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万红军被30万敌军追击,19岁战士献一计,毛主席:军中真有神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1 04:53: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万红军被30万敌军追击,19岁战士献一计,毛主席:军中真有神人!                                                2024-06-20 11:33                                      

发布于:河南省
   

                          

        1935年1月,3万红军生死攸关。

        前面是湍急的乌江,敌人早已经在对面布下天罗地网,为了阻止红军渡河,甚至焚毁了桥梁和船只。

        身后是国民党大军正穷追不舍,只要一个昼夜就能追赶上来。究竟该如何是好?

        正当毛主席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小战士突然献上一计,毛主席听了之后连连夸赞。

        这位被毛主席夸赞的小战士是谁?他又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呢?

进退两难”

        1935年1月,乌江江面上笼罩着一层寒光,毛主席和陈赓站在沿岸,两个人忧心忡忡。

        即便隔着湍急的江水,他们仍旧可以看到,在对面层峦叠嶂的山峰中,正隐藏着一排又一排黑漆漆的炮口。

        “看来蒋介石已经提前通知贵州军,打算把我们堵死在这里了。”陈赓放下望远镜,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场景与一个月前何其相似。

        1934年11月,红军强渡湘江。

        结果敌人在湘江两岸布置重兵,直接用炮口对准河面,疯狂扫射。

        为了掩护主力撤退,34师主动留下来担任后备,和敌人在东岸的树林中展开激战,直到火力耗尽才勉强撤退。

        当时负责掩护任务的是100团,整个团的战士几乎损失殆尽,只有团长重担之后逃出包围圈,结果还被国民党在大搜查中逮捕,现在还关在监狱里。

        因此一战,8万主力直接锐减到3万,现在的红军根本经不起任何一场大规模的挫折。

        如今的红军已经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连毛主席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应对的办法。

        陈赓焦急的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我已经让同志们和附近的老乡打听了,看能不能找当地渔民借几艘船。”

        他话音刚落,一个小战士满头大汗的跑过来,撑着膝盖向两个人汇报道:“报告毛主席,我们已经找附近的老乡问过了,贵州军已经把横跨乌江的所有桥梁,和两岸百姓所有的渔船全部焚毁了,甚至连做船的木头也被他们烧了。”

        毛主席听了之后面色凝重,既没有桥梁也没有船只,现在连做船的木头都没有了,难道要让战士们游着过河吗?

        毛主席随手捡起一个石头丢进河里,只听砰的一声石头不见踪影,足可见这条大河到底有多深,这么深的河水性再好的战士恐怕也游不过去。

        马上国民党30万大军就要追上来了,留给我方的时间还有不到30个小时,到底该怎么办呢?

        就在毛主席略显焦急的时候,一个名叫石长阶的小同志突然跑了过来,他自告奋勇的表示,自己有办法渡河。

抢渡乌江

        “我们可以用竹子做竹排,甚至可以搭建竹桥。”

        石长阶告诉毛主席,他从小就是在大河边长大的,小时候家里的祖父祖母没有钱,买不起用木头做的渔船,他们就经常砍伐家里后院的竹林做成竹排。

        听到这里毛主席眼前一亮,赶紧把工兵连的王耀南叫了过来。

        他可是工兵连搭桥造路的第一把好手,红军长征的这一路上都少不了他的帮忙。

        结果他听到小战士的建议之后,直接给对方浇了一瓢冷水:“竹排太轻了,在小河上还可以,如此湍急的江面,一个浪打过来就能把竹排打翻,更何况还要承受军队和武器的重量。”

        没想到石长阶毫不气馁,他指着竹林直接说道:“三层竹排连长江都可以抵御,如果担心承受不了武器重量的话,可以用竹篾,哪怕上千斤的大理石压上去都没事。”

        毛主席看到小战士信誓旦旦的样子,决定按照他的说法去试一试,于是主席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他,让他来教大家技术,组织人手。

        听到毛主席的认可,小战士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他兴奋的向毛主席敬礼:“主席放心,明天早上一定能渡河!”

        说干就干,他直接拔下背上的刺刀,直接把旁边竹林的三五排竹子全部砍倒。

        战什么好奇的围过来,看着他手指灵巧的把这些竹竿纵横交错的捆绑在一起。

        也没有看他用棉线,绳索,只见他用刀在竹节上削出一个又一个小孔,很快,几十根竹子就连接成了一个网状的东西

        毛主席好奇的走到他跟前:“这就是你说的竹排?”

