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谍王”俞强声,1987年被我国下达全球追杀令,后来是否脱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2 06:3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谍王”俞强声,1987年被我国下达全球追杀令,后来是否脱逃                                                                   2024-11-24 10:15                                        

发布于:天津市
   
                              
文|任先生编辑|任先生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把民族尊严看得比任何事物都重要的国家。任何胆敢玷污中华民族尊严,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人和国家,无论身在何处,中国都必然将使其付出沉痛的代价。

1987年,共和国就曾下达了一份全球通缉令,几乎动员了国家全部的安全力量,来抓捕一名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叛徒。
这个人就是中国情报史上臭名昭著的叛徒:俞强声。在叛逃海外之前,他曾为我国的情报工作屡立奇功,并被任命为国家安全局处长一职。

然而,也正是因为其显赫而重要的职务,使俞强声的叛逃曾一度给我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那么,俞强声究竟为什么会叛逃海外?1987年,我国为何会不惜一切代价,下达追捕俞强声的全球通缉令?叛逃海外的俞强声又最终面临着怎样的结局?
出身不凡的俞家
20世纪80年代的俞强声,因为其轰动一时的叛逃案,成为了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今天的人们或许已经对俞强声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是,俞强声背后的家族历史时至今日依然被人们所熟知。
俞强声出生于浙江绍兴的大户俞家,纵观俞家的家族历史,我们会发现俞家的历史堪称贯穿了中国近代百年的兴衰。

俞强声的曾祖父是俞明震,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在晚清光绪十六年的科举考试中,俞明震以前三甲的成绩考入翰林院。随后被清朝任命为台湾布政使。
遗憾的是,随着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落败,台湾被清朝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清朝的卖国行径,引发了台湾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俞明震率领当体台湾民众奋起反抗,抵御日本的侵略,是为“乙末战争”。
遗憾的是,由于敌强我弱的态势。台湾很快被日本侵略者攻陷,俞明震被迫内渡往厦门,晚年的俞明震以著书立说为生,中国著名的爱国作家章士钊、作家鲁迅均是其门下弟子。

俞强声的祖父俞大纯同样是在中国近代史中地位显赫的人物,俞大纯在其父俞明震严厉的教诲下博览群书,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青年时代的俞大纯同鲁迅一起远渡日本留学,学习科学技术,归国之后的俞大纯成为了民国时期中国珍贵的留洋海归人才。
20世纪30年代,年轻有为的俞大纯被蒋介石看中。随后俞大纯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民国陇海铁路局局长。遗憾的是,由于俞大纯在从政期间不慎得罪了山东的新军阀刘峙,因此很快被免除官职,在家中郁郁而终。自此以后,俞家的家庭权势一度中落。
俞大纯的儿子,也就是俞强声的父亲,名叫俞启威,俞启威还有另外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黄敬。黄敬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一二九运动,是备受毛主席赏识的青年英才。新中国成立后,黄敬担任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天津市市长,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机械工业部部长。

俞强声的母亲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也是非同凡响的人物,她的名字叫范瑾,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外甥女。在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史上,范瑾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历史角色。在她的推动下,北京创办了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郊区版》为代表的“三报一刊”。
因此,从俞强声的家庭成员来看,俞家可谓人才辈出,而俞家贯穿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家教,正是俞家人才济济的重要原因。

那么,俞强声究竟如何续写了俞家的历史?俞家出身的他为何在后来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呢?
立功后叛的俞强声
1940年,俞强声在浙江绍兴呱呱坠地,他是俞大纯家的第一个孩子。俞大纯对自己第一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格外重视,因此俞强声从小便博览群书,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在俞强声长大成人后,他最初并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高考之际,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成为了国家备用的外交和情报人才。20世纪60年代,考虑到俞家一家忠贞爱国,俞强声本人又颇有学识,因此俞强声被调入北京公安局保卫处,当了一名从事情报工作的便衣警察。

