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35句气势磅礴古诗词,感天动地 2024-05-25 14:48 发布于:广东省
![]()
01、 力拔山兮气盖世! ——秦·项羽《垓下歌》 力能拔山,气势盖世!短短一句,如千钧雷霆,展现了项羽英雄末路时仍不减豪情壮志的气概,那力量足以撼动天地,那威猛的气势超乎凡尘。 02、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传·傅常郑甘陈段传 明目张胆侵犯我强大汉朝者,纵然相隔天涯海角,也必将受到严惩!此言犹如长剑出鞘,昭示着汉帝国不可侵犯的尊严与铁血决心,震慑四方。 03、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宋·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 任用或闲置随时代变迁,进退在我心,何妨悠然旁观。苏轼以淡泊之心境描绘人生起伏,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自我与独立,尽显洒脱与从容。 ![]()
04、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汉·霍去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匈奴之患未除,何以家为?霍去病胸怀国家大义,将个人私欲抛诸脑后,彰显其誓灭外敌而后快的壮烈情怀和矢志不渝的忠勇精神。 05、 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 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 ——清·石达开《入川题壁》 视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钢铁;策马直闯悬崖峭壁,弯弓射向胡月之天;愿以仇人首级作酒杯,饮尽复仇热血。石达开以此诗抒发了胸中满溢的英雄气概与对敌人毫不妥协的决心。 06、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俱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近现代·毛爷爷《沁园春·雪》 江山如此秀美多娇,引无数英雄竞相折腰。然而过往云烟已逝,论当今风华人物,还要看我们这一代。毛泽东借此句赞美祖国山河的同时,亦表达了自信豪迈的革命理想与抱负。 ![]()
07、 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来年九月八日,我花开之时百花凋零,香气弥漫冲破长安城,全城皆披上金色铠甲般的菊花盛装。黄巢以菊喻己,表达一鸣惊人、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08、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宋·陆游《金错刀行》 啊!楚国虽仅剩三户人家尚能推翻强秦,又岂会有堂堂中华大国无人才可撑起一片天?陆游借古讽今,唤醒民族自尊与抗争精神,坚信中华民族必有复兴之力。 09、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字句间洋溢着凛然正气,激励人们无论生死都要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成为人间英杰或死后灵魂中的勇士。 ![]()
10、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魏晋·左思《咏史》 振衣立于千仞高峰之上,濯足嬉戏在万里江流之中。诗人通过描绘两个极具画面感的动作,传达了一种志存高远、涤荡心灵的人生追求,展现出一种旷达豪放、傲视群伦的气势。 11、 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 述剑》 十年磨砺出一柄宝剑,其寒光尚未试于霜雪。此句以剑寓人,勾勒出一位沉默而坚韧的剑客形象,岁月沉淀下的是无比锐利与等待一展锋芒的决心。 1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怎能让卑躬屈膝侍奉权贵之举折损我的眉眼?我宁可保持内心愉悦,不受束缚!李白借诗抒发不为权势所屈的傲骨精神,向往自由洒脱的人生境界。 ![]()
1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当挽起雕弓如满月般蓄势待发,目光向西北边陲投去,誓要射落侵犯之敌——天狼星。苏轼以此描绘了壮志凌云、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14、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唐·魏征《横吹曲辞·出关》 季布守信重诺,侯嬴一言九鼎,人生因情意相投而感慨万千,至于功名利禄,则无需再论。魏征赞颂了古人的高风亮节和深厚情谊,强调忠诚与友情的价值超越世俗功名。 1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只要英勇善战的龙城飞将军仍在,胡马休想跨越阴山。王昌龄借此表达对勇武将帅的怀念以及对国家边境安宁的渴望。 ![]()
16、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近现代·毛爷爷《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在暮色苍茫中凝视挺拔劲松,即便乱云翻滚仍从容自若。毛泽东借景喻人,赞美历经风雨考验依然坚定刚毅的精神风貌。 17、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唐·王维《老将行》 一身转战三千里疆场,曾经单剑抵挡百万雄师。王维塑造了一位身经百战、英勇无畏的老将形象,歌颂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豪迈气魄。 18、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明·唐寅《桃花庵歌》 他人笑我过于狂放,我却笑他们看不穿世事真谛;不见五陵豪杰墓如今已成荒田,纵有花酒又何妨?唐寅以超然物外的姿态揭示人生短暂与世态炎凉,追求心灵自由。 ![]()
