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6-6-9
- 最后登录
- 2025-2-7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61069
- 精华
- 0
- 帖子
- 19174
![Rank: 7](static/image/fg_hefei_first/star_level3.gif) ![Rank: 7](static/image/fg_hefei_first/star_level2.gif) ![Rank: 7](static/image/fg_hefei_first/star_level1.gif)
|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5-1-28 16:29 编辑
陈赓一生背过两个传奇人物,除了蒋中正之外,另一个是谁? 2025-01-28 13:00
发布于:天津市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将”之一,
陈赓
大将的身世履历一直都富有极强的传奇性。
这位出身于黄埔一期的高材生,不但在革命事业中屡立战功,在解放军当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就连国民党内部,对陈赓也是有着很高的评价。
曾经流传着这么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在国民革命期间,还是一名普通士兵的陈赓,曾经背着
蒋介石
跑了160里地,将其救了下来。
有人可能会认为陈赓当时的做法是错误的。
毕竟救下来的这个人,是不久之后反动势力的领导者,也是屠杀革命人士的刽子手。
如果没有救蒋介石,很有可能就不会有之后的国共关系破裂以及红军长征和三年解放战争了。
![]() 然而,这样的言论不过是从结果倒推回去的罢了。
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客观地思考,当时蒋介石是国民革命军的领导者之一,如果没有将其救下来,很有可能会提前造成国民革命的失败。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可悲的结果。
所以,仅仅只靠着倒推无法去片面地论证陈赓当时的选择对错与否。
但无可争议的是,这件事同样增加了陈赓那光辉灿烂一生的传奇性。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除了蒋介石以外,陈赓还曾经背过另一位“大人物”走出困境。
而且他的这个举动,直接拯救了革命事业!
那么,这另一个人到底是谁呢?
![]() 投笔从戎的革命理想
1903年2月27日,陈赓生于湖南湘乡龙洞乡泉湖村的一个将门家庭当中。
他的父亲,是湘军的一个领袖人物。
出生在将门世家,陈赓从小便在父亲的教导下立下了少年壮志。
6岁那一年,他被送到了本村的私塾当中读书。9岁的时候又转入谭家祠堂私塾就读。
在这里他学得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优良品格。
12岁那一年,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陈赓考入到了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
然而,刚刚进入学堂学了一年,护国运动的风波就刮到了整个湖南境内。
![]() 在这股进步风潮的影响之下,年仅13岁的陈赓,怀揣着满心的壮志豪情,选择了投笔从戎,加入到了湘军的队伍当中。
从此开启了自己的从军生涯。
在进入部队之后,陈赓被编入到了湘军鲁涤平部第6团2营,成为了一名少年战士。
从1916年到1920年这四年时间里,陈赓跟随着湘军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敬尧、赵恒惕,“护法”之役,湘鄂之役等战役。
积累了不少的战斗经验。
不过,在这些战斗过程中,陈赓也逐渐看清了湘军不过是诸多军阀当中的一员,其军队的纪律性同样十分混乱,士兵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欺男霸女的恶习。
这并非是他理想当中的军队生活。
![]() 于是,在1921年,陈赓从岳阳脱离军队前往长沙。
之后考进了粤汉铁路湘局,一边当办事员,一边进入补习学校和业余中学继续学习。
不久之后,陈赓跟随着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同在长沙参加了“青年救国会”等群众团体,积极从事反帝爱国活动。
在此期间,陈赓也积极地参与到革命救国的探索道路当中。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给迷茫中的陈赓指引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从而改变了他之后的命运。
这个人,便是毛主席。
![]() 1922年,毛主席回到湖南创办了自修大学。
在同学的介绍下,陈赓也进入到了这所大学里面进修学习。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共产主义,这让陈赓第一次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思想。
这种没有压迫和剥削、代表广大穷苦人民的主义正是陈赓奋其一生所追求的。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加入到了共产主义阵营当中。
![]() 闻名全校的“黄埔三杰”之一
1923年2月,陈赓参加了湖南“27”惨案的罢工和示威。
在这场示威活动中,陈赓与同学们据理力争,尽其所能地帮助受到迫害和欺压的工友们讨要说法。
结果却遭到了当地军阀势力的暴力镇压。
许多人在冲突当中都被军阀所派遣的士兵给打伤。
这让陈赓对军阀势力的厌恶又加深了几分。
1923年6月1日,陈赓出任了“湖南外交后援会”执行委员。
![]() 不久之后,他再次带领着同志们参加反日抗争游行活动,结果这一次同样遭到了军阀势力的打压。
陈赓身边的好几名同志都被打成了重伤,就连他本人都被打伤了腿。
这接二连三的暴力事件,让陈赓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当时在学校里毛主席所说的话语:
“做革命工作,不能只抓笔杆子,不抓枪杆子!”
