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看状元张謇的殿试卷,这才叫书法,清帝退位诏书也是他写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07:34: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看看状元张謇的殿试卷,这才叫书法,清帝退位诏书也是他写的!                                                        2025-03-07 17:15                                        

发布于:北京市
   

      在古代,能中进士的人堪称凤毛麟角,要是高中状元,老百姓都会觉得这是“文曲星”下凡。中国科举史长达1200多年,只产生了592名状元,其中贺知章、张九龄、柳公权、文天祥、杨慎、张謇、刘春霖颇为知名。

能够让皇帝钦点为头名,除了文章写得好,书法也非常关键,上文提到的这几位,个个都是书法高手。不过相较于贺、柳、刘等人,世人普遍不知张謇也是一位书法家,只知道他是实业家,是进步人士。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清咸丰三年(1853年)七月一日生于江苏南通,祖籍江苏常熟土竹山。张謇自幼聪慧懂事,4岁时父亲张彭年便开始教他学习《千字文》,不久他就能完整无误地背诵此文。

5岁时张謇入私塾读书,至10岁时已读完“三百千”“四书五经”等书籍,而且在老师教导下已经会写大字书法了。同治七年(1868年),15岁的张謇正式踏上科举之路。由于张家祖上三代没有人获得过功名,也就是所谓的“冷籍”,因此他需要多付出报考费。
张謇身上肩负着家族“学而优则仕”的使命,他一边考试,一边当幕僚,终于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高中状元。为官以后,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

有学者认为,张謇中状元那一年的殿试题目非常难,考官在“策问”中提了21个问题,而张謇都做了精彩回答,阅卷官的评价是:“思沉力厚,经策渊雅。实大声宏,经策详赡。光明军伟,经策淹贯,雄深雅健,经策名通。”足见其才学之高。
这份殿试卷可谓“文书双绝”,每个字写得一丝不苟、精致雅隽,既有古法又不失实用,有网友看后直呼“这才是真正的书法”。张謇幼年是以“欧楷”起家,在“无欧不点元”的晚清,很多学子都会从欧学起。

有一定基础后张謇又学颜真卿、柳公权、苏轼、董其昌等人书法。此作笔画挺拔秀润,骨肉匀称,刚柔并济,书写时提按有致,笔力轻重得宜,笔速不疾不徐,转折处外方内圆,颇有韧性。圭角含蓄,收笔干脆,没有过于外显的锋芒,但也不圆滑。
结字端庄平实,布白疏密得宜,为了避免状如算子的单调呆板,张謇将笔画略微欹侧,这就有了一些动势。字迹大小匀整,俯仰有致。章法肃整,墨色均匀,全卷一派庄严典雅之气,不愧为状元手笔。

值得一提的是,1911年溥仪退位的诏书,也是由张謇撰文并书写,昔日的“天子门生”最终为最后一个王朝画上了句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2 15:53 , Processed in 0.01028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