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邮票上的考古与文物:敦煌壁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6:20: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邮票上的考古与文物:敦煌壁画                                                                                               

2015年10月25日     

                                                                                                                        
                 
                                                                                                                                                                                                              第一枚“狩猎 魏”                                                猎杀牦牛壁画               
  作者:张小筑
  为了使中华文明灿烂的文化遗产得到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52年7月1日发行了《伟大的祖国(第一组)—敦煌壁画》邮票一套,共4枚,均取材于敦煌石窟壁画,主题分别为“狩猎”、“供养人”“飞天”和“龙”,这也是敦煌壁画首次出现在邮票上。此套邮票由孙传哲设计、孔绍惠雕刻,票面图案采用白描勾线法,突出画面主体,舍弃原壁画中复杂、模糊的背景,将壁画上丰富、生动的内容简洁细腻的体现于邮票之上。
  第一枚“狩猎 魏”,此猎杀牦牛壁画位于莫高窟西魏时期第285窟, 窟顶东披。壁画描绘了一只身形硕大的牦牛被猎人追杀,猎人拉满弓准备放箭,适逢绝壁无路可退的牦牛只好向山上竭力攀登的场景。从牦牛形体看,很可能是先勾勒轮廓,然后直接以浓重的土红色平涂而成,其效果类似于没骨画。
第二枚“供养人 隋”
隋390窟供養人临摹图 图片来源:大明衣冠论坛
  第二枚“供养人 隋”,此壁画原型位于第390窟。 供养人一般指提供资金、物品开凿洞窟的功德主、施主等,因此供养人壁画也是敦煌石窟艺术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研究洞窟营建时代及窟主一手资料,同时也为研究古代服饰提供了重要依据。壁画上的女供养人高腰系带,外加长披,裙裾长垂曳地,并且身后伴随小童。
“飞天•唐”
阿弥陀经变壁画
  第三枚“飞天•唐”,此阿弥陀经变壁画位于320窟南壁,是盛唐的代表窟之一。在莫高窟壁画长期发展中,按照民族传统的审美要求和想象创造了仅凭借两条长 巾轻而易举在天空中散花歌舞的双飞天形象。壁画上的两对飞天采用对称形式,并表现出相互追逐、逗引、前呼后应的姿态。壁画色彩艳丽,以祥云为背景内容饱满 丰富,邮票票面则将图案简化,重点突出了飞天的与优美姿态。
第四枚“龙•唐”
乘虎仙人图
  第四枚“龙•唐”,邮票命名为龙,实则应为乘虎仙人图。此壁画位于329窟(初唐)龛顶,仙人着汉装,跪于虎背,左手执虎耳,右手似持缰绳,虎口吐出长舌,奔腾于天空之中。据资料介绍,这只虎原为白色,铅白变质后为棕色。
  参考文献:

  段文杰:《中国敦煌壁画全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P31、P77。

  敦煌研究院、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 绘画编15敦煌壁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P29。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9-25 08:53:23 |只看该作者
好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8 12:34 , Processed in 0.00763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