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35年,国军士兵崔日发被红军俘虏,17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全世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14 04:17: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35年,国军士兵崔日发被红军俘虏,17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全世界                                                      2024-06-12 08:48                                        

发布于:福建省
   
                          

崔日发,一个出身贫寒的河北农家子弟,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国军士兵,成长为家喻户晓的抗美援朝英雄的呢?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转折和考验?在那场惊心动魄的上甘岭战役中,他又立下了什么样的汗马功劳?让我们一起走进崔日发传奇的一生。

贫苦出身,投身军旅

崔日发于1915年出生在河北省魏县的一个贫困农家。父亲是个长工,靠给地主家耕种土地来维持生计。尽管父亲每天都在田间辛勤劳作,但收成的大部分都被地主拿走了,家里的生活依然十分拮据。

崔日发从小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饱尝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他渴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摆脱贫困的生活。父亲见儿子刚出生,就给他起名"日发",寄托了对儿子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然而,美好的愿望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1934年,河北魏县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都背井离乡,到外地讨生活。年仅19岁的崔日发也随着逃荒的人流,来到了武汉谋生。

初到武汉的崔日发,对这个陌生的大城市充满了新奇。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他当头一棒。由于逃荒的人太多,到处都是露宿街头的难民,工作并不好找。崔日发在武汉街头晃荡了几天,才在一家杂货店找到了一份打杂的工作。

在杂货店里,崔日发每天的工作就是搬运货物、打扫卫生。尽管工作又脏又累,但他从不抱怨,总是兢兢业业地干活。就这样,崔日发靠着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

然而,时局动荡,战火很快就波及到了武汉。1935年初,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将崔日发工作的杂货店夷为平地。失业后的崔日发,在武汉街头游荡了几天,最终下定决心,加入了国民党东北军第109师,成为了一名二等兵。

在部队里,崔日发吃苦耐劳,训练刻苦,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赏识。然而,他并不知道,一场改变他一生的战役,正在前方等待着他。

1935年11月,东北军109师奉命开赴陕北前线,与红军作战。在直罗镇战役中,109师遭到红军的伏击,全师覆没。师长牛元峰战死沙场,数千名士兵被俘。

就在这次战役中,崔日发成为了红军的俘虏。他并不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条改变命运的革命道路。

加入红军,跟随革命

直罗镇战役后,崔日发和其他被俘的国军士兵被红军集中看管。起初,崔日发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十分恐慌和不安,担心红军会对俘虏们施以酷刑。然而,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红军对待俘虏十分宽容,不仅没有虐待他们,还给他们提供了饮食。

红军领导人还亲自给俘虏们做思想工作,讲解红军的政策主张。他们告诉俘虏们,红军是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队伍,欢迎他们加入革命的行列。对于那些想要回家的俘虏,红军也表示尊重,并为他们提供了路费。

崔日发出身贫苦,对于红军的主张十分认同。他毅然决定加入红军,跟随革命的队伍前进。就这样,崔日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在红军的队伍里,崔日发刻苦训练,勇敢杀敌,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崔日发随部队开赴前线,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在抗日战争中,崔日发英勇善战,屡立战功。1940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崔日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部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矛盾日益尖锐,内战爆发在即。崔日发随部队转战各地,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等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崔日发继续发扬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带领部队攻城拔寨,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崔日发也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师师长,成为了一名高级军官。然而,和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抗美援朝战争很快就爆发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朝鲜,企图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政府为了保家卫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崔日发率领45师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

在朝鲜战场上,崔日发指挥若定,带领部队英勇作战,先后参加了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五次战役等重大战役。45师在战斗中英勇杀敌,战功赫赫,崔日发也因此被志愿军总部授予"英雄师"的光荣称号。

然而,真正让崔日发名扬四海的,是那场惊心动魄的上甘岭战役。1952年10月,美军发动"摊牌行动",企图攻占上甘岭,从而扭转战局。上甘岭战役,成为了朝鲜战争后期最为激烈的一场战役。

抗美援朝,血战上甘岭

1952年10月,志愿军第15军奉命防守上甘岭。军长秦基伟在战前对敌人的进攻方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美军的主攻方向会在地势平坦的平康河谷一带,因此把主要兵力部署在了那里。然而,美军总司令克拉克和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却是老奸巨猾,他们把进攻的目标瞄准了险峻的上甘岭。

