强行塞到了60军的作战系列里头。
很显然,这是分化瓦解的前奏啊!
从这时候开始,曾泽生就已经起了另寻出路的心思了。
60军这边焦头烂额的同时,东野的林彪也打起了他的主意。
60军虽然一直作为炮灰使用,但毕竟是抗战老兵,战斗力摆在那里。
东野在跟他交手数次后 ,很快就注意到了这支军队。
恰好这时有人给林彪出主意,表示60军可以争取过来。

这人就是曾泽生的好友潘朔端。
潘朔端跟曾泽生一样,也是因为龙云倒台后,被派到东北战场送死。
但这个潘朔端跟共产党的交往很深。1946年5月,国共双方在鞍山海城一带,争夺东北控制权的时候,曾泽生和潘朔端被东北民主联军包围。
他们多次向蒋介石求援,可杜聿明却见死不救。
潘朔端一怒之下,就率领部队发动了解放战争期间著名的海城起义。
这次起义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是解放战场上,国军第一次成建制起义。

可他这一搞,就坑惨了同为滇军系的曾泽生。
此事之后,老蒋对滇军原本就为数不多的信任值,直接跌成了负数。
他之所以要派52师去分化瓦解60军,其实就是受到海城起义的刺激。
潘朔端跟曾泽生相交多年,又同为滇军系出身,对60军的情况可谓是知根知底。
东野方面受此启发,多次派人前去策反曾泽生。
曾泽生的态度是既不反对也不同意,任由地下党员在六十军开展思想教育。
毕竟,就算要起义,他这个空头军长也没有那个权力啊!

1948年,随着国军在东北战场上的局势日益恶化。
蒋介石这下子也顾不得那些龌蹉算计,再次把60军被分散的各部整合起来,协助郑洞国一起坚守孤城长春,曾泽生得以再次掌握军权。
临走之前,蒋介石下令让他炸毁松花江上的小方兰水力发电站。
当时这个发电站的水坝蓄水量极大,一旦炸毁,下游马上就得泽国千里灾民百万。
曾泽生当然不肯干这种祸国殃民的蠢事。
真干了,共产党那边也容不得他了!这不是断自己后路吗?
曾泽生随便炸掉几台发电机,敷衍一下蒋介石,然后就带着部队一溜烟退到了长春城。

我方接管发电站后,由于损失不大,维修了一段时间后便重新恢复运行了。
1948年10月,随着辽沈战役尘埃落定,东北战局乃至于全国大局都已经变得明朗起来,曾泽生心中的天平彻底倒向了共产党一方。
11月,解放军开始着手解放孤城长春。
11月16日,曾泽生设下鸿门宴,擒住了蒋介石的心腹,52师师长李嵩,率领60军发动起义。
东野为了表示诚意,并没有如蒋介石一般肢解60军,而是让他们保留原先的编制,军、师一级的军事长官不做任何改动,番号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

改编后的50军,随后跟着东北野战军,一起参加了入关后的平津战役,以及渡江战役后解放西南的一系列战争。
战争结束后,曾泽生多年戎马生涯积下的一身伤病,在放松下来之后再次复发,只得待在东北安心静养。
一朝扬威天下知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朝鲜战争爆发。
北朝鲜兵败如山倒,美军一路追亡逐北,兵锋直指鸭绿江。
当听闻毛主席要出兵朝鲜的消息后,曾泽生立马从病床上一跃而起,态度坚决地申请带兵入朝作战。

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中,曾泽生的50军和梁兴初的38军一起负责截断敌人退路。
但由于不熟悉地形的缘故,两支军队都未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以至于没有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
战后,彭老总一直责怪梁兴初,可对曾泽生却没说过一句重话。
这让曾泽生倍感羞愧,憋着劲要在战场上扳回一场。
梁兴初

1950年12月,志愿军发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第50军一马当先,突破南朝鲜军的第一道防线,迂回到后方的高阳地区截断敌军退路,并歼灭了英军第29军的坦克部队。
第三次战役期间,我军一度攻占汉城,但战争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美军那边则撤换了军事表演家麦克阿瑟,换上了老谋深算的李奇微。
李奇微对我方的弱势洞若观火,知道我们已是强弩之末,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实话实说,第三次战役跨越三八线以南占领汉城这个做法,确实是冒进了。
这时候敌人要是加把劲,我们这支已经绷紧的弓弦,立马就得断裂。
彭老总无奈之下只得放弃汉城,指挥大部队后撤。
可是美军是机械化部队,我们两条腿哪能跑得过人家四个轮子?
这时候就得有人留下来断后,50军貌似跟断后这两个字特别有缘,这次又轮到了他们。
不过有一说一啊!我们跟国民党可不是一回事,这次留下来的除了50军,还有万岁军38军这样的王牌呢。

由于情况危急,50军只能构筑一些简易工事,依托汉江背水一战。
对面的美军自从志愿军入朝后,就一直输个不停,这次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也是憋住了劲要找回场子。
双方狭路相逢,一个士气高涨,一个众志成城。
两军在汉江沿岸的狭长地带,爆发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阻击战,令美军闻风丧胆。
美军飞机大炮狂轰乱炸,炮弹像雨点一样倾泻到我军阵地。
可50军却如同高山大石般岿然不动,即使伤亡惨重也不让美军越雷池一步。

李奇微为了破局,派人绕到50军身后,截断了后方的运输补给通道。
那时正逢冬季,汉江流域风雪交加,五十军缺衣少食,开始出现大规模非战斗减员。
面对危局,曾泽生与士兵同吃同穿,极大鼓舞了战士们的作战意志。
即使减员率高达64%,也未曾后退一步。
美军司令部内也发出了惊讶的感叹:“这支经历了50多个昼夜猛烈炮击的部队,怎么还会有战斗力?”
在坚守汉江阵地五十天后,曾泽生这才带着部队边守边退,一路退回三八线附近。

这时撤退下来的主力部队,已经得到了充足的休整,正在三八线附近严阵以待。
看到这支伤痕累累的英雄部队,从战场上撤退下来,所有人都露出了敬佩的眼光。
50军的坚守,出乎志愿军司令部的意料之外。
本来大家都把阻击的希望放在38军身上,谁也没料到这支国民党降军,居然能在美军反扑下坚持这么长时间。
这次战役打完后,50军也被称为打防御阻击战最好的部队。
事后,彭老总紧握住曾泽生的手说:“50军打得好,你指挥得好啊,我要给你补兵,优先给你们50军换装。”
曾泽生则感慨地说:我们终于能在兄弟部队面前抬头了。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8 10:02 , Processed in 0.00938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