        他点了点头,然后当着毛主席的面把竹排丢进水里,自己则抱着两块几十斤重的大石头跳到竹排上。

        结果如此轻巧的竹排,承受了这样的重量,竟然一动不动。

        战士们看的目瞪口呆,他从竹排上跳下来对大家说道:“只要我们做的够快够多,就能够一路铺到江对面去。”

        他话音刚落,几百号战士们全部行动起来!

        看着大家热火朝天的样子,他又有些发愁了。

        工兵连满打满算也就几百号人,根本不够啊!

        即便大家卯足了力气,一直不停的忙碌,可是几个小时过去还是没有做出几个有用的竹排。

        眼看着天色已经黑了,身后国民党的追兵也越来越近,石长阶也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他一边编竹排一边想着这些事情,手指头被竹片划出一条又一条口子,也没有发觉。

        实在没有办法,他又连夜找到毛主席:“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战士,至少需要上千人。”

        主席听了之后立刻答应,不到半个小时,彭老总就下令调遣了其他的战士听从工兵连的调派。

        于是在夜色笼罩下,两千多名战士几乎砍光了沿岸所有的竹林,终于把所有的竹排竹篾制作完成。

        如果说竹篾相当于搭建桥梁的绳索,竹排相当于搭建桥梁的木板,那么眼下还有一个当务之急,桥梁的绳索该如何延伸到河对岸去呢?

不幸牺牲

        刚开始,石长阶想趁着夜色游到对面去,直接把绳索固定到对面的一个据点,这样就能够在两岸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还能够在对岸扎进去一个据点。

        说干就干,他立刻在工兵连里找到十几个通水性的战友,所有人憋着一口气,脱掉厚重的军装,一头扎紧冰凉刺骨的江水里。

        当时的江水虽然没有结冰,但水下已经接近0度,在如此极端的条件下,战士们趁着夜色游了上千米。

        为了不让敌军发现,所有的士兵都没有把头露出江面换气,他们完全凭着一股意志力强撑着。

        结果就在靠近对岸不足百米的时候,一个巨浪突然打过来,好几个战士没有防备,差点被大浪推走,被其他战友拉着才没有迷路。

        此时的浪头实在太大,他们只能折返回来。

        就这样,这群战士们连续试了两次,最后回来的时候早已经冻得瑟瑟发抖,嘴唇青紫,可他们还是没有办法游到江对面去。

        石长阶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寒风瑟瑟,他只能把干净的军装裹在身上,这会儿他冻的眼睛都发红了,可脑子却异常的清醒。

        他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为今之计,只有在江面下寻找桥墩。

        于是扑通一声,刚刚上岸的石长阶再一次跳进水里,岸边的战士们都吓了一跳,结果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不远处的江面上突然露出一个头。

        他对着江面的战友喊了一声:“把竹篾给我!”

        这时候战友才最终反应过来,原来他是要利用原来的桥墩搭建桥梁。

        战友们赶紧把已经编制好的绳索抛给他,他深吸一口气再一次潜入水中,用尽毕生的力气把竹篾固定在桥墩上,趴在江面上换一口气,再一次潜进去寻找下一个桥墩。

        同样一个动作循环往复无数次,他在冰冷的江水里从晚上泡到天亮,上千米的桥梁已经完成一半,在他身后的江面上,红军战士正沿着他的足迹搭建竹排。

        眼看着一条竹桥就要搭建完成了,此时对岸的敌军突然反应过来,他们架起大炮对准红军发射了上百发炮弹,炮弹轰隆隆作响。

        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后方报告,30万国民党大军不到两个小时就能赶到,红军必须在现在立刻抢渡乌江!

        只见波涛汹涌的江面上,石长阶像鱼一样穿梭着,他在前面搭建绳索为所有的同志开路,工兵连的战士紧随其后搭建竹排,而其他同志就在这一座正在搭建的竹桥上,一步一步前进。

        红军战士的每一步都走的无比艰险,石长阶和工兵连的战士们仿佛已经不知疲惫。

        可是就在即将完全渡河的最后一刻,砰的一声,敌军的一枚榴弹直接击中石长阶的后背,而他手里还拿着最后一截竹篾!

        这位19岁的小战士牺牲在强渡乌江胜利之前。

        而此时的敌人再也阻挡不住红军渡江的步伐,迫击炮和机枪开刀,3万红军主力毫不犹豫的冲到对岸。

        抢度乌江之后,听到小战士已经牺牲的消息,毛主席忍不住红了眼眶,他婉惜的夸赞道:“他是一位神人呐。”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1 19:54 , Processed in 0.00805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