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意境美到极致的10句古诗,传唱千古,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5 07:50: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意境美到极致的10句古诗,传唱千古,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2024-12-10 15:15                                        

发布于:天津市
   
                                
境界,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赏析一首词,最重要的是要能体会词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王国维在评论诗词时,将境界放在了第一位,这表明他对代表美学范畴的“境界”是多么地看重,这也意味着,境界在诗词美学中的崇高地位。
今天就来说说意境美到极致的10句诗,这些诗句,我们反复品味,即可进入那意境之中,获得美的享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这是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显,若有若无。
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水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诗人想让狂风把不忍离别的苦心吹过去,把它挂在咸阳的古树梢头,让它永远陪伴着朋友,以免感受别离的痛苦!
这两句,有乱感,有冷感,有不安感,既有依依惜别,又有牵挂之情,期盼之情,还含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至平至奇之句,古人多表示拜服。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后出塞》其二)
落日熔金,为军队的大旗涂上了辉煌的色彩。马嘶鸣,风萧萧,二者互为映衬,渲染出一派宏伟、阔大之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萧萧”写出了漫无边际的落木,纷纷大面积落下飘飞的视听壮阔感,秋之萧瑟肃杀之感油然而生。
“滚滚”道出了滔滔不绝的长江水永不停息、不知疲倦而永远向前滚滚而流的视听震撼感,其构造的是一幅萧瑟、宏大、辽阔、无边无际的视野宽阔的宏观水墨画,令人为之震撼。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绵延不绝的愁绪,如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席卷而来,更见诗人愁绪之深切。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生于浅溪边的小草,欢唱于高树上的黄鹂,虽然没有令人惊奇的外表,也没有迥出常流的习性,却能告诉我们生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尽力吸取养料,生长繁衍,并自得其乐。人类的关注与否,并不能改变它们生命的价值。
停靠在无人渡口的小舟,虽然建造时的本意是供人渡河,但在骤雨初来、春潮湍流之时,小舟随水流浮沉,点缀在春水碧波之间。即使无人使用,也能与周围环境相处融洽,甚至合为一体,产生它自有的美感。
而这种不为世俗所动,不为功利所驱的美感,也是真正的诗人们毕生想要追求的东西。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无名氏《忆秦娥》)
此句勾勒出在西风、落日的映衬下,汉王朝陵墓、宫阙凄冷荒凉的景色,深寓故国兴亡之感。很好的体现出了古诗的意境美,使人感受到一种无限丧乱的氛围。
李白的诗以气象取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就让名流千古,登高望远的诗人没有办法再张口吟诵诗歌。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在我列举的十句诗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句,因为画面感实在太强了。
这个“皱”字看似平常,细品却心奇巧妙,堪称“词眼”。它形容水的波纹如皱,把一池春水拟人话,说她就像少女皱起了黛青色的眉毛,将静景写成了动景,将无知无情的春水写成了有性灵有感情的人,这就写活了。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悄然升起的那轮明月,挂在温润的柳梢头上,透过嫩嫩的柳叶丝儿窥望人间美事。一对相爱的人步出黄昏,在月下柳前羞涩地约会。
其情缱绻,其景浓郁,那款款心语与心恋似乎从诗中飘逸而出。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寒鸦高飞,越飞越远,从一只鸟变为一个点,传递缥缈之意;顺着寒鸦而动的是水的流动,流水缓缓,绕带“孤村”,显示出幽静之气;
几个意象的组合,呈现出视觉上空间的平远,画面内容的萧疏,色调的黯淡,营造了一种寥落、孤寂的氛围,再加一“寒”一“孤”,那凉飕飕、空落落的感觉油然而生,让人倍感凄凉孤寂。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如果不知道这句是陆游所写,很多人定以为这是一篇风花雪月之作。
人们津津乐道于由诗人听觉所勾勒出来的江南春景图:淅淅沥沥下了一夜的春雨,清晨小巷里的卖花女,一切是如此的明艳美丽。但却容易忽略了“一夜”这个关键词,诗人为何听了一夜的春雨?诗人是因忧思过重而失眠,只能听着淅淅的春雨,点滴到天明。
诗人又为何而忧、因何而愁?其中当有烈士暮年、壮志未酬的失意,更有对偏安一隅、软弱偷生的南宋朝廷的失望,或许还有对已然“失去”的金戈铁马、意气风发的峥嵘岁月的无限感怀。
不知道,以上的10句诗,大家更钟情于哪一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7:07 , Processed in 0.00745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