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您知道下句么?十分现实却鲜有人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您知道下句么?十分现实却鲜有人知                                                                  2024-10-19 13:33                                        

发布于:天津市
   
         儒家著名的学者孔子认为孝道乃是人之根本,人唯有修身养性,注重德行,才能走向成功,获得别人的尊重,随后更是说出了“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经典名言。诚然,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孝顺乃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点,那些孝子贤孙更是会被当成典型,受世人之敬仰。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民间却有“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

文学大家曹雪芹更是在《红楼梦》当中写道: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其实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下一句才是更为深刻的揭示了人性多面性,今天咱们就来一同聊一聊!
孝顺父母为常态,入朝为官须谨慎
在古代封建时期,封建统治者为了选拔官员推出了科举考试制度。但为了能够提拔贤德之人,更好的控制百姓,朝廷便是推出了举孝廉。换而言之,文化考试是读书人入朝为官的基本要点,但那些孝顺父母、在地方极有威望之人也可以被朝廷破格录取,入朝为官。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便出现了一系列关于子女为父母守孝期间需要遵守的规则。

比如,子女需要在守孝期间,在父母的坟旁搭建草屋,每日侍奉在父母左右。而那些长期侍奉父母的孝子贤孙更是不洗澡不剃头,将自己折腾的人不成人鬼不成鬼。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的人就会被当地当作孝子贤孙的典范,更有甚者还会被当地的官员推荐入朝为官。换而言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孝道文化渐渐的变了韵味。

而那些入朝为官的官员们混迹官场多年,在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也会十分恐惧自己的父母离世。因为父母一旦病重,他们作为子女不仅要侍奉在父母的床前,还要远离政务。这对于官员来说是莫大的打击,他们不仅失去了父母,还失去了自己的事业。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对国家有贡献的臣子会在君王的挽留之下,继续为国家效力,而这便是所说的夺情。

理解偏差成误会,孝顺并非狭窄观
在一些上古神话当中,一个人的孝道也会成为领导考验的重要因素。例如尧帝想要将自己的王位禅让给舜帝之时,便以孝道考验他的德行。在历史典籍当中,舜帝的继母以及其他的兄弟姐妹想要将他置于死地,而舜的弟弟更是在其修补粮仓时,在粮仓底部放火,想要将其活活烧死。舜后来虽然逃脱一死,但也知晓了自己弟弟的所作所为。

不过舜并没有对弟弟进行报复,反倒是以德报怨,对自己的弟弟极为宠爱,对自己的父母更是恭敬孝顺。尧帝见舜如此孝顺,更是对他委以重任。除此之外,在由孔子撰写的《春秋》当中,也对孝道进行了一定的记载。从“郑伯克段于焉”6个字当中就看出孔子虽然对于孝不满,但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孔子还是提倡孝道。

然而文学大家鲁迅却与之完全不同。他更为直接否认了孝道,在新文化时期,他直接向二十四孝图展开了犀利而又刻薄的批判。鲁迅认为这样毫无理智的孝道与吃人的封建礼教没有任何区别。最为重要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古人极力的推崇孝道,是为了控制百姓的思想。不过,像鲁迅这般全盘否定孝道也是不合乎情理的。父母对于孩子有养育之恩,需要子女用一生去报答父母的恩情。如若对这份恩情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的话,那岂不是和那些不懂情感的野兽一般了。而世人在面对孝道之时,也应该具备着批判思想,用一种客观而又冷静的目光去看待一切。在保持了这种思想之后,再细细品味“久病床前无孝子”似乎就更有道理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久穷家中无贤妻
无论是古代亦或者是现代,父母生病最辛苦的人便是他们的子女。而在封建古代时期,由于医疗条件落后,一些普通的疼疼脑热都会将父母折磨的痛苦不堪。家中大富大贵之人可以派仆人代替自己伺候父母,然而那些家境贫苦的普通百姓则需要放弃外出做工的机会,留在家中照顾父母。生活上的打击以及精神上的摧残,往往使得这些普通百姓感到备受折磨,于是渐渐的他们也没了耐心。

除此之外不少人认为,子女对于父母的爱远不如父母对女子的爱。当子女生病时,父母会悉心照顾。然而当父母生病时,子女却没了耐心。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古代亦或者是现代都是稀疏常见的普遍问题,但这并不代表子女对父母不孝,只能说在诸多压力之下,子女不得不这么做而已。而“久穷家中无贤妻”也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细细品味,似乎更能冲击心灵。在封建古代之时,女性在各种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只能待在家中,通过做活做刺绣来赚一些零钱。于是,承担家庭的重任便落在了男子的肩膀之上,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中,普通百姓想要通过打打零工就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显然是难上加难。所以当家庭长期处于困难当中,妻子也会对丈夫越发失望。

除此之外,不少人认为古代史时一个家庭之所以贫困,并不是因为家中没有一个好妻子,而是家中的男主人不务正业,好吃懒做。在这种情况下,再贤惠勤快的妻子也会被这看不见希望的生活折磨到绝望。许多人会性情大变,抛弃了曾经的温柔以及儒雅,变成了一个只会抱怨的怨妇。毕竟爱情与婚姻是不同的,爱情只需要男女双方两情相悦。但婚姻的维持却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然而对于古人来说,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家中贫困一定是妻子无能,而这样以偏概全的婚姻,也终究无法走到尽头。

结语
:在一段婚姻当中,需要男女双方各退一步,拥有共同的人生理想。绝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懒惰,亦或者是人生的欲望,就牺牲另一半的未来。而丈夫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应该积极向上,努力刻苦,而妻子则照顾好家庭,为丈夫排忧解难。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一个不思进取之人共度余生,也更不愿意在努力奋斗的同时,因为另外一个人而放弃美好的生活。婚姻和父母一样,需要相互付出,也需要相互理解和体谅。对此您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0-23 15:33 , Processed in 0.00750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