10月14日,美军发动了代号为"摊牌行动"的进攻,志愿军防线很快就遭到突破。由于得不到军属炮火的有力支援,崔日发率领的45师在上甘岭前沿阵地的战斗十分吃力。仅仅一周时间,上甘岭地面阵地就全部失守,45师被迫转入地下坑道阵地。

由于战前对敌人进攻方向的判断失误,上甘岭地下坑道里并没有提前储备足够的给养。随着战事的持续,坑道里的饮用水很快就消耗殆尽,战士们个个喉咙冒烟,却只能望着干粮发愁。为了给坑道阵地送水,许多运输战士牺牲在了枪林弹雨之中。后来,志愿军战士想出了给坑道送苹果解渴的办法,并规定送进一筐苹果就可以立二等功。然而,由于美军的炮火封锁太严密,最终只有一个苹果被送进了坑道。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崔日发带领45师的将士们坚守阵地,与敌人血战到底。激战43昼夜,45师打退了敌人900多次进攻,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在这场战役中,美军伤亡惨重,远远超出了战前的预估,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也因此黯然退役。

在上甘岭战役中,崔日发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多次在危急关头亲自率领突击队冲锋陷阵,鼓舞了士气。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的重炮击中了志愿军的阵地,炸毁了几个火力点,许多战士当场牺牲。危急时刻,崔日发挺身而出,高喊"同志们跟我来!",率领战士们发起反击,夺回了阵地。

在另一次战斗中,美军调集了大量飞机、坦克和重炮,对志愿军阵地发动猛攻。志愿军的伤亡不断增加,弹药也即将耗尽,战士们个个面色凝重。关键时刻,崔日发召集战士们开会,给大家鼓劲打气。他说:"同志们,上甘岭是我们的阵地,我们就是要在这里把美国鬼子打败!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崔日发的话给了战士们极大的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宁可牺牲,也要保卫阵地!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共毙伤俘敌两万五千多人,粉碎了敌人攻占上甘岭的图谋。这一仗,彻底打垮了美国人的嚣张气焰,他们从此再也不敢轻易挑衅志愿军了。而崔日发也因为指挥有方,英勇善战,名声大振。他被誉为"上甘岭英雄",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抗美援朝英雄人物。

功成名就,崔日发变崔建功

1953年,朝鲜战争进入最后阶段。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战争终于划上了句号。崔日发也随志愿军凯旋而归,结束了他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日子。

回国后,崔日发的英雄事迹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1954年,他光荣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了这一庄严的会议。在大会期间,崔日发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毛主席听说了崔日发的事迹后,连连称赞,并亲切地问起了他的家庭情况。崔日发告诉毛主席,自己出身贫苦,年轻时还给地主当过长工。毛主席听后十分感慨,勉励崔日发要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力量。

在大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得知崔日发就是那位威震三军的上甘岭英雄后,都十分兴奋。大家议论纷纷,都说崔日发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新中国的骄傲。秘书处的领导也赞扬崔日发是全国人民的楷模,建议给他改个响亮的名字,以彰显他的功绩。

经过慎重考虑,大会秘书处决定将崔日发的名字改为"崔建功",寓意他为国立下了卓越的功勋。消息传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们纷纷称颂崔建功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1955年,崔建功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了解放军高级将领。他的名字也随之传遍了世界,成为了中国军人英勇善战的代名词。许多外国记者慕名而来,争相采访这位传奇将军。崔建功谦逊地说,自己的功绩是全体志愿军将士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的大力支持的结果。

崔建功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他先后出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务,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还十分关心国防科技人才的培养,多次出席大学生毕业典礼,勉励青年学子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崔建功仍然不忘初心,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他先后到广东、福建、上海等地考察,调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每到一处,他都亲切看望当地的老党员、老干部,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基层的实际困难。

崔建功还十分关心老区人民的生活,他多次带领工作组到革命老区考察,帮助老区百姓脱贫致富。在闽西老区,崔建功看到许多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便捐资助学,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老区人民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崔妈妈"。

功成名就的崔建功并没有被鲜花和掌声冲昏头脑,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和谦逊低调的态度。在他的晚年,许多单位和个人前来看望,送来各种礼品,崔建功都一一谢绝了。他说:"我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人民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我无以为报,只能用有限的生命去回报人民。"

结尾

2018年11月26日,这位97岁的抗美援朝战争英雄,在北京病逝。崔建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今天,我们缅怀这位英雄,就是要学习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崔建功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0 10:41 , Processed in 0.00903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