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嘉德香港2015秋拍开始预展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4:44: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瓷器珍玩工艺品

  本年度秋季瓷器工艺品拍卖,征得不少隽秀精巧,冠绝造极之品,以飨广大藏家行友。
  重点拍品包括‘清乾隆(1736-1795)粉彩百花不落地朝冠耳三足炉’,华缛极矣,精巧之至。本品为佛前五供之首,胎体厚重坚致,造型端庄大方;通体点缀各式花卉,圃簇繁丽,种类之多,不胜分辨。画面虽繁密却不乱,花叶分布各有主次,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口沿、肩颈衔接,冲耳转折处均饰以金彩,尊贵秀雅,雍容华丽,处处彰显出乾隆彩瓷无与伦比的华丽与尊贵。
印盒[tr][/tr]






  另‘清嘉庆(1796-1820)青花矾红描金懋勤殿云龙纹玺印盒’,端庄别致。常见玺印盒直径多为5.5-12.5厘米,本件盒体直径逾23厘米,宽大扁圆使内盛印泥平浅,尤其利于大型玺印的钤用。盖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云纹为地,其上下各绘金彩三爪行龙飞腾于云海之间,是为苍龙教子图。两龙围绕正中金彩方框,内署‘懋勤殿’金彩三字,底足内施白釉,书‘大清嘉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集地位之显赫,制作之考究,装饰之华贵于一身。
  观华——明清古典家具精品
  继2013年秋季拍卖会后,阔别两年,此次中国嘉德(香港)秋拍再次奉上‘观华——明清古典家具精品’专场,推出一系列明清古典家具精品,包括著名收藏家Giuseppe Eskenazi的旧藏,及纽约、香港等各地知名藏家多年珍藏的精品。

  ‘观华——明清古典家具精品’专场中,将呈现的‘清早期 黄花梨裹腿竹纹方桌’,为Eskenazi的旧藏,仿竹造型,匠心独运。桌面边抹混面,可见明榫。牙头铲地浮雕竹叶,与竹节状腿足相交,宛如自然的竹节中生长的竹叶。竹节状罗锅枨,以‘圆裹圆’的形式与腿足相接。此方桌细节考究,用料细致,黄花梨自然温婉的质地与纤巧的雕工,使得方桌具有妍秀、清新的特质。
  另‘清早期 黄花梨马蹄足拐子龙纹六柱架子床’,尺寸宽大,整器由床围、立柱、龙纹牙子等多件组成,各结合部位均用活榫衔接,便于分解组合。整器外观甚为整饬,雕饰考究,格调高雅,且用料奢侈,沉稳又不失精细。此保存完好的大型实用器,弥足珍贵。
  余香——日本竹艺精品
  中国嘉德香港2015秋拍首次推出‘余香——日本竹艺精品’专场,其中近百件流传久远、精致典雅的竹艺作品,包括了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初代尚古斋、和田和一斋、田辺竹云斋、饭冢凤斋,以及后世的田辺竹云斋、饭冢凤竹、饭冢琅玕、饭冢小玕、石川照云、中田锦石等竹艺大师的作品,大可构建一个完整的近代日本竹艺历史。

  在中国,竹编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竹从自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经历了礼器、乐器,终而成为君子形象的审美象征。在日本,竹在日常生活的茶道、花道、香道中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竹的旺盛生命力被视为日本民族顽强向上与坚忍不拔的精神象征。竹甚至被视为神圣之物、神灵寄居之所。日本禅学思想强调涤清心境对自然万物的敬畏,竹艺大师在编织时,或许已经化身成竹,手法的跳跃即是与竹精神律动的禅境。
  如今,这些精湛的作品已经超越了技艺的概念,成为独具创造性的文化遗产和艺术作品,为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推崇珍藏。本次专场经著名旅日华人艺术家王传峰先生特别策划,盖盒包装由王先生亲笔绘画松竹梅诗意,又经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先生题名,弥足珍贵。
  见微知着——奉文堂吉金
  本次拍卖还将推出‘见微知着——奉文堂吉金’专场, 奉文堂藏器为香港收藏名家陈淑贞女士旧藏。本专场含青铜器、金银器共80余件。品种含青铜爵杯、兵器、带钩、铜镜、金银器等,其中部分拍品来自1990年香港市政局与香港东方陶瓷学会联合举办的‘青铜聚英——中国古代与鄂尔多斯青铜器’展览。本场拍品多为小件,但大都是小件中的极品。上自二里岗、商周,下至汉唐,涵盖了青铜铸造、错金银、镶嵌、鎏金、铬银、錾刻等多种金属加工工艺。由小见大,见微知着,由此可了解商周先秦至盛唐的金属工艺之精彩。

  是次呈献的一件‘战国 金质螭龙纹嵌琉璃阳燧’,此件圆形金质阳燧,玉质的环形钮镶嵌在凸起对称的两个兽面纹钮座上。兽纹的眼睛均镶嵌琉璃为饰。 阳燧纹饰分为主纹和地纹。主纹为缠绕的蟠虺纹,虺龙蛇形躯体上装饰绳纹,躯干上凸起的涡形凹槽中镶嵌涡形的绿色琉璃,其中部分琉璃已脱落。地纹为细密的点状纹。镜缘饰一周绳纹。素缘,凹形镜面打磨光洁。铸造及镶嵌工艺极为精致。阳燧多见为铜质,此件纯金质阳燧极为稀见难得,从其纯金质地和繁复精细的工艺来看,应为级别极高的祭祀礼器,使用者身份极为尊贵。
  阳燧是古代的一种点火用具。我国古文献中关于镜、鉴的记载颇多。“阳燧以铜为之,向日则生火”。‘周礼’中记载,凡卜筮,要用明火,以阳燧聚光取明火于日。从汉代开始,婚典礼仪规定的三十件聘礼中就有阳燧。由于阳燧具有的特殊功能,古人视之为能与天地相通的神器,具有趋吉辟邪的作用。
  另一件‘汉 青铜烙银瑞兽纹杯’,杯体细高,圆唇微微外侈,直壁深腹,腹下部略收,下承外撇圈足,造型简洁。杯身装饰瑞兽,造型似人,四肢、腰身明显,首部有长卷角,或俯首而啸,或扬手而舞,造型夸张,尾部造型是以几何形,方中有曲,繁而不乱,巧妙得将不同形象瑞兽一一串联。青铜杯采用“烙银”工艺,和青铜基底产生套色纹样的层次感,极富装饰效果,虽历经千年,光华灿然依旧。
  另外一件螭虎造型的编钟挂钩充分展示了生动的造型艺术,与高超的铸造技术如何结合在一起。 它整体造型呈S形,伏身贴挂于侧壁上。螭虎两前足伏于颈两侧,后足蹬于壁上;后背部自脑后至尾间有一突脊,高挺蜿曲,灵动有力;突脊两侧皆阴刻紧密的鳞片纹,虎尾粗状卷曲若钩,用于悬挂编钟。整件作品雄健灵动,蓄势待发,细节处凸显肌肉的力量感且充满张力,极为精彩。其模具设计,范铸技术、合金配制,均体现了当时先进的铸造技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4 18:29 , Processed in 0.00746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