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你知道是什么吗?7个字很现实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05:35: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你知道是什么吗?7个字很现实                                                                      2025-01-07 13:00                                        

发布于:天津市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至今我们都十分受用的一句话,意在督促人们知识是很重要的东西,或许学习会给人带来比较枯燥乏味的体验,因而有的人坐不住、不愿意学习钻研知识;但是等到需要用知识的时候,再怎么查书都为时已晚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包含怎样的哲理?
虽然这是一句古话,但是到了今天,“书到用时”还是很有它的受用之处的。虽然如今的人们早就有了“百度一下”这种便利的工具,而无论是什么书——课本、百科全书、杂书,所有的纸媒貌似都已经没有了竞争力。但是“书到用时”中的“书”也可以被理解为“知识”。

书是书、书上记载的内容是内容,但知识就是知识,这几者之间是不可以被笼统混淆的。虽然在如今,移动媒体十分发达,人们可以不用花钱买书,也不用花时间抱着书本翻阅,就可以从手机上阅读到相当多的文字、获取相当多的信息。但这些大流量的信息终归是富含很少“知识”的。

所以即便是古人说的话,在如今看来也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我们的确能够享受到移动媒体的优越,但我们也不一定要完全地抛弃纸媒。在如山如海的纸媒当中,蕴含着大量而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需要花时间去钻研、去修习的,并不是说单纯地将文字记在脑海中就可以达到活学活用的水平。
通过“书到用时方恨少”,他呼吁人们要记得这样做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留下的名句,相信大家在学生时代,就从课本上阅读到诗人陆游的诗句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本是出自陆游之手的一句对联,这句对联的内容写到人们要珍惜读书的时间,并且要牢记书中的知识、钻研书中的学问,把这些学问化为己用。只有这样,才能将为人处世的道理、工作生活中的知识活学活用。
陆游呼吁人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因为学习枯燥、劳累而怠惰或者厌恶学习,只有趁学习的时候,将书本中的知识记忆到脑海里,并且消化于身心。这样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如果遇到了困难,就可以及时地使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

陆游不仅呼吁人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从这句“方恨少”当中,我们更是能够看出,陆游还呼吁人们不要浪费大好的光阴。就好比如今向往工作生活的学生一样,相信许多学生对毕业上班挣钱有着很多的期待,但是如今既然还身为学生,就不要枉费学习的机会。只有把知识学习记忆在脑海里,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能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一句,是“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凡事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的话,就不会知道其中的困难之处。
这两句对联综合来看,我们或许可以看出陆游的“实践派”精神。在前一句里,陆游强调了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勤勉努力的学习是为了给今后的生活工作提供条件。而在后一句里,陆游又对这一句话进行了补充,说道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凡事所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实践经历。

在如今,我们可以从许多的媒体、网络上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大千知识。很多人会因此而觉得很多事情都变得简单了。但实则不然,我们在书本上和网络上所能阅览了解到的信息,说到底也只是平平无奇的文字,而在实际实践当中,我们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是书本上讲不到的。
由此看来,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也是人们为人处世所不可或缺的一环。做人不能光有知识,更要有实际处事的经验。虽然“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是一句古话,但是放在如今,陆游所说的话也很切实际,你是否也觉得这句话对自己起到了勉励的作用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21:18 , Processed in 0.00786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