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9年,苏联试图侵占中国领土,我国是如何应对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3 16:34: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69年,苏联试图侵占中国领土,我国是如何应对的?                                                                           2024-12-26 13:30                                        

发布于:天津市
   
     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击退苏联军队入侵的战斗。

有人说那是最接近第3次世界大战的时刻,也有人说毛主席凭借这场战争成功逆转了国际形势,挫败了其他国家侵占中国领土的阴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珍宝岛战役又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呢?
历史遗留问题
19世纪中后期,沙俄先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以及《中俄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强行侵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以及外兴安岭以南等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谴责过他们这种掠夺领土的行为,称他们为“无耻的强盗”。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不仅从中国掠夺走了很多珍贵文物,还强占了大片中国领土。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三年后列宁代表苏维埃政府宣布,过去俄国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全部作废,俄国侵占的中国领土也将全部归还给中国。

列宁去世之后,中国与苏联又多次就领土问题展开商谈,但斯大林始终不愿意归还领土,甚至还想将东三省彻底纳入苏联掌控之中。
二战末期,英苏美三国甚至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在中国尚且不知晓的情况下,分配了各国在中国的利益。

例如外蒙古独立,将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将插手旅顺口海军基地等等。
按理说《雅尔塔协定》中,有关中国的部分应该都做不得数才对。
可偏偏蒋介石为了拉拢苏联和美国,先是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承认了苏联的非法权益。

紧接着又引狼入室,让美军登陆国内港口,这直接就给了苏联和美国插手中国内部事宜的借口,也使得新中国后来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增添了很大难度。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亲自奔赴苏联,与斯大林进行了商谈。
最终除了外蒙古独立这件事已经成为既定事实,难以更改之外,雅尔塔协定中强加于中国的其他规定全部被废除,苏联也要将长春铁路、旅顺港交还到新中国手中。
截至此时,国际形势都称得上是风平浪静,可是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位后,局面又产生了变化。

他不仅在1959年撤走了所有在华专家,而且还在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达成协议,共同给中国施压。
美苏两国虽然达成一致意见,可目的实际并不相同。
苏联是为了插手东北,而美国则是想替台湾站台,而同样作为《雅尔塔协定》受益者的英国,虽然没有亲自下场,但是也以赞成的态度换取到了需要的利益。
一时间英苏美等国共同给中国施压。
而世界各国的聚焦重点,则是我国黑龙江省虎林县一块0.74平方公里的小岛,珍宝岛。
珍宝岛争端
珍宝岛北端本来与我国陆地相连,只不过后来由于江水冲刷,连接之处被江水淹没,这才在1915年形成了一座特殊的岛,因为形象很像我国古代金元宝,所以被称之为珍宝岛。

枯水季,这座岛屿仍旧与我国陆地相连,再加上周边生活的渔民都是我国人民,所以这座岛屿毫无疑问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可是苏联却将珍宝岛划在了他们的版图之内,以至于苏联和我国一样在珍宝岛附近设立了边防站。
苏联战士还时常寻衅滋事,来我军巡逻区捣乱,仅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之间,苏联就曾对珍宝岛发出过16次入侵。
由于苏联方面驻扎的人数更多,而且边防站中还有汽车、坦克、装甲车以及飞机等军事装备,所以很多中国边防战士都在行动过程中受了伤。

而为了缓解中苏关系、防止当地事态进一步扩大,1969年2月下旬的时候,我国暂时停止了对珍宝岛区域的巡逻工作。
然而苏联方面反而继续挑衅,所以1969年3月1日,我国派遣了一支侦察部队进入珍宝岛西端进行潜伏,3月2日我国边防站恢复了对珍宝岛的例行巡逻工作。

原本我国战士们是不愿意和苏联爆发进一步冲突的,毕竟我们是抱着和平友善的态度来解决问题的,可是苏联方面很明显不甘平静。
不仅派出70多人赶到岛屿东端,拦住了第一组巡逻队,而且还派遣七名苏联士兵与我国巡逻队第2小组产生了争执。
紧张的局势很快就已经变成了局部冲突,中苏双方开始爆发小范围冲突。
苏联方面刚开始,希望借助装甲车冲锋,只不过我国边防军江岸两侧有着充足的炮火,成功地将装甲车击退了。
最后我国侦察分队和巡逻分队更是直接发起冲锋,将苏联军队一路撵回了苏联境内。

在这场短暂交锋中,我国有20位战士阵亡,而苏联方面则是31人死亡,14人受伤。
由于苏联这次冲突已经损害了我国的领土主权,所以我国外交部很快就向苏联驻华大使馆表达了强烈抗议,要求苏联方面交出这一次事件的凶手。
这要求合情合理,可是谁也没想到苏联方面竟然倒打一耙,反过来让新中国给苏联交代。
由于苏联方面始终不愿意承认错误,所以双方都开始朝乌苏里江流域集结军队,大战一触即发。
三次交锋,捍卫主权
我国本来不希望与苏联方面的冲突升级,但是涉及领土主权问题,毛主席等人明确表示新中国不会有丝毫退步。
如果苏联要打,那就给他们打到底,为此毛主席还特意调动了周边军区的解放军主力部队。

反观苏联方面,同样也是严阵以待,不仅迅速抽调过来了70多辆坦克、150辆装甲车以及380余门火炮,甚至还特意调来了上万名步兵,很明显是想挽回之前丢掉的面子。
为保证万无一失,苏联方面甚至调遣了一支精锐部队上岛潜伏。
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我国的边防部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上岛时间比他们更早,以至于苏联小队上岛后,一举一动都在边防部队的把控之中。

