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涨知识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05:02: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涨知识了!                                                                    2024-06-17 21:57                                        

发布于:福建省
   
                          

寺庙不仅是我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然而,在古代,“寺”和“庙”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代表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用途。

“寺”主要指佛教的宗教场所,如少林寺、白马寺等,是供奉佛像和佛经的地方。而“庙”则是供奉祖先、先贤和神灵的地方,如关帝庙、孔子庙、龙王庙、财神庙等。

从功能上看,寺是以传播佛教教义为主,而庙则侧重于纪念和祭祀历史人物和神灵。

为什么供奉佛的场所被称为“寺” ,供奉先祖、先贤以及神仙的地方却被称为“庙”呢?

-1- “寺”的由来

“寺”这个词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秦汉时期, “九卿”的办公机构均称以“寺”命名,如接待外宾和少数民族的“鸿胪寺”、宫廷侍从办公的“侍中寺”、掌管祭祀、朝会、宴乡酒澧膳馐之事的"光禄寺"、还有掌管刑狱案件审理的“大理寺”。

到了东汉时期,汉明帝派蔡愔博士及其弟子等十余人去西域求取佛法,在那里抄得四十二章经,还把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请来汉地传授佛法。

当时两位高僧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随着蔡愔等人来到洛阳,这就是“白马驮经”的故事。他们当时被安排住进了接待外宾的“鸿胪寺”。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还专门命人为建造了一个用来传播佛法的地方,取其白马驮经之意,命名“白马寺”,也是中国第一座佛寺。

从此,“寺”这个词逐渐成为佛教场所的代名词。佛教的发展使得“寺”从一个世俗的官署名称,变成了一个神圣的宗教场所。

-2- “庙”的由来

“庙”最初是用来纪念和供奉祖先的地方,古代对庙的建造规模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帝王祭祀祖先的庙自然是规模最大,被称为"太庙",其他有官爵的人,建造的都属于“家庙”,一开始与祠堂差不多,都是用来供奉祖先的。

但从汉代开始,“庙”这个概念逐渐与“神社”混为一谈,开始供奉神仙,如土地庙、财神庙等。还常用来追谥那些在民间声望较高的先贤,如孔子庙和关公庙。

所以庙的本质意义更多的是一种对祖先、神灵、先贤的一种尊敬,表达后人的一种缅怀。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庙的概念更倾向于供奉神灵、先贤,民间纪念祖先大多建祠堂。

所以供奉神灵和先贤的“庙” ,与供奉佛祖的“寺”,逐渐融合成了“寺庙”一词来使用。

结语:

寺和庙从两个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到现代被混用,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交融与演变。不得不说,中国文化确实是博大精深,光是“寺、庙、观、庵” 这几个字都各有历史和含义。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所在,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思考和探索空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2:34 , Processed in 0.00754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