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无儿无女”现象席卷全国,7000万女性无后代,这个死局如何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7 14:08: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无儿无女”现象席卷全国,7000万女性无后代,这个死局如何破?                                                                                 2024-09-04 16:3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无儿无女”作为一个新话题,这些年在国内各大社交平台引起过数次热议。
大家都在惊讶,现在中国竟然有7000万女性选择不生孩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结婚生子,更愿意一个人潇潇洒洒过日子,但要维持一个国家正常的人口结构,生育率至少得在2.1左右,可2020年我国的生育率只有1.3,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后期还在往下掉。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以后谁来接班,谁来照顾老人,想想都让人头疼。“无儿无女”的难题当前,我们的社会到底该怎么破解?

断崖式下降的生育率
2022年中国的新生儿数量,破天荒地跌破了1000万,这可是60多年来的头一回。这个数字严肃的告诉我们,现在中国的人口,已经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
一边是新生儿越来越少,一边是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人口结构的变化,还真是让人有点发愁。
根据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8亿,占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全国更是有7000多万适龄女性没有孩子。

中国眼看着就要从劳动力大国,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种“一边少、一边多”的人口结构变化,直接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严峻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年轻劳动力减少,会直接冲击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过去几十年,靠着工厂里工人多、生产成本低导致的产品价格便宜,我国吃着人口红利,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强,经济也实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腾飞。
但现在随着新生儿越来越少,以后能干活的年轻人也就越来越少,人力成本上升,工厂招不到工人,经济发展自然就慢下来了。新生儿数量减少,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不小。除了“少”这边,“老有所养”也要变成难题。

由于养老金主要依靠在职人员缴纳的社保来维持,随着年轻劳动力的减少,社保缴纳人数也会跟着下降。
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越来越多,而缴纳养老保险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此消彼长之下,养老金的缺口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了。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医疗、护理等相关需求也大幅上涨。老人上了年纪,身体难免会有些毛病,去医院看病、请人照顾,都需要花钱花精力,这样一来,医院和养老院的压力就更大了。

医院里挤满老年病人,床位紧张,医生护士忙得不可开交,养老院人满为患,护理人员不足,老人们的生活质量难以保障。这样的场景,想想就让人担忧。
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牵一发动全身,除了上面说的那些,买房子、做生意、教孩子,哪样都得受影响。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生育率还下去了,再不好好琢磨琢磨这方面问题,社会未来的麻烦可就大了。

“无儿无女”背后的三重困境
而说到底“无儿无女”这个现象的出现,也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其实也是多重因素影响而来的结果。
经济压力是压在年轻人肩上的一座大山,让他们对生育望而却步。房价物价样样都贵,养个孩子更是不容易,年轻人赚的那点钱,光是养活自己就够呛了,哪还敢想生孩子的事情。
现在很多年轻夫妇,在大城市摸爬滚打多年,终于凑齐了首付,有了个自己的小家,每个月还要还房贷。
再加上日常开销、人情往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如果再生个孩子,奶粉、尿布、早教班,哪一样都需要花钱。

除了养个孩子要花钱,很多年轻人都担心,生了孩子,自己的生活质量会直线下降,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还有就是社会观念的转变,让女性在生育问题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育率。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不认为生孩子是体现价值的事情,相比于生孩子她们更想要追求更丰富多彩的人生。
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在职场中打拼,通过不同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价值,享受更独立的生活。
除了上面的两个原因,社会支持的不足,也让很多女性没法放下所有顾虑,投身生育。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鼓励生育的政策,但现实中,很多女性在生育问题上依然面临着不少阻力。

比如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会刻意避开已婚未育的女性,担心她们生孩子会影响工作,影响效益。即使顺利入职,女性在生育后,也常常会面临职场上的隐形歧视,升职加薪的机会也可能因此减少。
生育假、育儿补贴等政策,虽然听起来不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常常遇到各种问题。一些企业不愿意给员工足额发放生育津贴,或者变相克扣员工的工资,导致很多女性在生育后,出现了难以维持生活的困境,种种情况都让大家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有了一个极大地抵触感。

破解“无儿无女”死局
现在年轻人不想生孩子,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喜欢孩子,而是实在“生不起、养不起”,所以要想破解这个难题,需要大家都做出努力,政府方面光喊口号没用,得来点实际的。
比如可以出台各种政策,给年轻父母减轻点负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发钱,也就是生育补贴,不一定多,但是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来说足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除了发钱,政府也要想办法降低养孩子的成本。很多家长想找个靠谱的托儿所,费用高得吓人,很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

政府可以考虑建造价格实惠、质量也有保障的托儿所,让更多家庭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托育服务。这样一来,年轻父母就能安心工作,不用担心孩子没人带,也能减轻不少经济压力。
还可以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延长产假、增加育儿假、提供税收优惠等等,都可以让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少一些后顾之忧。
除了政府在发力,企业也要做自己的努力,为了让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建议企业延长生育假,让爸爸妈妈们能够更好地兼顾工作和家庭。
企业也可以实行弹性工作制,让女性员工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政府企业在做着努力,作为当事人,年轻人们也要提转变下自己的观念了,一起营造生育友好型的社会氛围。

不过大家也要尊重多样性,一方面要尊重个人选择,生育毕竟是每个人的权利,无论选择生育还是不生育,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
另一方面也要倡导生育的社会价值,让更多人意识到,生育不仅是个人选择,也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贡献。
除了自身努力,我们还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看看有没有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方式方法。比如欧洲一些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为家庭提供从怀孕到孩子成年的全方位支持。
这样直接减轻家庭的生育负担,生育率也就自然上来了。至于日韩等其他的亚洲国家,现在也会鼓励男性参与育儿,通过延长陪产假、提供育儿培训等措施,推动家庭责任共担,让女性不再独自承担生育的压力。

虽然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中国,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让咱们国家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说到底“无儿无女”这种事情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自然而然出现的。
以前咱们国家人多,都想着少生孩子多种树,现在时代变了,观念也变了,年轻人压力大,生活成本高,生孩子这事儿自然就成了一个难题。
以前那套鼓励生育的老办法,现在不一定还管用。要想解决“无儿无女”这个问题,不能光靠嘴上说说,还是得拿出实际行动来。

结语:
现在年轻人为啥不爱生孩子了?原因太多了,时代变了,想法也变了,再加上养孩子成本那么高,压力山大,好多人就开始犹豫了:这孩子,到底生还是不生呢?
所以“无儿无女”这个问题它牵扯到方方面面,可不是光靠政府就能解决的。整个社会包括咱们自己,都得想想办法。
政府得出手帮帮忙,比如多给点补贴,降低点养娃成本,让大家能喘口气。同时咱们也得改变一下观念,别老觉得“养儿防老”,孩子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防”的。
总之一句话,要想让大家愿意生孩子,就得让大家觉得生孩子是件幸福的事,而不是负担。
信源:
人民网 我国预计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
人民网 专家解读:如何看待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0 05:45 , Processed in 0.00925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