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甄宝玉和贾宝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3 07:11: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甄宝玉和贾宝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2024-07-09 18:20                                        

发布于:天津市
   
    在《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中,有好几对性别相同、年龄相仿、性格相似的人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甄宝玉、贾宝玉。学者们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将真事隐去的自叙传,甄宝玉和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真”、“假”(甄、贾),两宝玉是合二而一的人物。

《红楼梦》中的甄、贾二宝玉的相似程度是惊人的:不仅家世、生活环境、在家中地位相似,而且名字年龄身材相貌相同,更奇怪的是两人从童年到少年时的性格情趣也如此相似,都顽皮淘气,“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都不想显身扬名、走仕途经济之路,呈现出离经叛道的色彩。可以说,他俩是一对不肖的顽童。

但是,甄宝玉比贾宝玉率先体验到了家势败落后的世态炎凉。地位上由贵到贱,经济生活上的由富到贫,使甄宝玉获得了沉痛的教训,为了重获荣华富贵,他背叛初我,主动地与世俗同流合污,乖巧地走上了封建正统之路,前后判若两人。甄宝玉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奉劝贾宝玉趁着“锦衣玉食”之时,操起文章经济这个宝典,攻入仕途,保住“宝玉”的地位。

甄宝玉的转变,使贾政看到了希望,他想用这个迷途知返的样板,警励自己的儿孙,岂知贾宝玉从昔到今,总是粉碎贾政的幻想。与甄宝玉相比,贾宝玉的可贵之处在于遭受挫折和打击时也决不悔改,保持本我。在家庭衰败过程中,贾宝玉目睹了统治者的垂死挣扎、丑恶腐败,另一方面则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所以,当大观园诸芳流散,黛玉含恨而死后,他情无所归,遁入空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5 20:53 , Processed in 0.00787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