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3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哪仗令阎锡山哀叹:让个邻村乡亲后辈徐向前整得好苦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18:16: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哪仗令阎锡山哀叹:让个邻村乡亲后辈徐向前整得好苦





核心提示:阎锡山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气晕在地,连连长声哀叹:“我阎百川白活了六十五岁,让个邻村的乡亲后辈徐向前整得好苦。”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09年9月11日第A06版,作者:佚名,原题:《布衣元帅多巧思越是硬仗越向前》


北京郊区延庆县,位于北京与河北交界的山林之间。
两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终于得见在这里种菜、养花的徐鲁溪与其丈夫张元生。
69岁的徐鲁溪由于患偏头疼,不能吹空调。盛夏季节,林间清风省却了空调轰鸣的乱耳。因病之故,张元生受徐鲁溪之托接受了采访。


后辈眼中,徐向前的一生镌刻在他低调内敛的为人风格里。他卓著的战功却并不广为人知:国民党曾悬赏10—20万大洋买他的人头;他是红军时期最年轻的总指挥,也是指挥部队人数最多的红军将领;其门生弟子遍布四个野战军,李先念和胡耀邦均来自其部队。反“六路围攻”时,他指挥8万军队抵挡敌军20万,歼灭10万;晋中战役,6万兵将歼敌10万……
一样鲜为人知的,还有他的细腻巧思,技通摄影、乐器、缝补、手工,甚至会打毛衣。说起徐帅,儿女们总是忍不住要从他身上自己打的补丁谈起。




阎锡山被他赶出山西
阎锡山曾经慨叹:“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
出生于山西五台县的徐向前,曾经就读于阎锡山创办的山西国民师范第一期速成班。这也是徐向前与阎锡山的初度“结缘”。阎锡山不会想到,三十年后,他的这位学生会将他逐出山西。
山西国民师范毕业的徐向前,受“五四”思潮的熏陶,1924年南下投奔孙中山,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的优秀学员。此间,他还参与平定广州商会叛乱的斗争,并在第一次东征中越来越明晰了自己的信仰。1927年3月,徐向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山西王”阎锡山长期以来都十分器重徐向前。1937年国共合作,徐向前随周恩来前往山西与阎锡山商谈抗日事宜。一见徐向前,阎锡山便热诚地说:“向前,你可以回家看看,我对你家人怎样,我可不是蒋介石,六亲不认,我阎某人是对得起乡亲的!”
阎锡山曾经慨叹:“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


国共合作破裂后,1948年6月,徐向前率领的八纵队与阎锡山的王牌“亲训师”和“亲训炮兵团”在汾河滩上遭遇。
徐向前抓住这个战机,命令部队迅速将其就地歼灭。虽然阎锡山的这支王牌部队装备优良,但却在硬碰硬中像豆腐渣一样只用两个小时即被全部歼灭,只逃掉了带伤的少将师长陈震东。
阎锡山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气晕在地,连连长声哀叹:“我阎百川白活了六十五岁,让个邻村的乡亲后辈徐向前整得好苦。”
紧随其后的1948年10月5日,华野第一兵团在徐向前的指挥下发动太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太原,阎锡山狼狈地逃到了南京,后又飞逃台湾。盘踞山西达38年之久的阎锡山政权宣告灭亡。“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毒瘤,一个是政治毒瘤,就是国民党南京政府;经济毒瘤就是上海,上海是全国的经济白区;军事毒瘤,就是山西阎锡山,因为他坚持搞了几十年的山西土皇帝。老人家便拔掉了这颗军事毒瘤。”这或许是徐向前累累战功中最骄人的,张元生说后辈们谈论最多的便是这场战争了。


