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贵妃吃的荔枝从何而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2:13: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5-8-26 22:14 编辑

杨贵妃吃的荔枝从何而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这首诗,吟述了当年唐明皇诏令地方,为唐朝贵妃杨玉环飞马进贡她最喜爱食的果品——荔枝的情景。荔枝,又名丹荔,属无患子科。其果味甘甜浓郁,营养丰富,能止渴通神,益智健气,一向为历代骚人墨客所青睐,留下许多赞美的诗文。


那么唐朝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何地?我们知道,荔枝性喜温热、多湿和充足的光照,是亚热带常绿果木,其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4~29℃,它只能抵御-4℃的极端最低温度。在我国,荔枝主产于福建、两广沿海一带,但在1200年前,即公元742~756年的唐朝天宝年间,以马为最快的交通工具,驿站的快马日夜兼程地传送,也无法将只能保鲜3~5天的荔枝,从数千里外的闽、粤、桂送到长安(即今西安)。杨贵妃吃的荔枝来源,我们若以诗作考证,就不难作答了。


  我国古代关于荔枝诗篇有数百首。这些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成了杨贵妃尝荔枝的生动记载。王广鹏在《拾荔枝核欲种之》戏成七言诗道:“海味方思瑶柱美,夔门又见荔枝红。炎方入贡自妃子,郡圃欲栽如白公。”说明在四川沿长江的南部和东部就种有荔枝。


  著名诗人张藉在《成都曲》中写道:“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描绘了唐初成都荔枝成熟的景象。写出了当时锦里(成都市南)的荔枝多数绿而不红。杨玉环从小生长在蜀中成都,幼年父母早逝,寄居于叔父门庭。后来,其兄杨国忠在成都府内寻到一小官吏,杨玉环年少时喜食荔枝,当时她能吃到壳呈绿色的荔枝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杨贵妃喜食的荔枝也是来自成都?也不是。当时成都确有荔枝。若将成都所产鲜荔,用快马送至长安只需要2~3天。但成都所产的荔枝鲜美和香味差,用作贡品就差远了。唐代诗人杜甫诗中也写道:“忆过泸戎摘荔枝,青峰隐映石逶迤;京中旧见君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旧见”即曾见过,是诗人忆及长安在京都曾见过泸戎一带荔枝作贡品。“只自知”即是说荔枝鲜艳红颗,其味自己未能品尝,酸甜就不得而知了。唐朝诗人徐钠在蜀中时也曾写有一首诗曰:“日日熏风卷瘴烟,南国珍颗荔枝先。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锦里只闻消醉渴,蕊官惟合赠神仙。何人刺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这两首诗说明,在蜀东的忠州(今涪陵忠县)、“泸戎”即泸州、宜宾,描写了忠州和泸州、宜宾一带荔枝鲜红情景。南国即四川南面的泸宜,这里的荔枝像灵鸦啄破的琼津,意及荔枝肉白柔嫩而丰厚,采摘这样的鲜荔,用作贡品是最好不过了。


  杨玉环初进宫封为寿王妃时,家人也常将成都采摘的绿荔送去。但这种荔枝其色香味远不足沪宜一带的好。当时的蜀中官吏,为了取悦当今皇帝,博得杨贵妃欢颜,只好舍近求远,同样用以三天时间,用快马轮换日夜兼程奔驰,也在所不惜了。“年年驿使走红尘,贡入骊宫色尚新,妃子因名犹未改,一笼丹食寄闲人。”这是诗人韩维发的感慨。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讲道:唐明皇时“一骑红尘妃子笑”者,谓泸戎产也。


  从历史上赞美荔枝诗中,我们不难考证出唐明皇宠妃杨玉环喜食的荔枝来自何地。现在,荔枝在四川沪宜一带仍有大量的种植,宜宾大塔乡有荔枝上千株,沪州合江种有数万株“妃子笑”荔枝,据传也就是由当年杨贵妃爱食的品种而得名。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绿圃园丁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8-27 10:10:2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862685448 于 2015-8-27 10:13 编辑

【知识小品】⑦“妃子笑’’中有科学

——为陪衬论坛元老的美文美图,特补充一点科学知识,供众版主和网友点评。


       “妃子笑”是传统的荔枝品种。

      早在1200多年前,唐玄宗为了满足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的心愿,竟不惜劳民伤财,传旨广东、四川,天天进贡刚采收的完熟荔枝。于是.在岭南和长安之间“十里一置.五里一堠”.沿途设立无数驿站.征遗骑上策马飞拜,风雨无阻.昼夜兼程.一直把新鲜荔枝送往长安。这就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背景。

      荔枝是南方四大果品之一,果实不耐贮运,成熟后三五天即变质腐烂。为了保证在运输途中不致败坏,劳动人民创造了一种简易“气调贮藏法”——将刚刚采收的新鲜荔枝.放在新砍倒、锯断的竹节里.再用另一节盖严。新砍的竹节水分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热能,这就为内藏的荔枝创造了一个相对冷凉的环境;新鲜荔枝在密闭的竹节里进行呼吸.又要“吸氧吐碳”,这就会自动造成一种高二氧化碳、低氧气的混合气体环境。“冷凉”、“高二氧化碳”,这两个条件均符合现代“气调贮藏”的科学道理.因此能延长荔枝保藏的期限。

      这个现代科学道理,早在我国古农书《荔枝谱》中就有记述:“乡人尝选红者,于竹林中择巨竹.蓄开一隙,置荔枝于竹节中.仍以竹箨裹泥,固封其隙,惜竹生气滋润.可藏至冬眷.色香不变。”

      由于杨贵妃在骊山丽宫品尝新鲜荔枝的味道时.总是娇滴滴地笑个不停.昕以人们将这种荔枝取名“妃子笑”。

      “妃子笑”荔枝是热带果树中的珍贵果品。故每当绿荫滴翠、蝉鸣荔热的季节,总有海外游人幕名而来,争享口福。


营建绿色园圃,撷取金色阳光,打造宜居环境,续写诗意人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5-8-27 11:05:24 |只看该作者
862685448 发表于 2015-8-27 10:10
【知识小品】⑦“妃子笑’’中有科学——为陪衬论坛元老的美文美图,特补充一点科学知识,供众版主和网友点 ...

学习。

     谢谢李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3:30 , Processed in 0.00920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