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76年,败家子18元贱卖传家宝,被博物馆3000元买走,今价值40亿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4:44: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76年,败家子18元贱卖传家宝,被博物馆3000元买走,今价值40亿                                                        2024-06-06 10:29                                        

发布于:天津市
   
       在英文里,“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因为中国被誉为瓷器之乡,中国瓷器世界闻名。
江苏省扬州市的扬州博物馆,就展示一个精美的瓷器梅瓶——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该梅瓶产于元代,通体施霁蓝釉,上边还有一条生动的青白色小龙。如今,这个瓶估值40亿,是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谁曾想,如今成为“国宝”“镇馆之宝”的梅瓶,竟是专家花三千块钱从一个古董商店捡漏而来的。
更有趣的是,这家古董商店也仅用了18元的低价就将梅瓶收进了商店。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在揭晓答案前,还需要先了解一下“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背后的故事。
01 清朝御赐,六代相传
几十年前,这个梅瓶还是江苏扬州朱家的传家宝。
朱家祖上是做官的,而这个梅瓶正是清朝时期,皇帝赐给他们祖上的,是货真价实的皇家宝贝。
早年间,朱家也是一个大家族,家境殷实,不仅吃穿不愁,还有不少钱财和诸多土地。

然而,新中国成立前,国家处在动荡时期,朱家也受到了牵连:财产被当地的汉奸土匪洗劫一空,唯一剩下的就是爷爷拼死守护下来的这只梅瓶。
由于梅瓶的经历和特殊,朱家对瓶子倍加珍惜。
自朱立恒爷爷离世后,保护梅瓶的重任就落到了朱立恒的父母身上。
从朱立恒记事起,父母就对梅瓶十分宝贝,不仅如此,他们还时常在自己的耳边教育自己字:“一定要重视这个瓶子。”
可是,那个时候的朱立恒太过年幼,他只知道父母唠叨、很宝贝这个瓶子,却不知道瓶子有何意义。
关于这个瓶子,有一件事情让朱立恒耿耿于怀,那就是“十八石”换瓶子的事情。

那时候,百姓的生活水平非常差,每天最担心的事就是能不能吃饱,朱立恒家也是如此,全家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吃饱饭成了他们一家人的愿望。
可是,忽然有一天,一个人找上门来,当朱立恒的父母将人迎了进来时,年幼的他好奇地跟了上去。
只见几人还没坐定,来人便说道:“朱家的,我对你们家的瓶子实在喜爱得紧,如果你愿意,我愿意拿十八石米跟你们换。”
听到这里,朱立恒满心欢喜:“十八石米啊!可是足够全家吃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正在朱立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想着如何改善生活的时候,不曾想,父母却直言道:“这瓶子是我们的传家宝,就算饿死我们也不会卖。”
听到这里,朱立恒生怕到嘴的米粮的远去,于是,他又是哭又是闹,可不管他如何苦难,父母还是一脸怒气地赶走了来人。

眼看着那人的背影越走越远,朱立恒的心也越来越凉,此时,一向慈祥的母亲呵斥道:
“孩子,这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不能卖,以后你一定要传下去,如果你因为钱就把他卖掉了,你就不在是我的儿子。”
母亲的话让朱立恒很是难过,他求助似的朝父亲望去,可当目光触及到父亲,他才清醒过来,母亲的话不是玩笑。
后来,朱立恒一家人依旧守着这个梅瓶过着清贫的日子,而有的时候,朱立恒也会很好奇地将梅瓶拿在手里,仔细看。
朱立恒本想看看这个瓶子到底有什么魅力。
然而,每次母亲只要看见瓶子在他手中,都会赶紧冲到他身边,将梅瓶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放好,然后狠狠地教育他一下。