妻在其战斗时赴刑场
1932年6月,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打响。此时,妻子在“肃反”中遭关押,并最终蒙冤被害。正指挥战斗的徐向前未曾想到,心爱的妻子在其身后,正走向刑场。
“我们不过是幸存者,并不比别人更伟大。我们是在很多革命先烈牺牲的基础上,存活了下来了,先烈才是伟大的。”这是张元生夫妇从徐向前口中听到最多的话。
广州起义到来,徐向前负责训练一队工人。起义指挥机关分派给他们的任务是占领一处警察局,整个过程很顺利。“但是完成任务之后该干什么,没有人说,所以大家干瞪眼看了一会,该吃中饭的就都回家吃饭去了。”徐向前只好挨家挨户地又去找他们,再把人集合起来。
1929年6月初,徐向前带领两名随从,装扮成商人,从上海乘船到武汉,然后经黄陂、黄安、七里坪,来到了鄂东北特委所在地黄安县箭厂河。鄂东北特委书记徐朋人对徐向前说:“特委已决定你去红31师工作,要担负起全师的军事领导工作。”
“起初他带的军队以前没打过歼灭战,大家都没见过迫击炮。他去了以后,打了一个小规模的歼灭战,缴获了几门迫击炮。但是清扫战场的时候,他到处去问,大家也不知道什么是迫击炮,他只好边比划边找,后来总算是找到了。”
经过三次反“围剿”战争,红31师得到发展壮大,这支工农革命部队在鄂豫皖苏区站稳了脚跟。


1929年秋,大别山的枫叶格外鲜红。
经中共中央批准,鄂豫边特委正式成立,徐向前参加特委并负责军事工作。在鄂豫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徐向前当选为鄂豫边区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主席。在这里的短短几个月,徐向前指挥部队三战三捷三扩编,壮大了红军队伍,鼓舞了苏区群众的士气。
1932年6月间,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打响。徐向前带领部队在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悟仙山一带阻击敌人。
战斗打得非常激烈。战斗间隙,徐向前命警卫员代他回家看看妻子程训宣,并把随身的袜子带回去补一补,好行军作战时穿。警卫员回到部队后,偷偷对徐向前说:“程主任被保卫局抓走了,正接受审查。”
徐向前听到这个消息,并不知张国焘的肃反已经变相,仍一心相信组织,听候“审查”。程训宣被关押后,保卫局的人员对她用尽酷刑,威逼她承认是“改组派”,要她承认徐向前也是改组派,这位妻子最后用生命捍卫了丈夫的清白。
行刑之前,程训宣脱下了身上的棉袄,交给同室的难友说:“这是我和向前结婚时穿过的,你留下暖暖身子吧!”这件凝聚着夫妻情、战友情的革命文物,解放后被苏区人民送到红安县革命博物馆珍藏。
正在指挥阻击敌人的徐向前未曾想到,他的身后,心爱的妻子正走向刑场……


西路军受挫是他的心结
徐向前弥留之际,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和大别山,这些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希望自己生死都与西路军将士在一起。
和平年代里的徐向前极少与后辈提及战争,“我们都明白,西路军的失败是老人家的一个心结,所以不敢问起。”
1990年6月,徐向前病重住院,当李先念前来探望时,他有些激动。在鄂豫皖苏区,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长征途中,在河西走廊,他们是并肩战斗、患难与共的亲密伙伴。他郑重地对李先念说:“我的遗言有三条: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徐向前希望自己生死与西路军将士在一起。
1936年10月28日拂晓,由红三十军、九军、五军组成的西路军,在“打通国际路线”,“配合一方面军夺取宁夏”的口号鼓舞下,渡过了黄河,开始了孤军奋战的悲壮历程。
西路军在空旷的原野里急进,惊沙扑面,呵气成冰,饥无可食,衣不胜寒,沿途不时同追堵的马步芳军队发生激战。
在回旋余地狭小的永凉地区,西路军同马家军决一死战,仅半个多月,毙伤敌军6000多人,但自己也损兵折将,疲惫不堪。然而西路军将士慷慨悲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连敌酋马步芳都不得不感叹“红军是铁军”。
随着国共合作的谈判变局,西路军“西进”和“东返”的争议一路纠缠。在战事、环境以及路线的多重考验下,西路军折损惨重。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最后一次会议在裸露的石窝山顶举行。徐向前在前沿指挥部打退追敌的最后一次进攻,喘息未定,便急急赶去山顶开会。
他赶到那里一看,剩下的师团以上干部二三十人。这些坚强的汉子眼圈都红红的。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抹了一下眼泪,声调哽咽地宣布了军政委员会的决定:我们打不过敌人了,只有分散活动,保存现有力量。陈昌浩和徐向前离开部队,回陕北向中央汇报,剩下的人就近打游击。
这个决定事前未征求徐向前的意见,主将弃军而去,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我不能走!部队打了败仗,我回去干什么?大家都是同生死、共患难过来的,要死死在一块,要活活在一起!”可陈昌浩以“个人服从组织”拍了板。徐、陈带了30多人的小分队离开了部队。


