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誉为“开一代未有之奇”: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缠枝花卉纹龙纹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3 07:11: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被誉为“开一代未有之奇”: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缠枝花卉纹龙纹盆                          2024-10-09 15:45                                        发布于:安徽省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缠枝花卉纹龙纹盆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宣德官窑青花,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以致思想观念。作为宫廷用瓷和精美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为青花工艺的典范。自明代成化朝开始到晚清民国均大量烧制,最为成功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清宫旧藏的宣德青花为蓝本,去精心烧造,这与当时制度的完备与技术的成熟有很大关系,作品一直被后人推崇,为青花工艺的典范。

宣德青花瓷是明代宣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中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宣德青花胎体比永乐朝厚重,胎质精密细腻、洁白坚硬。《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缠枝花卉纹龙纹盆予人一种端庄凝重的美感,纹饰与浑厚古朴的罐体相衬,愈显盛世气势。整器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制,笔法活泼流畅,线条粗细并用,青花浓淡兼施。不论着色深浅,纹饰效果皆极为绚丽饱满,布局主次得当,层次分明,绘制工丽细致,气韵流畅,具有独特艺术效果。 本品器型硕大,十分难得,保存完整,整器青花发色秾美苍研,笔触浓艳之处尽显宣青豪迈之气,纹饰布局虚实相济,用笔浑厚,工艺与艺术效果结合,相得益彰,达到了和谐完美的境地。

大明宣德年制青花缠枝花卉纹龙纹盆,器形规整硕大,釉水细腻洁白,为典型的猪油白造型简练,青花发色沉着,绘工精湛,纹饰疏朗明快,高雅宜人,含有吉祥寓意,殊为可贵。

宣德青花瓷所使用的青花料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青花色泽深浅有致,浓重处往往会出现黑疵斑点,在洁白细腻的胎色和白中微闪青的釉色的衬托下,显得尤为精美。“苏麻离青”料的含铁量较高,含锰量较低。由于含锰量低,减少了青花中的紫、红色调,因而在适当的火候下能呈现出蓝宝石的色泽;由于含铁量高,往往会在青花中出现黑色铁斑,这种自然形成的黑疵斑点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

青花瓷釉面多橘皮纹是宣德青花瓷的突出特征,釉质肥厚细润,釉面多白中泛青,在青花瓷器身器足的边际、棱角等转折处,常有呈水绿色的积釉。有的釉面气泡密集,大小不一,呈乳浊状。琢器的器里釉汁流淌不均,可见垂流痕。清代仿宣德器中,特别多乳浊现象。雍正时仿宣德器最多,但釉色青中泛白,釉泡大小一致而无层次,橘皮纹过于规整,也不自然,现代仿器的釉色过深,釉层却薄,有的没有橘皮纹。

宣德时期瓷器的烧造,“以诸匠之精艺者为之”,且有品秩较高的内官赴厂监造,成品亦经过严格筛选,次品废品皆被“分类摧毁,单独埋藏”,可见宣宗对其颇为重视,御制瓷器自是品格超群。宣德御窑瓷器,尤以青花“开一代未有之奇”,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润泽的釉色、丰富多样的纹饰而闻名于世。清人朱琰《陶说》更直言:“故论青花,以宣窑为最。”

艺术点评:
此藏品盘为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两行青花楷书款。盘敞口,宽口沿、浅腹、圈足。布景疏松有致,瓷绘工匠巧妙地利用青花深浅浓淡的变化,釉面细腻光洁、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让人如痴如醉。朵硕大饱满,画意生动,纹饰清晰,线条纤细流畅。青花颜色深沉浓艳,局部微微晕散,具有宣德时期青花典型特征。盘中龙纹美得犹豫一幅油画,龙首威武昂扬、龙身舒展修长,矫健勇猛、体现宫廷龙纹的威慑感。整体构图饱满,线条勾勒清新,笔法精妙,层次丰富,美得动人心魄,非一般匠人所能及也,体现出了此款藏品的极高的工艺水准。此器保存完好,圈足低矮光滑,抚之如玉,胎釉细腻,青花色泽浓艳,釉质丰腴厚润,画法严谨,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瓷器本身难以保存,再加上从古代到现在,中国几经风霜的历史动乱,青花存世已经可以说是稀有,这更加吸引了人们对青花瓷的追捧。这也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推崇。古代青花瓷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17 15:31 , Processed in 0.00815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