或许是小孩子的叛逆,在母亲教育他过后,朱立恒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越发频繁地去抱着瓶子研究。
看着儿子较真的模样,朱立恒的母亲始终觉得不踏实,甚至经常在梦中醒来。
为了防止瓶子被儿子打烂,也为了防止被其他不怀好意的人惦记,朱立恒的母亲的母亲绞尽脑汁地想着解决办法。
最终,朱立恒的母亲将梅瓶锁在了一个小箱子里,放在了柜子的最顶端。
不见了梅瓶,朱立恒也并没有十分在意,反而淡忘了它的存在,而他再次看到这个梅瓶的时候,已经是多年以后了。
02 贱卖梅瓶,母亲大骂败家子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7.8级的特大地震,唐山当地损失惨重,而除了唐山,其他城市都出现了多次不同程度的地震,江苏扬州也是其中之一。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余震,当地不少人都从自家房子搬出来,住进了临时搭建的棚舍里,朱立恒家也是如此。
在整理自家物品的时候,身为机械厂工人朱立恒发现了柜子上的带锁箱子,看着熟悉的箱子,朱立恒猛然想起,里面装的就是梅瓶,一家人似若珍宝的“破瓶子”。
想着早些年的经历,想着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日子一直不怎么富裕的朱立恒心底冒出了一个想法——不如卖了它。
想法冒出后,便很难再压抑下去。
于是,他开始盘算这个事情的可行性,并在心里安慰自己:“与其让这梅瓶被地震震碎,还不如卖出去来得踏实。”

打定注意后,朱立恒没有和母亲商量,偷偷摸摸地带着箱子中的梅瓶带去了古董店。
由于箱子上有锁,离家后,朱立恒先计划找了个地方把锁打开,然后再去古董店换钱。
让朱立恒意外的是,当他好不容易打开箱子后,梅瓶却和他幼时记忆中的样子似乎并不一样,如今的梅瓶失去了光泽,整个黑漆漆的。
不过,对于瓶子的异常,朱立恒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只是单纯地以为这么多年瓶子发生了氧化。
朱立恒并不知道,这个梅瓶其实是母亲故意涂黑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梅瓶。
小插曲过后,朱立恒也顺利地来到了古董商店。
当他见到店员后,他神秘兮兮地拿出了箱子中的“黑瓶子”,看着朱立恒如此举动,店员有些不解,只当他太过紧张。

经过一系列鉴定后,店员开口说道:“十六元,卖不卖?”
听到这样的答案,朱立恒心中有些失望,这瓶子是清朝时期皇上赐给他们的,到现在已经有些年头了,十六元钱未免太低了些。
于是,朱立恒左思右想后,将瓶子的来历说了出来,请店员再重新鉴定一下。
听了朱立恒的话,店员也心下存疑,为了得到老板的夸赞,他又仔细看了看,然而,不管他怎么看,这就是一个“黑瓶子”。
忽然他想到清朝时期不少民间的窑厂也会烧制一些仿品,很可能这个瓶子就是其中之一,他略带怒气的说道:
“这黑瓶子上边并没有任何印记能够证明它是出自皇家的,品相也属实不怎么样,仿品就值16元。”

听到店员说自己的传家宝是仿品,朱立恒也有些失望,可朱立恒本人并不懂瓷器鉴定,他很相信店员的鉴定。
“既然是仿品,价格低点儿就低点儿吧。”朱立恒心中这么想着。
简单地和店员讨价还价了一番,最终,朱立恒以18元的价格将传了6代的传家宝卖给了商店。
18元虽然不算很多,但对于当时的朱立恒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朱立恒的心里倒是很知足。
得到这笔钱,朱立恒第一时间就回家给家人改善了伙食,因为朱立恒的异常,母亲也很快发现传家宝梅瓶不见了。
在两人的一再追问之下,朱立恒只好将自己卖梅瓶的事情说了出来。

