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5年毛主席批阅元帅名单,看到贺龙名字,笑着说道:他是个好配角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9 09:14: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5年毛主席批阅元帅名单,看到贺龙名字,笑着说道:他是个好配角                                                                   2025-01-28 17:00                                        

发布于:天津市
   
                                    


史谭a
编辑
史谭a
前言
1955年,对于中国军队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为了方便部队的组织管理与国际宣传,中央决定在9月27日,举行授勋仪式。
为此,当时身为中共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的罗荣桓,没日没夜地工作着;终于在授勋仪式举行前夕赶出了授勋名单。
很快元帅名单就来到了毛主席手上。
毛主席看着名单贺龙名字后,面带微笑地对身边说道:
“这是一个好配角。”
那么为什么毛主席会对贺龙元帅如此评价呢?

两把菜刀闹革命,满身热血为祖国
1896年,湖南桑植县的一个再贫困不过的农民家,里面降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全家人都感到十分兴奋。
贺龙的父母最开始还是想让贺龙多上上学,学习一些知识,将来好谋一份美差,于是贫困的父母将贺龙送到了私塾先生那里。
但俗话说得好的大胖小子吃死老子,很快贫困的家庭顶不住上学的花销,于是在上了五年私塾的贺龙,无奈放弃学业。
上学的生涯,在家帮助家里人务农;此时的贺龙就已经在家乡的村里出名了;贺龙的曾祖父曾经考过武举,
贺龙一直在父亲和祖父的教导下习武,那时一身正气,愤世嫉俗,经常与地方上的恶霸、地主打手发生冲突。

1910年,改变贺龙一生的事情发生了;恶霸的孩子在村里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当时一腔热血的贺龙气不过,回家拿来一把菜刀,一刀劈穿了他的脚板。
此后贺龙害怕报复,便跟随湖南当地的马帮离开了自己的家乡,马帮的生意并不好做,那个时候大清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治安相当混乱,土匪横行,而身上带有大量钱财、货物的马帮就成了土匪们眼中的肥肉。
也就在跟随马帮的这段时间,贺龙练了一身好功夫,走南闯北,见识到了天底下的穷困百姓的生活。
此时的他还并未接触共产主义,一身江湖气息,属于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的内种“侠客”,他视恶如仇,经常帮助那些贫困的农民,工人,也就是在此时救国救民的种子在他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1911年辛亥革命的浪潮如同洪水猛兽一般席卷了整个中国,一心想要救国救民的贺龙怎么能放过这次机会,于是他很快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
跟着孙中山先生闹起了革命,并根据革命党的指示,在石门等地进行反帝反封建事业,在此期间,贺龙三次被封建势力被捕入狱,但他性格刚烈,始终不屈。
1915年年底,袁世凯偷走了革命果实,在北京宣布复辟,蔡锷将军偷偷出逃北京,并发动了护国战争,全国的各地的革命人士纷纷响应号召。
于是一腔热血的贺龙,立马响应了号召;“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故事即将在贺龙身上上演。

1916年,20岁的贺龙组织起自己的农民武装力量,拿着两把菜刀夺走了压榨老百姓的税警的枪,并且砍死了当地为虎作伥的税警警长,拉起了属于自己的革命队伍——
“湘西讨袁独立军”

就此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闻传开了,以此为原型,坊间留下了不下十个版本;什么贺龙向叔叔借了两把菜刀,深夜潜入盐局,一刀砍死了税警警长;什么趁着赶集,贺龙带着十余人冲击团防局,缴获了20余支枪……
那么这个故事的可信度如何?
而贺龙在党组织给的履历表内是这样写的:“
1917年底曾用两把菜刀,发展到百余人的队伍,任援鄂军第一路总司令所属之游击司令。

毛主席也在秋收起义时,用贺龙的事情振奋人心:
“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了军长,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还有两营的人,害怕干不起来么?”
由此可见,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真实性是相当高的。
贺龙拉起自己的武装部队后,迅速返回了桑植县,铲除了当地的恶霸地主珠海珊后,释放了革命群众,并将他们四处抢夺的财物分给了贫苦百姓。
随后一身豪气的他,走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带领着自己拉起的部队加入了护国军,被任命为营长。

