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消失近百年 李叔同《半裸女像》亮相南京(图) 胡玉梅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0:26: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消失近百年 李叔同《半裸女像》亮相南京(图)



李叔同《半裸女像》


清末的玻璃画、中国最早的老油画、李叔同的《半裸女像》……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旅行,昨天凌晨,200多幅珍贵油画抵达南京

本月25日,《历史的温度:20世纪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将在金陵美术馆正式开展。公众可以看到中央美院众多的压箱“宝贝”,很多都是百年来第一次出“家门”赴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展品,光保险金额就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现代快报记者胡玉梅


已经失传珍稀玻璃画,首次来宁




玻璃画《水中楼阁》


这次展览,最久远的当属玻璃画。这次展览,有10件老玻璃画和老油画来展出。“玻璃画已经失传了,而且,坏了不能修复。所以,一百多年来,玻璃画都没有走出过‘家门’”。《历史的温度》大展的策展助理、中央美院副教授郭红梅介绍。

“玻璃画是清代乾隆年间,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带到中国的。当时,作为外销品或者专门内部订购。”玻璃画制作非常精巧,玻璃要薄,要反着画正着看,上色的时候,涂一个色层,要等个两三天,才能晾干,然后再涂其他色层。一幅画颜色越丰富,需要的时间越长,一般而言,一幅画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当时,玻璃画是“奢侈品”,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宫廷贵族喜欢拿宫廷画炫耀,或者作为“身份证”,悬挂在客厅、书房等。所以,清代玻璃画都要用贵重的木材制作精致考究的外框,比较流行的是金丝楠木画框。

“高质量的玻璃画很难保存,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已知收藏的老玻璃画仅有1000多幅,很多流失国外。”郭红梅介绍说。物以稀为贵,2007年,伦敦苏富比举行老玻璃画专场拍卖会,其中一幅描绘清代富贵人家生活场景的老玻璃画,配有精美的镜框,成交价达到了18万英镑。

含蓄优雅

100多年前的“透视装”啥样?

《水中楼阁》《女半身像》《高跷》……现场,郭红梅给大家重点介绍了三幅玻璃画,这三幅玻璃画都是中央美院馆藏精品中的精品。《水中楼阁》绘画的是在一个水中楼阁旁,有一群嬉戏的人,水中还有一朵朵开败的莲花。“这幅画中云和水,都是非常复杂的。画面中的云彩很真实,而水则波光粼粼。”最难得的是,这幅画高44.6cm,宽65.5cm,这么大的玻璃画已经很少见了。

清末民初的玻璃画《女半身像》之一

这次来宁展出的还有古代的“春宫画”,现场,郭红梅给大家“亮”了两幅,都是《女半身像》。画面中的女子,脸粉扑扑的,看上去还有几分羞涩;她穿着一双尖尖的“小鞋子”。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上身的衣服,是一件“透视装”,没有内衣,可以清楚地看到女子的身材。“当时的春宫画,是比较含蓄优雅的。”郭红梅说。

而另外一幅《高跷》是菱形的,颇有杨柳青年画的风格。郭红梅说,当时的玻璃画风格,就是既有西洋的一面,又有宫廷和年画的一面。

这次展览,中央美院的镇馆之宝:李叔同油画原作《半裸女像》也会展出。

《半裸女像》作品画幅很大,宽116.5厘米、高91厘米,画面当中一女子半裸上身,双目微闭,斜倚在椅子上,画面恬静、优美。现在这幅油画整体画面保存比较好,但画面有几处卷折痕和局部颜料脱落。创作年代大概在李叔同留学日本期间,1909年前后。“我昨天看到了这幅作品,觉得太震撼了。”著名画家、金陵美术馆执行馆长刘春杰说。

李叔同《半裸女像》留存的经历可谓多灾多难。据记载,1918年李叔同在出家之前,曾将他的油画作品寄赠给当时的北京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但这批作品后来下落不明,据传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丢失了,后来一直下落不明。

直到2011年中央美院美术馆在库房清理民国时期藏品时,将当时还是佚名作品的《半裸女像》与资料进行比对,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科学检测,才将其最终确定为不知原作下落的李叔同《半裸女像》。

这幅《半裸女像》堪称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一件重要作品。“裸女”这个题材在当时是不为中国传统社会所接受的,而作品的尺幅又“极大”,能够经历百年沉浮并流传至今,实在是幸运之极。


镇馆之宝

李叔同《半裸女像》原作也来了

重重包装之后

用集装箱运送

这次展览,是中央美院第一次集中展示他们自己的宝贝。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批宝贝已安全抵达。“所有展品都非常珍贵,所以每一件都量身定做保护框。”郭红梅说,老玻璃画在装箱时,首先要用胶带绑起来,起到减震作用。经过几重包装后,把同样大小的作品,放在一个包装箱内。然后贴上封条。

200多件作品,装了33箱,由集装箱车运送过来。“车内恒温恒湿。”

从北京到南京,路上一共耗费了两天。“上午10点出发,下午5点到山东省博物馆休整,第二天继续上路。”


保险金额数亿

展馆安保升级

既然这次展览这么难得,那么保险金如何?刘春杰笑,“数亿元,超过两亿元。其实,这都是保守的,很多宝贝是无价之宝。”

作品抵达金陵美术馆后,也让这里的安保瞬间升级。“我们在原有的安保人员之外,还增加了8名特警。”除了人防外,还有技防,他们在展厅的各个角落增加了十余个摄像监控,这些监控“盯着”每一幅画,只要有动静,都会被它们捕捉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10-21 10:26:29 |只看该作者

清末贵族曾流行用玻璃画春宫 秘技由外国专家传入(图)