得知真相,母亲哭着嘶吼道:“你这败家子,这可是朱家的传家宝,要世世代代传下去的啊!”
03 专家鉴定,梅瓶真实身份被曝光
看着母亲伤心欲绝,朱立恒心下也感到些许愧疚,可还没等到说些什么,母亲便晕了过去,
朱立恒急得手足无措,当母亲悠悠转醒后,母亲觉得自己无颜面对朱家的列祖列宗,更无法原谅混账儿子私自偷卖传家宝的行为,离开了家。
另一边,古董商店的店员收了这个乌黑的梅瓶以后,并没有发现他的价值,于是,就将它一直摆在商店的角落。
然而,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花瓶吸引不到任何人的注意,摆在商店很久,也没有被卖出去,直到一天,一个客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个梅瓶的“命运”。
这个客人就是来自上海一家外贸公司的沈胜利。
沈胜利是古董收藏的爱好者,对于瓷器尤为感兴趣,也懂得许多鉴赏知识。

一天,他走进了这家扬州的古董商店,在店里看了一圈后,他的目光便被这个漆黑的瓶子吸引。
他将瓶子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无意中发现,瓶子的黑色竟然被蹭到了手指上。
见状,沈胜利赶紧用手沾了一点儿水,在瓶身处仔细磨蹭几下,瓶身的黑色被蹭掉了一块,露出了瓶子本身的颜色。
“瓶子大有乾坤!”
接着,他便将这个异常的情况告诉了店员,得知消息的老板赶紧打来一盆水,小心翼翼地将梅瓶清洗一遍。
这么一洗,瓶身上的黑墨水全部洗了下去,露出了瓶身上的漂亮的蓝色,上边活泼生动的白色龙纹也显现了出来,和元代特有的“赶珠龙纹”如出一辙。
按照以往的鉴宝经验,沈胜利推测,这个梅瓶应该是元代的文物,而不是商店所说的清朝。

沈胜利的推测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受震撼。
众所周知,元代的瓷器很有价值,毕竟同其他朝代相比,元代存续的时间较短的,产出的瓷器也不多。
此外,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以后,能保存下来且完好无损的元代瓷器更是少之又少。
物以稀为贵,元代的瓷器身价自然会高出很多。
当然,除了稀有,元代的瓷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工艺极佳,而这个梅瓶又采用了蓝釉的制作工艺,更增添了它本身的价值。
此后的几天,小小的古董商店竟然发现了珍贵的元代梅瓶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吸引到了不少专家们的注意。

故宫博物馆的冯先铭先生还亲自到扬州的古董商店对梅瓶进行了鉴赏,确定了梅瓶的出处,还在《中国文物》上发表了一篇梅瓶的文章:《元代景德镇蓝釉白龙纹瓶》。
与此同时,这个梅瓶本尊也在1978年北京举办的“文物汇报展览”上首次在大众面前亮相。
04 政府收购,最好的归宿
梅瓶的亮相立刻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很多博物馆也纷纷对古董商店抛出了橄榄枝,表达了想要购入的意愿。
其中,扬州本地的扬州博物馆购买意愿尤其强烈,馆长晏炳森先生更是一再亲自到古董商店,表达了自己强烈的购买意愿。
扬州政府和扬州的文化局对这件事也非常重视,表示可以在资金上大力支持。

得到了支持的晏炳森馆长多次拜访商店老板,向老板讲述文物收藏的意义,而店老板经过多方考量,也决定将梅瓶卖给同在扬州的扬州博物馆。
最终,晏炳森馆长以三千元的价格收购了这个梅瓶。
三千元的价格放到现在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大价钱,可在七十年代,三千元可以称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如今,这个“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展示在扬州博物馆,也算是他最好的归宿了。
收到梅瓶以后,扬州博物馆也再次请来了两位古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馆的冯先铭先生和南京博物院的王志敏先生,对梅瓶进行了专业且全面的鉴赏。
经过鉴定,这个梅瓶估值竟高达人民币四十亿元,现如今,这个梅瓶已经是扬州博物馆价值最高的展品。

当年十八元贱卖的梅瓶如今价值竟高达40亿,记者也曾问过朱立恒是否会后悔。
已经满头白发的朱立恒却很豁达,他认为,如今梅瓶回到了国家的怀抱,就是它最好的归宿。
参考资料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搜狗百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8 06:42 , Processed in 0.00860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