此时的革命军虽然比起旧军阀部队先进不少,但依然落后;很多官兵还是改不掉身上的“匪性”四处搜刮民脂民膏。
贺龙得知后,立马严整军纪,绝对不允许部队出现,不利于贫困百姓的行为,并对违反纪律的官兵严惩不贷。
因此贺龙带领的部队,作战英勇异常,纪律严厉,在护国战争与护法战争时屡立奇功,成为了部队中,中流砥柱的存在。

南昌起义:党作红花,我为绿叶
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
周逸群带着共产主义,来到贺龙的部队之中,此时的贺龙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联共”的政策。
出身贫困的贺龙听了
周逸群的讲习后,立马“无师自通”,他迅速的接受了这种朴素的思想,并强烈建议周逸群在自己军队里建立政治讲习所,培养部队的基层干部,加强官兵的革命思想。
他的部队也因此战斗力大幅提升,北伐战争期间,此时还不是党员的贺龙,大量吸纳共产党员作为部队的干部,并且每回行动都要咨询共产党员的意见,被称之为国民党军队里最亲共的高级将领
在此期间,贺龙不止一次的提交入党申请,但党组织都因为各种原因拒绝了。

等到战争结束后,贺龙就因为战场上的赫赫战功被任命为了二十军的军长。
1927年蒋介石实行了暴力清共的策略,上海,武汉等地到处着弥漫白色恐怖共产党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见此情形,贺龙立刻向共产主义者伸出援手,秘密保护了300多名共产党员;此时的蒋介石也在极力拉拢贺龙,
蒋介石委托商会给贺龙塞去重金,并许诺给贺龙重金,但这些利好都被贺龙拒绝了。
7月份贺龙经过
周逸群的介绍秘密的见到了周总理,此时的贺龙打心底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军阀,他一见面就紧紧握住了周总理的手。

贺龙一脸兴奋的说道:
“你的大名,我可早就知道了,周逸群对您钦佩的很啊!”
周总理见到贺龙也是一脸兴奋:
“疾风知劲草,我们对你是很钦佩的。”
后来周总理与贺龙彻夜长谈,周总理深入的给贺龙分析的中国未来的局势,此时身居高位、手握兵权的贺龙当机立断,决定参加南昌起义。

此时共产党还没有自己的部队,于是贺龙给周恩来提议将二十军的指挥权,交给给共产党员。
在贺龙的心中,权利远远没有民族的兴亡重要,只要党同意,贺龙愿意做衬托鲜花的绿叶。
周总理听闻后哈哈大笑:
“你可是大将军,我是来找你商议的,怎么能让你在一边看着?我们可是要动手动脚,动枪动炮的!”
随后周总理就将南昌起义的计划全盘托出,希望贺龙提提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贺龙听完周全且详细的计划后,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我完全听党的,党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随后
周总理就任命贺龙担任南昌起义的总指挥
,贺龙听到这个命令之后,愣在了原地。
他目瞪口呆的对周总理说道:
“我还没有入党……”

听到贺龙的话,周总理一本正经的对着贺龙说道:
“你看,你刚刚亲口说,自己服从党的指挥,怎么第一个命令就不听了?”
听完周总理的话,贺龙显得非常激动,比往常说任何时候都要激动,他连忙向周总理敬了一个军礼,用坚定的口吻说道:
“我坚决服从党的安排!”
几天后,贺龙在二十军中召开了团以上的军官会议,他铿锵有力的说道:
“国民党已经叛变了革命,他们已经死了,我决定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带领部队起义,你们如果愿意就跟我走,不愿意也可以离开!”
就这样,贺龙带领着二十军走向了共产主义,大量革命军的高级军官开始接触到贺龙口中的共产主义,而这支2万多人武装精良的革命军,将会对南昌起义取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贺龙这种绿叶精神也被后人所传唱。

