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东坡、辛弃疾在同一地点留下诗词,为何人们只会背诵辛弃疾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06:55: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东坡、辛弃疾在同一地点留下诗词,为何人们只会背诵辛弃疾的?                                                                   2024-11-01 14:47                                        

发布于:天津市
   
辛弃疾写过最忧伤的词是哪首?
我觉得是那首大多数人都会背诵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个郁孤台,位于江西赣州一座叫贺兰山的地方,不是宁夏那个大贺兰山,而是江西赣州的小贺兰山。
值得一提的是,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经在这个郁孤台留下一首诗。

那是绍圣元年,苏东坡流放岭南,路过江西,写下《过虔州登郁孤台》: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洲。故国千峰处,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以舟。”
苏东坡虽然是被流放,但诗句里面的意思却是比较旷达,见到郁孤台周围风景如画,好像看到了老朋友,很是高兴。

这是因为苏东坡本身就是旷达的人,虽然流放之路烟水茫茫,但他人生的诗意还在。
那么辛弃疾写那首词的时候,却是江西的地方官员,位高权重,为什么心情反而不好呢?
原来,辛弃疾是想到了一件旧事。那是1129年,金军南下,曾经在江西赣州大开杀戒,甚至把郁孤台下的清江水都染红了。所以说辛弃疾才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而且他还想到了“西北望长安”,这就是用了东晋“长安与日孰远”的典故,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这里的长安指的就是东京汴梁了,不知道何时才能收复中原?
那么,在同一个地方,苏东坡、辛弃疾写下的诗词表达了截然不同的心情,谁更好呢?很难讲,但人们却只会背诵辛弃疾这首词,却不记得苏东坡那首诗。或许是家国情怀?
你更喜欢苏东坡,还是辛弃疾?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0 10:30 , Processed in 0.00714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