19、 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虽千万人吾往矣。 ——现代·金庸《苏幕遮 本意》 胡汉之间的恩怨情仇,足以倾尽英雄泪水;即使面对千万人阻挡,我也毅然前行。金庸笔下的英雄气概,展现了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武侠精神。 20、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杜甫《旅夜书怀》 飘摇不定如同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孤寂无依。杜甫通过自我比作沙鸥,表达了在广阔天地间的孤独感和命运多舛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随缘的人生态度。 21、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是楚地狂放之人,以凤鸣之歌笑对孔丘之道。李白借楚狂接舆自况,表达自己超越世俗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豪迈与洒脱。 ![]()
2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先秦·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风声萧瑟中,易水河畔寒意彻骨,英勇壮士一旦踏上征程,便决意一去不返。此句生动描绘了荆轲慷慨赴死前的悲壮氛围和坚定决心。 23、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眼朦胧间挑亮灯火细看宝剑,在梦境中又听见军营连绵不断的号角。辛弃疾通过酒醒梦回间的场景切换,展现了壮志未酬的军人对战场的深深怀念与执着追求。 24、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唐·李益《塞下曲》 伏波将军惟愿战死后裹尸还乡,定远侯何须生还关内。切勿让英魂空归大海深渊,应留下一箭之威在天山彰显功绩。诗人颂扬边疆将士舍生忘死、矢志报国的精神。 ![]()
25、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黄沙漫漫历经百战,金甲磨砺而不改初心,誓要不攻破楼兰绝不归还。此诗展现戍边战士坚韧不屈、矢志克敌的决心与壮志。 26、 望门头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遥想张俭当年避难投门,忍死片刻以待杜根复出。诗句传达出面对生死考验时,坚守信念、期待光明重现的无畏精神。 27、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直插云霄,惊涛拍打着江岸,激起千堆雪般的浪花。这一幕壮丽景象犹如历史长卷中的宏大叙事,气势磅礴,尽显英雄气概。 28、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唐·李白《战城南》 领悟到兵戎乃是凶险之器,圣贤人只能在万不得已之时启用它。李白通过感慨战争之残酷,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用兵审慎的态度。 ![]()
29、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为何不佩带吴钩利剑,去收复那五十州失地?李贺以此抒发壮志青年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热情。 30、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现代·毛爷爷《七律·长征》 更令人欢欣鼓舞的是翻越岷山千里雪景,三军胜利之后个个都喜笑颜开。此句描绘红军长征终至胜利的喜悦,展现出革命队伍战胜艰难险阻后的乐观主义精神。 31、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遥想当年,雄师铁骑,浩荡之势如同猛虎吞万里江山。辛弃疾借回忆昔日辉煌战绩,表达对恢复中原的深切期盼与无法施展抱负的沉痛情感。 32、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我将横刀向天大笑而去,留下的肝胆忠义如同巍峨昆仑。表现了谭嗣同视死如归、从容就义的大无畏精神和对国家民族无比忠诚的情操。 ![]()
33、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壮志在胸,想象着能饱餐胡虏肉,谈笑间饮尽匈奴血。这句形象描绘岳飞誓灭敌寇、雪耻复仇的强烈愿望和高昂斗志。 34、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高歌大笑着出门而去,我们这样的才子岂能长久困于蓬蒿之间?此句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李白自信非凡、傲视群伦的豪情壮志。 3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无尽的落叶萧萧而下,长江的波涛滚滚而来。这是一幅宏大的秋景图,寓言人生的沧桑变迁和自然永恒的力量对比,富有哲理与诗意。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