徐、陈离开部队回陕北的消息走漏出去了,敌人到处张贴了通缉令,悬赏捉拿徐向前。无人警卫的徐向前和陈昌浩三次遇到敌情,都脱了险。走到甘肃山丹霍城,一位好心的采药老人,是陈昌浩的湖北老乡,热情地招待了两位。陈昌浩胃病复发,不想再走,徐向前只得告别两人,独自匆匆上路。
途经凉州,徐向前远远看见刘伯承等人站立在城门外,立即落马下鞍,朝刘伯承快步走去,刘伯承也快步迎上,两双指挥千军万马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徐向前热泪奔流,沉痛地说:“伯承同志,西路军失败了,我对不起党!”慈爱宽厚的刘伯承安慰说:“向前同志,不要难过!你回来了,就等于西路军回来了!”


为了逃避追捕,徐向前化装成小贩,几乎是一路乞讨,只身逃回延安。出人意料的是,九死一生的徐向前见了八路军副总彭德怀,从身上掏出10多个金戒指,说:“这是组织分给我作路费用的,那段路已走完了,派不上什么用场了,全部交公。”毛泽东看到徐向前回来,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鸡就有蛋。”


  淡泊一生的战将
张元生徐鲁溪夫妇深居山间的生活,一度让人浮想联翩。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徐帅性格中的淡泊睿智相通。
让我们试着把那双在战略图上指点江山的手,与穿针引线缝补衣服的手相联系;将他内心里对西路军牺牲将士的巨大悲伤,和长征途中将饥渴的小猴置于马背的悲悯之情相比对……此间似乎藏着人生的最大真实,与战功无关,与小情调无关。
从广州起义的少年意气,到西路军的悲情,至击溃阎锡山的豪情,徐帅留给后人的豪言壮语并不多。在失败里,在胜利中,宠辱不惊是他一贯的表现。他的人生起落并不惊天动地,但是他的戎马生涯中都能读到一个“布衣元帅”的本色。


1990年9月21日,一代元勋徐向前与世长辞。大别山低首,倒水河呜咽。11月1日,按照中央军委指示和徐向前元帅遗嘱,他的骨灰从北京乘专机飞往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撒向他曾经流血流汗的热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9-26 18:17:34 |只看该作者
多少苦难、多少委屈,真男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5-10-3 21:04:21 |只看该作者
zxcvb 发表于 2015-9-26 18:17
多少苦难、多少委屈,真男人!

他是红军时期最年轻的总指挥,
也是指挥部队人数最多的红军将领;
其门生弟子遍布四个野战军,李先念和胡耀邦均来自其部队。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5-10-4 03:38:48 |只看该作者
巍巍太行起狼烟,黎涉路隘隐弓弦。
龙腾虎跃杀声震,狼奔豕突敌胆寒。
扑天火龙吞残虏,动地军歌唱凯旋。
弹指一去四十载,长看春意在人间。
                                        —— 徐帅的诗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5-10-4 03:44:07 |只看该作者
运筹帷幄,指挥有方,
智勇兼备,果断灵活,
善于以弱敌强,以少胜多,运动歼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5-10-4 08:49:31 |只看该作者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徐向前十分欣赏这句话。
他从不忘过去,不忘人民,不忘战友,
更念念不忘国家的命运和党风好转。
他对自己要求严,对亲属和子女“不开绿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30 19:40 , Processed in 0.01005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