在工作期间,俞强声屡次为共和国立下奇功。20世纪70年代,俞强声被任命为“一反三打”的专案组组长,负责专门审理当时的张郎郎一案。
张郎郎出生于1943年的一户书香门第家庭,张郎郎的母亲陈布文曾经担任周恩来的秘书。张郎郎在长大成人之后,对文艺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遗憾的是,张郎郎由于醉心于西方思想,后来逐渐误入歧途。20世纪60年代,张郎郎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指导下,与一些少不更事的同学一起分别成立了两个非法校园组织,并且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加入,一时间在校园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张郎郎的所作所为很快便引起了当时国家的重点关注,然而考虑到学校的学术氛围,国家不便直接对张郎郎一案进行公开的审理。于是,国家便派遣当时身为便衣警察的俞强声,来对张郎郎一案进行调查。
在俞强声的一番仔细批判查之下,张郎郎案的来龙去脉终于真相大白。原来,张郎郎等人不仅在当时受到了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响和支持,而且还部署了一项计划——一旦在中国潜伏的计划败露,张郎郎将会和他的同伙一起逃亡至法国。
最终,张郎郎在当时被判处间谍罪获得了应有的惩罚。直到1977年才获得假释。然而,假释之后的张郎郎却在1980年逃跑海外,并且加入了美国国籍,这是后话。

成功破获张郎郎一案后,俞强声在国内声名大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遗憾,俞强声被任命为北京市国家公安局处长。俞强声达到了自己一生中事业辉煌的顶峰,在旁人看来,俞强声一面有着优渥的生活,一面有着一生稳定的工作待遇,这样的人生已经鲜有人及。
但是,俞强声在就任新的工作岗位后,逐渐变得利欲熏心起来。慢慢地,他逐渐遗忘了自己当初加入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钱权交易面前逐渐迷失自我。眼看着身边的人享受着比他自己更优渥的生活,俞强声不禁两眼发红,却苦于自己没有一个赚钱的渠道。

此时,俞强声把自己的目光投注在了自己从事多年的情报工作上。他决定,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向外兜售情报。因为自己的贪念,俞强声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遭全球通缉,最终结局如何
实际上,由于俞强声在我国情报工作部门中重要的地位,他很早就被美国的相关情报机构给盯上。在美国的情报机构的收买下,得了信仰“软骨病”的俞强声很快便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死心塌地地为他的主子服务。美国也给了俞强声一个名为“舵手”的代号,从而方便他更加隐蔽地潜伏在我国的情报机构内。
在俞强声工作期间,他曾两次出卖关于我国的重要安全情报,将两位我国重要的情报工作人员消息透露给了西方境外势力。最终,这两位情报工作人员都身陷囹圄,一度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对此,俞强声应当肩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我国的情报机构工作人员也并非是等闲之辈。在两起情报工作人员泄露案发生后,我国的情报机构工作人员开始对国内外的情报系统进行层层排查和把关,试图从中寻找到情报泄露的根源。在顺藤摸瓜的重重排查下,人们将怀疑的目光投注在了俞强声的身上。
随着越来越的重要情报不再经过俞强声之手,俞强声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已经不在被我国的情报机构信任。其一,这意味着没有重要情报的他,在未来很有可能对美国失去利用价值。其二,倘若未来俞强声被我国的情报工作人员捉拿,必然将落得一个凄凉的下场,这也不是俞强声自己所期望看到的结果。

因此,见到苗头不对的俞强声果断开溜,1986年5月,俞强声不惜抛弃掉自己在国内优渥的工作,逃往至美国,并且在美国洛杉矶的艾尔蒙地定居下来。
然而,俞强声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在得知俞强声畏罪逃跑后,我国立即开始了对俞强声的抓捕行动。遗憾的是,狡猾的俞强声对于我国的抓捕行动早有预料。因此在国内窜逃期间,我国的情报工作人员并没有将俞强声及时捉拿归案。

但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俞强声出卖我国重要情报的行径,本身就犯下了滔天大罪,理应受到相应的惩罚。与此同时,我国的情报机构也十分担心俞强声可能携带着其他重要的情报消息,倘若俞强声将这些重要的情报全部都泄露给美国,那么造成的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因此,在1987年,我国在全球下达了通缉令,要求各地的情报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俞强声缉拿归案归案。
然而,关于俞强声的最终下场,时至今日依然是一个谜。有人说,俞强声在20世纪末被我国的特工击毙于拉丁美洲,也有人说俞强声被我国的特工缉拿回国,目前过着被囚禁在监狱中的生活。少部分人认为俞强声还活着,依然在国外逍遥法外。

但不管俞强声的结局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后半生只能隐姓埋名,苟延残喘度日。即便有着优渥的生活待遇和条件,也必然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因为出卖了国家利益和自己的灵魂,等待他身后结局的,也只有被后世唾骂和倍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命运。
俞强声的故事,时至今日仍然警醒着我们:那些背弃祖国,背弃自己信仰的人,终究将会难以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命运。那些出卖国家利益的人,终有一日必然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9 07:06 , Processed in 0.00777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