于是,他决定重新返回军队当中,拿起武器来反抗这些万恶的军阀势力。
![]() 同年12月,恰逢孙中山所领导的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在长沙进行秘密招生。
陈赓成功报考,随后南下前往广州入校学习。
第二年春天,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时期,一同创办了著名的黄埔军校。
陈赓也成功转入了黄埔一期的学生班当中学习。
在黄埔军校后来流传着一句话:
“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陈赓的腿。”
这便是对黄埔一期当中最为知名的三个人的赞誉之词。
陈赓性格开朗幽默大方,在与人交际方面有着极为出众的能力,再加上他能力出众,又有着丰富的从军经验。
![]() 所以刚一入校,他就与蒋先云和贺衷寒一样,成为了闻名全校的风云人物。
他们三个更是被誉为了“黄埔三杰”。
蒋先云的笔和贺衷寒的嘴自然不必多提,明面上就能够看出这是夸赞这两位有着极其出众的文笔和口才。
他们的这些能力早在入校不久就体现了出来。
而“陈赓的腿”则有些不大相同。
![]() 刚开始,这是夸赞陈赓在军事训练当中“运动能力”极强,每次都能以第一名的成绩来完成。
即便是孙元良、周士第、周振强这些出了名跑得快的人都不是陈赓的对手。
这还是陈赓在腿部受过伤的情况之下。
所以没过多久,陈赓的“腿功”便在全校都出了名。
不过真正让“陈赓的腿”带有传奇色彩的,则是他在东征陈炯明的时候救了蒋介石的事。
![]() 与蒋介石的纠葛
1925年10月,在率领部队攻下惠州城之后,蒋介石好大喜功,不顾危险带着仅有的一支警卫团,孤军深入,冒进到了紫金县龙窝圩地区。
结果部队到了那里时,被陈炯明设置的伏兵团团围住。
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蒋介石身边的部队几乎被打得一干二净,就连指挥部的几名军官都纷纷丢下他逃窜而去。
眼看部队已经全面溃散,蒋介石以为大势已去,于是就长叹一声:
“我把部队带散了,没有脸面去见江东父老,必须在这里杀身成仁!”
说罢,就要拿起手中的佩剑学当年的西楚霸王“乌江自刎”。
![]() 说时迟那时快,在蒋介石身边担任警卫连长的陈赓,一把冲上去夺了蒋介石的剑扔到了一旁。
随后冲着他喊道:
“校长!你是这次战斗的总指挥,你要死在了这里,那革命军就真的完了!”
还未等蒋介石又何反应,陈赓一把背起蒋介石继续说道: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背你跑出去!”
说罢,陈赓迈起脚步,冲着一条崎岖的山路就猛冲了过去。
一连跑了一整夜,陈赓背着蒋介石跑了整整160里底,才终于带着他脱离了危险。
![]() 事后,蒋介石在全军大会上当中表扬了陈赓:
“这次仗打败了,但我发现了一名将才,那就是我的好学生陈赓。”
这件事也让“陈赓的腿”更加富有传奇性了。
甚至学生们还将原来的话给改编成了:
“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也快不过陈赓的腿。”
经过此事,蒋介石想要将陈赓从共产党阵营里分离出来,挖到自己这边加以重用,结果被陈赓言辞拒绝了。
后来,蒋介石背叛了革命,两人也彻底分道扬镳。
![]() 1933年,陈赓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
他被关在国民党的监狱里,受尽了严刑拷打。
之后蒋介石假惺惺地来狱中探望陈赓,他向陈赓许诺只要他发表一篇脱离共产党的声明,自己就给陈赓师长的位子。
结果陈赓冷笑着说道:
“校长身为一党一国之领袖,结果却一人肥而天下瘦,如此官僚我陈赓不做也罢!”
结果气得蒋介石拂袖而去。
![]() 后来,在宋庆龄和黄埔军校的许多同学的帮助下,陈赓得以从反动派的手底下逃脱了出来。
由此也可以看到陈赓的人缘是多么的好,他的革命意志又是多么的坚定。
除了救过蒋介石的性命之外,陈赓还曾经背过另一位重要的人物脱离险境。
那便是他十分敬重的周总理。
![]() 背着周总理过草地雪山
陈赓与周总理早在黄埔军校就相识,多年来两人亦师亦友,共同奋战在革命一线当中。
而陈赓内心当中也一直讲周总理当做自己十分敬重的人。
在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时候,周总理突然染上了恶疾,一连发了好几天高烧,甚至就连行动都十分困难。
眼看身后敌人的追击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周总理身边的警卫员。
恰逢这个时候,陈赓带着部队赶到了附近,听到这一情况,他连忙跑了过来。
陈赓在黄埔军校学过急救措施,知道如何处理高烧不退的情况。
![]() 只见他骑马跑向不远处的雪山,背了一大袋冰块回来,之后将其用纱布敷在周总理的额头和躯干部位进行物理降温。
等到周总理体温有所下降的时候,陈赓又一把背起周总理,将其背离出了充满泥泞的沼泽地带。
后来在爬雪山的时候,陈赓又亲自担任担架手,抬着周总理翻过了几座大山,帮助周总理节省了很多体力,使其尽快恢复。
最终,在陈赓的帮助下,周总理的身体逐渐康复,成功脱离了此次危险。
![]() 陈赓的这个举动,不但拯救了周总理的生命,更是拯救了红军的革命事业。
后来每次提到此事,周总理也总是表达出自己对陈赓的感激之心。
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病逝,年仅58岁。
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周总理难以掩饰自己的悲痛之情,当场痛哭了出来,并对着身边的工作人员直言道:
“新中国又痛失了一员大将,这是我们的巨大损失。”
![]() 而毛主席也是悲痛的说道:
“陈赓不该走得这么早,国家和人民还需要他。”
虽然陈赓将军已经去世多年,但是他那光辉灿烂的事迹将会永远流传下来,而他那坚定的革命精神,也将永远铭记在后人的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