经过四个小时的激战,南昌起义成功。
周总理亲自在瑞金为贺龙举行了入党仪式;而这位浓眉大眼的壮汉,不是党员的党员为南昌起义立下了悍马功劳。
周总理深情的在入党大会上说:
“贺龙同志是个好同志,他追求真理,历经考验,是信得过的……”

长征时期:顾全大局,幕后功臣
1936年,贺龙与朱德在四川甘孜成功会师。
但此时党内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此时的张国焘在
懋功会师后,野心膨胀,范翠中央北上的决定企图另立中央。
张国焘手握兵权,有威胁朱德、刘伯承一起南下的可能,中央领导人看着干着急。
如果张国焘的计谋得逞,红军发生分裂,那么中共的处境将会更加困难。

遇此情形,朱德赶忙找来了贺龙等人,给他们看了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毛耳盖会议的文件。
朱老总一脸沉重的说道:“看来一场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啊!”
在会师后的庆祝大会上,张国焘一屁股就坐到了红军总政委的位置上,而贺龙就坐在他的旁边。
看红军战士都到齐后,张国焘准备起身说话,讲讲他那些歪七扭八的道理。

而就在此时,贺龙在他的身后,悄悄的用开玩笑的口吻对张国焘说道:
“国焘啊,只讲团结,莫讲分裂,不然,小心老子打你的黑枪!”
就此,张国焘从站起身到庆功宴结束,再也没有敢说一句——不利于团结的话。
此事之后张国焘心里也害怕,他真心害怕,背后这个一身腱子肉的壮汉背后给他来一枪,而贺龙则笑着对朱德说:
“我可不敢真心打他黑枪,是他自己心里有鬼嘛!”

再后来中央决定将红二、红六方面军整改为红二方面军,全部交给贺龙指挥,任弼时为他担任政委。
因为各种原因任弼时经常跟着朱德、张国焘等人;此时的党内环境不容乐观,任弼时等人为了团结,想要建议中央召开第六届六中全会,解决内部分裂问题。
任弼时给贺龙致电,询问其看法。
收到致电的贺龙迅速回电:“我完全赞同你们党内斗争的立场,我坚定的为党的统一而斗争!”

可以说贺龙在红军长征途中功不可没,对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称其为幕后第一大功臣一点都不为过。
朱德在事后讲到:
“贺对付张国焘可真有一手,不争不吵,一直向他要枪要人要子弹……张国焘是打心眼里怕他啊!”
毛主席也对贺坚定的革命精神表示赞扬,称呼他为红二方面军的旗帜。

再后来红军的三大主力成功会师,周总理亲自过来询问贺龙;三军会师后,他的部队怎么办?
随后贺龙展现出了与张国焘完全相反的一面。
他轻描淡写的对周总理说道:
“统一交给彭指挥吧!”

抗日战场:精打细算的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贺龙担任师长。
贺龙带领着八路军在中原战场上四战四捷,就算身中毒气,依然不下火线;就算这样贺龙最大的贡献却不来自正面战场。
当时的日军对解放军封锁很严,平常使用的日常用品都很少能带到解放区,更别说食盐、蔗糖、医疗物资等“奢侈品”了。
中共中央更是急迫脑袋,就在此时贺龙站了出来。

贺龙有两个方案,一是抢日本人的、二是自己搞发展。
贺龙根本没做选择,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先说抢日本人的。
抗战初期,贺龙在担任120师师长的时候,没事干就组织人手去日军的补给部队的必经之路上设伏,还经常组织小股力量去日军的控制区放冷枪。
驻扎在120师附近的日军部队没有一个感到安心的。

后来贺龙还参加了忻口战役,他命令部队在雁门关设伏,一口气摧毁了日军的运输车辆一百多辆。
之后贺龙还指挥八路军偷袭了太原机场,劫掠走不少日军的补给,还顺带让周围日军的补给线中断了好久,夺回了多座县城。
这些来的补给,贺龙直让部队留够自己所需的,其他全部上交给中央,统一分配
;贺龙将当时有限的枪支弹药,尽可能最大量的交给了前线的抗日战士们