由于不知道是否还有其余苏联部队潜伏,边防部队故意分出一小股,紧紧跟在了苏联军队的后方。
苏联军队察觉到边防部队的踪迹果然开枪,他们的位置也随着枪声全部暴露,边防部队确定敌方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潜伏之后,迅速展开了与苏联军队的战斗。
为了速战速决,苏联方面紧急调动了6辆装甲车,穿过冰面向边防部队所在位置赶来。
只不过边防部队的精锐小队早有准备,不仅提前设立了陷阱,而且准备了充足的火力。

在双方交战一个多小时后,苏联方面有两辆装甲车直接被边防部队击毁,其余车辆与部队紧急回撤到了江对面。
短暂休息后,苏联部队在上午9点46分再次展开进攻,似乎是意识到了攻坚难度,苏联军队这次不再展开正面冲锋,反而是朝着珍宝岛上投射了大量炮火,妄图以此击垮我们士气。
随后苏联军队出动了5辆装甲车,6辆坦克以及大量士兵,朝着珍宝岛发起正面冲击。
与此同时,在珍宝岛侧面还有苏联军队打掩护,分散边防部队的注意力,另有4辆坦克迂回包抄,妄图阻断边防部队的增援路线,彻底歼灭坚守在珍宝岛上的解放军。
只不过苏联军队没想到,边防部队在增援路线上还安装了反坦克地雷,一辆T62苏军主战坦克被炸断了履带,其余坦克也是狼狈不堪,苏联断后计划破产,被迫放弃了第2次攻岛行动。
在当时,T62主战坦克刚刚服役不久,可以说是囊括了苏联在坦克方面的所有尖端科技。
为了防止这辆坦克上的技术被中国破解,苏联军队在撤离之前,甚至强行将这艘坦克推进了冰湖之中。
只不过苏联军队的小伎俩,最终还是没能得逞,那架T62主战坦克至今还摆放在我国的博物馆中。

两次进攻后,苏联军队已经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是苏联军队方面依旧不愿意承认失败,反而是在下午3点发起了第3次进攻。
这次进攻过程中,苏联直接火力压制了10公里,纵深也有7公里左右,除此之外,苏联军队还动用了大量装甲车的坦克,这场战争至此也进入了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

为了一个面积仅有0.74平方公里的小岛,中苏军队甚至在激烈的炮火中展开了白刃战。
虽然后来中国与苏联军队伤亡情况都不小,但是边防部队毕竟占据着地理优势,又有着之前两场胜利的加持,战士们志气都极为昂扬,最终成功打退了苏联的第3波进攻。
珍宝岛战役也就此结束,苏联气冲冲地来,最后只能灰溜溜地离开,可谓是在国际上丢尽了脸面。
而我国最为正义的一方,也成功捍卫了我们的领土主权,破灭了英苏美等国蚕食我国领土的幻想。
战役余波
珍宝岛战役结束后,苏联领导层方面反应非常激烈。
以苏联当时的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为代表的军方强硬派,甚至提出利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级核弹头,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
除了军事威胁外,苏联还在国际上大肆制造舆论,妄图将中国进行政治孤立。
而这场战役也直接导致中苏关系降入冰点,但是对于中国来说珍宝岛战役却是利大于弊的。
第一,促成了中国军工产业的觉醒。
在珍宝岛战役中,我国军队装备的反坦克武器,主要包括56式火箭筒、75毫米无后坐力炮以及85毫米加农炮等等,它们都无法有效击穿T62坦克的正面装甲,这大大刺激了我国坦克和反坦克技术的发展。
此后不久,我国就陆续研发出了69式火箭筒、73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以及105毫米无后坐力炮。

等到20世纪80年代正式研发出了86式100毫米反坦克炮、红箭73反坦克导弹等先进装备,使得苏联T62坦克的威胁性直线下降。
可以说珍珠岛冲突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而解决了这些问题后,中国在相关技术储备方面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第二,遏制了苏联的战争意图。
在珍宝岛战役爆发之前,苏联方面觉得他们在军事方面的实力要比我国强悍得多,可是珍宝岛战役狠狠地打醒了他们。
让他们意识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也让苏联提升了对中国的评价,深入考虑了战争风险。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得到不断加深,并且最终成为优秀的战略伙伴。

这一切都和当年那场战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珍宝岛战役不仅赢在了当下,也赢得了未来。
第三,打开国际格局,成为中美关系转变的拐点。
在珍宝岛战役正式爆发之前,美国始终担心中国会和苏联联手,从而让美国在冷战中陷入劣势地位。
可是珍宝岛这一爆发之后就不一样了,美国为了拉拢我国共同对抗苏联,开始主动促进中美关系破冰,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这对后来中国建交、中国在联合国中占据重要地位,都起到了重要影响。
站在个人的角度看,我国与苏联展开珍宝岛战役似乎不太划得来,不仅军队受到了不小损失,经济损失也不小。
可是站在国家角度来看,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在面对强敌时能否奋起反抗,这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问题。
而珍宝岛战役就向全世界给予了我国的答案,中国在任何时候都是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有着抗击任何强敌的决心与能力,中国不愿但是也不忌惮与任何国家为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22:11 , Processed in 0.00786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