本帖最后由 zxcvb 于 2015-10-21 10:29 编辑

清末贵族曾流行用玻璃画春宫 秘技由外国专家传入(图)
中国新闻网        作者:程岚岚





《水中楼阁》

《高跷》

《女半身像之一》



中国油画界有史以来最重量级的展览——“历史的温度:20世纪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将于10月25日在金陵美术馆正式开幕,展期两个月。昨天上午,该展览的前期新闻发布会在金陵美术馆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这批时间跨度长达一个世纪的200余幅油画精品已于18日凌晨顺利抵宁,观众将从这些展品中看到中国油画史的前世今生。中央美院副教授郭红梅博士在本次发布会上,提前公布了近10幅清末玻璃画,“这批清末老油画和玻璃画可以比喻为中国油画的‘祖母’。”郭红梅博士说。


  

由郎世宁传入中国 中西合璧雅俗共赏

据郭红梅博士介绍,玻璃画是在清代乾隆年间,由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传入中国,兴盛于宫廷和大贵族间的一种典型的“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艺术样式,简而言之就是在玻璃背面进行的反笔油画。在由中央美院本次带来的近10幅清末玻璃画作品中,一幅名为《水中楼阁》的玻璃画备受郭红梅推崇。“最上乘的玻璃画,一定是结合了西方宫廷贵族审美趣味的古典主义绘画技法,以及中国宫廷贵族审美趣味的工笔重彩画和中国民间年画艺术三者的艺术样式,非常具有中国艺术特色。”郭红梅指着《水中楼阁》说。

从图片上看,这幅《水中楼阁》描绘的是清末贵族赏园游湖的情景。画中亭台楼阁、远山近水,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在玻璃画中,最难画的就是云。你看这幅作品左上角的云朵精彩至极,明暗对比层次丰富,光影效果非常传神,是典型的西方古典主义画法,尤其与17世纪小荷兰画派中的风景画画风极为相似。”郭红梅告诉记者,她认为这件作品应该是在乾隆年间创作的。“而且作者一定要么亲自,要么间接跟郎世宁学过画。那个云朵的画法,远山、树木的画法,一定是要受过古典主义的正规训练才能达到现在的效果。”

别看这幅作品的尺寸高是44.6cm,宽是65.5cm,但在玻璃画的种类中,已经是清末期间非常罕见的巨幅作品了,同时也是中央美院馆藏的老玻璃画精品中的精品。


在清末具有两大功能 用于宫廷建筑和大贵族相亲

  

玻璃画在清代社会非常流行,价格也十分昂贵,不但原框都是木质的,具有中国特色,而且首选金丝楠木等极其贵重的木材。“玻璃画在17-18世纪的时候特别珍贵,堪比稀世珍宝,只有皇宫才有实力使用,往往被作为皇帝后宫建筑的构建进行展示。后来慢慢流行于大贵族之间,一般家庭承担不了。”郭红梅介绍,当时玻璃画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炫富”。“主要作为宫廷贵族炫耀身份、财富的一种手段,放到厅堂里,画的内容涉及风景、动物、植物、人物等。”

据悉,故宫的建筑构建上,目前还存有100余件玻璃画。其实,玻璃画在当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相亲”。“就是作为相亲时候的照片,将来要作为嫁妆或陪嫁随女方一起带走,由新娘收藏保管起来。”

郭红梅告诉记者,玻璃画除了被作为建筑构建和相亲之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种类,就是春宫画。“这次我们带来了两件馆藏的非常精彩、格调非常高雅的艺术品,有点类似于春宫画性质的玻璃画。”郭红梅一边介绍,一边向记者展示了这两幅玻璃画。只见这两幅作品中的女子,身着半透明的纱衣,神态含蓄、优雅、低调,同时欲盖弥彰、羞羞答答,以一种中庸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自己女性的魅力。“原作上女子穿的纱衣,漂亮极了,任何一个局部都百看不厌。”


绘画技法独特现已失传 造型和着色都要反着来

如此漂亮的玻璃画,制作起来却不简单。郭红梅惋惜地告诉记者,此种玻璃画的绘画技法现已失传,很难再被恢复。“玻璃画是正面看的,所以这种技法要求画师在玻璃的反面作画。不但造型上要反着画,着色时也要反着着色。”郭红梅透露,画玻璃画最难的技巧就是着色。“观众最前面看到的色彩是要最后涂的,所以是反过来涂色。色彩越丰富,技巧越艰难。就像女人化妆打粉底,到皮肤的红晕、脸的红晕,需要按步骤一步一步来,但玻璃画恰恰相反,必须得反着来,太复杂了。”

同时,由于玻璃上所上的颜色不容易干透,只有等色彩干透以后才可以上第二遍颜色,这也导致作画时间相对漫长。“玻璃上的颜料干起来特别慢,比传统的古典油画还要慢。因此要等,等上两三天,干了再来一遍,还着不了急。层次越多的,作画时间越漫长。”郭红梅说,普普通通的一件作品,可能就需要画家画上几个月甚至半年。

此外,要想保持非常好的玻璃画的色彩效果,玻璃的质地一定要非常薄才行,厚了效果出不来。“本来就是玻璃,还得选薄的作画,因此目前国内存世的玻璃画只有1000多件,大部分都流失到国外了。”郭红梅对记者说,得益于中央美院老一辈教授的精心收集,目前中央美院馆藏的玻璃画有30余件作品,基本品相良好、制作精良。

据了解,玻璃画目前在收藏市场上价格高企。2007年伦敦苏富比举行老玻璃画专场拍卖会,其中一对描绘清代富贵人家生活场景的老玻璃画,配有精美的镜框,成交价达到了18万英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0 23:14 , Processed in 0.00908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