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白生平首次因诗文而受挫,被告知美中不足、尚有残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05:2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白生平首次因诗文而受挫,被告知美中不足、尚有残缺                                                                    2024-07-08 16:20                                        

发布于:天津市
   
                        
李白,才华横溢,文章千古流传。无论是在现代,还是远在能人辈出的唐代,提起李白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按理来说,因诗仙著称的李白,在诗文方面应该是无可匹敌,众口称赞的,但是在他的生平中却有一次感到深深的挫败。他踌躇满志,准备了几篇自认为很好的作品去请别人指教,没想到他人给予的评价却是美中不足,尚有残缺,这是他生平首次因为诗文而受挫。

李白从小聪颖,尤其擅长诗词歌赋,他六岁时就因一句“李花一树白”引得宾客交口称赞,从此闻名于家乡。李白少年之时拜赵蕤为师,跟随他隐居戴天山学习文章策论。经过三年的苦修,他的学识更加渊博,文才大进,辩论也长进不少。

等到李白学成归来后,发现自己的三年隐居生涯已经习惯了清贫而悠然自得的日子,所以对家庭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渐感不适。他向往外边的生活,喜欢追逐自由,无拘无束。父亲李客也看出了李白的志向,明白潜龙终究有飞天的那一日,就同意他离家远游。李白拜别父母,一把宝剑、一袭青衫、一个包袱、一匹骏马,怀揣着梦想踏出家门,前往蜀中大地。

此时的李白年轻气盛,自傲并有理想,希望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光耀门楣。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虽然才气纵横,文章上佳,但是要达到超凡的境界,还是差点火候的。所以他就到处寻找名人隐士,希望得到他们的指点,化腐朽为神奇。
李白在登临散花楼时,不觉对这里的景致产生了无穷的好感,马上题诗一首《登锦城散花楼》: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从此李白的名声也传开了,引来很多拜访之人,这足以让这位涉世未深的少年迷失其中。

当时朝廷礼部尚书苏颋赴益州上任,途径四川成都,李白听后十分高兴,他认为自己实现远大抱负的时刻提前来临。因此他精挑细选,选出几首他自认为很好的作品前去拜访这位尚书大人。苏颋,是初唐时期著名的文士,与张说齐名,并称为“燕许大手笔”。

由于李白的才名,他也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这位当世大文豪,并且当场赋诗一首。苏颋看完、听完李白的诗歌之后,设宴将李白介绍给同僚:“李公子文章秀丽,下笔如有神,但是在风格和功力上还没有成熟,如果稍加雕琢,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这样的评价对于旁人而言或许会如获珍宝,但是对于怀揣满腔热忱的李白来说,无疑是一种挫败。他满心欢喜前来,就是希望自己的诗词能够惊艳到这位朝廷大官,可是却受到如此挫折,还被告知美中不足、尚有残缺,这令李白意外而又汗颜。于是他拜别苏颋,去追寻名人隐士,希望自己的诗文能够再进一步,达到超凡入圣。

很难想象,对于李白这样一个自傲的人,从小就在别人的称赞之中长大,首次因诗文而受挫,被告知美中不足、尚有残缺,这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这并没有令他伤心懊恼,反而激发了他追求极致的意愿,经过不懈努力,他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诗词文章惊艳了千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8 05:27 , Processed in 0.00723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