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岁月:下乡插队虽然经历了苦难,回城后我却嫁了一个好男人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7 10:23: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知青岁月:下乡插队虽然经历了苦难,回城后我却嫁了一个好男人                                                                                2025-10-03 14:39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随着知识青年下乡的热潮,我也和许多青年学生一样,被派往农村,参与了这场上山下乡的运动。我于1970年5月被分派到离县城90里外的金马乡冯家坝大队插队。刚到农村时,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乡亲们的淳朴和善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冯家坝大队是一个政治气氛浓厚的地方,没有地主或富农,反而因为我这个“黑五类子女”的到来,这个大队成了大家议论的对象。我从小自尊心强,但又常常感到自卑,无论别人怎样讨论我的出身,我都选择听而不闻,每天专心做农活。无论多苦的活我都抢着做,就算生理期来了,也照样和男劳力一样挑粪。只有拼命干活,我才会觉得安心。
记得刚开始学农活时,最难的活就是割小麦。那时候正是麦收时节,我每天吃完早饭就拿着前一天晚上磨好的镰刀去地里割麦子。麦收时节天气炎热,我的衣服被汗水湿透,脸上的汗水也顾不上擦,手上还打满了血泡,我只能用手绢缠起来继续干。这样辛苦的劳动就是为了多挣一些工分,年底能多分一点红利。

收割后的麦子要捆成捆,然后挑到晒坝。虽然割麦子非常辛苦,手上打满了血泡,两条腿也疼得几乎走不动路,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麦收结束后,手上早已长满老茧,脸晒得又黑又瘦。其他农民家里是分工合作的,妇女负责割麦,老人捆麦,男劳力挑麦到晒坝。家里总有一个人做饭,大家收工后回家就能吃到现成的饭,而我却要自己做饭。我常常羡慕他们,渴望自己也能收工回家吃现成饭。
那时,大队的支书看到了我的困境,常常在我收工时邀请我去他家吃饭。我感激他家的善意,但心里也觉得无以回报,只有更努力工作,尽力把分配给我的农活做得更好。
在最繁重的农忙季节,很多知青选择回家或者串队(就是去不同的队里休息避开劳动),而我从不参与,我不敢和他们一起躲避劳动,更不敢和他们说话。因为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我一直觉得只有通过努力表现,才可以赢得自尊,不让别人用我的出身当谈资。
我非常努力劳动,也因为表现积极,后来有两次机会参加知识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虽然我从未有过恋爱经历,我一心只想早日回城,也很敏感。每当我察觉有人对我有好感时,我会立刻远离,保持自我保护。即使有男知青想接近我,我也从不和他们说话,直到他们放弃。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公社附近有一所中学,音乐教师兼编导也在我们的宣传队,他非常喜欢我。我能唱会跳,又端庄清秀,但他并没有直接表示出来,直到很多年后,他的弟弟告诉我,他哥哥曾经很喜欢我,并且几十年来我一直是他梦中的人。
除了割麦子,种麦也是一项艰辛的农活。我和其他人分成小组,分别负责几亩地的种植任务,分工明确。挖窝子是最累的活,虽然很累,但我一学就会。丢麦种相对轻松,最难的是丢干粪。农家肥的味道令人难忍,而且腰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导致我后来得了腰肌劳损。

我还常常挑着粪水给麦苗施肥,虽然我和男劳力一样,做着同样的工作,但身体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腰椎间盘突出成为我长期的困扰。
在农村的这些年,我不仅学习了农活,还担任过棉花种植技术员、杂交苞谷技术员和蘑菇种植技术员。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城里娃,变成了一个能干农活的农民,乡亲们也称赞我,公社的广播常常播报我的事迹。
1978年9月,父母的审查结束,他们重新回到了原单位工作,而我也终于回到城里,被安排到一家机械厂工作。当一家人终于团聚时,我和父母紧紧相拥,喜极而泣。那年,我已经25岁。
回到工厂后,我的车间主任把我领到一位正在工作的年轻人面前告诉我:“小成,今后他就是你的师傅。”他是一个年轻的班长,长得非常英俊,我猜他当时的愣住可能是因为看到一个既端庄又有气质的姑娘。这个班长不仅技艺高超,且人品极好,他从不对我大声说话,总是耐心细致地教我。
他非常关心我,曾带我去看电影,还帮我修家里的电视。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也对他产生了感情。两年后,我们的感情逐渐升温,虽然我们没有豪华的婚礼,但却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简朴的婚礼,邻居们也送来祝福。
婚后,他对我非常好,无论我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尽力满足。我们的生活温馨而幸福。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这就是我的知青岁月,也是我和爱人的爱情故事。虽然知青生活充满艰辛,但也让我成长,也让我遇到了这位知冷知热、疼爱我的好丈夫。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退休后,我们回到曾经的第二故乡,那片我生活了八年多的土地,乡亲们依然热情地欢迎我们,我永远怀念那个淳朴的地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5 00:39 , Processed in 0.00765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