在夺回根据地后,贺龙就开始专心搞发展了。
贺龙对整个晋西北地区进行了巩固,贺龙不单单是简单的组织生产,还兴修公路,改善农田……
没多长时间,在贺龙的指挥下一个西北到华北的战略枢纽被建成了。
他明白,晋西北是陕甘宁地区坚强的屏障,只有将这片地方发展巩固好了,中央才能够安全。

1939年前后,贺龙多次带着手下的部队,进入大青山地区,组织发展,筹措物资,也就是在此时中央遇到了严重的经费问题。
得知消息后,贺龙立刻将刚刚筹措的物资运往中央。
120师补给部的部长,范子瑜对贺龙说道:“我们好不容易弄来的这些物资还不够自己用呢,送走这么多,咱们则么办?我们的部队还要过冬啊!”
而贺龙则一本正经的反问道:
“你是要身子?还是要头?”
就这样源源不断的物资从晋西北地区生产出来,然后通过枢纽送往抗战前线和延安。

解放战争、建国后“后勤部长”
解放战争期间贺龙担任了
晋绥军区司令员,配合着彭德怀部队转战西北,当时的阎锡山集结重兵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
贺龙一边指挥前线部队作战,一边组织当地附近的百姓参加组织运输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基层力量被有效的动用了起来。
人民冒着炮火,用小车满载着粮草,源源不断运往前线,形成了壮丽的生命线。
除此之外,贺龙还在解放区积极组织生产,让源源不断的人力财力流向一线战场,是称之无愧的“后勤部长”。

建国后,隐身的贺龙完成了对九十万国民党投诚军队的整编,去除了其中糟粕的军队管理制度,并且吸纳了不少拥有进步思想的官兵。
经过贺龙的改造这些部队焕然一新,此后他们将会在彭老总手上在朝鲜战场大放异彩!而幕后的贺龙并未邀过一丝一毫的功。
随后贺龙又跟着邓小平、刘伯承参加了西南地区的剿匪任务,在他的精心策划之下仅仅一年的时间,西南地区的匪患就消失了。
在此期间贺龙并不爱慕虚荣,一点也不抢功,默默无闻的为党和国家做着一切。

之后贺龙又领着部队解放了西藏,让五星红旗和平的在拉萨升起!
在此之后,贺龙就像是一块砖,那里需要哪里搬,就连朝鲜战场也能看到贺龙的身影。
他当时作为中国人民第三届慰问团的总团长,深入的考察了并慰问了朝鲜战场上的士兵,他经常来到一线战士的身边,询问其作战情况。
并将作战经验带回到了国内,很多没上战场的部队也因此受益。

除此之外他还亲临夏季攻势的地区,足迹遍布上甘岭,老秃山,并这次出国作战的经验写成报告。
在这里他工作到忘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毛主席致电,让他再考察几天,晚点回国。
所以说作为幕后工作者的贺龙,对于中国军队正规化,标准化的建设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1955年授勋仪式前,毛主席才会发自肺腑的感叹道:
“这是个好配角!”

回国后的贺龙元帅并没有休息,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国防建设之中去,因为抗战时积累下的经验,贺龙在经济建设上也颇有建树。
他带领着部队走向了现代化,正规化,还奠定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基础,中国“三大球”的进步就是贺龙元帅搞上去的。
此后中国开始逐渐与世界接轨,贺龙又化身“外交小能手”多次出访欧洲各国,作为衬托周总理这朵红花最绿的绿叶!
再后来,反革命集团盯上了这位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元帅。

结语
1969年,忠贞不渝的贺龙元帅,含恨而终。
周总理眼带泪水,对着贺龙元帅的遗像连鞠七躬!毛主席也进行了自我检讨。
现在很多年轻人很喜欢,美国的蜘蛛侠,超人……
企图通过超强的个人能力与独到的见解,摆脱集体的束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只愿成为红花,而不愿担任绿叶。
而贺龙元帅则用一生证明了他们的错误。
毕竟作为绿叶与配角也可以很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8 06:26 , Processed in 0.00935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