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辈子的养老金被骗走,老年人是怎么被“诈骗套路”拿捏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6 12:04: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辈子的养老金被骗走,老年人是怎么被“诈骗套路”拿捏的?                                                                                        编辑于                2025-04-26 09:00                                        发布于:北京市
   

      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3年12月的32.5%提升至34.1%,其中60岁以上的网民占据14.1%。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银发经济市场持续扩大,成为“新蓝海”,然而,不法分子也盯上了日益壮大的“夕阳圈”。
《2023年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上当受骗的风险最大,达到23.87%。2024年2月5日,中国银联发布《2023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不法分子根据不同人群特征,针对性实施诈骗,其中77.7%的大龄群体收到过诈骗信息。
养生、婚恋……老年人的正常需求被骗子收割沈兰的父母对养生的坚持几乎算得上“信仰”。十几年前,二老还相对年轻的时候,他们就对张悟本的“吃茄子养生法”深信不移。虽然张悟本的“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名号被证伪,但沈兰的父母又接二连三地投入到了“萧宏慈拉筋拍打”、“李少波真气疗法”的怀抱,最近一次,他们迷恋上了“喝风辟谷养生”。
和刻板印象里容易上当受骗的老年人不同,沈兰的父母对电信诈骗的警惕心极强,不确定的时候都会问沈兰的意见,却唯独对养生异常执迷、怎么劝都不听。“喝风辟谷”的创始人萧宏慈因非法行医涉及命案在伦敦被逮捕,后被判入狱10年,但这依然没有动摇沈兰父母的“信仰”,他们认为练出问题的人是“方法有问题,你看我怎么就没事,肯定是他没练好,或者他身体太差,不适合练”。

沈兰父母痴迷“养生”,并沉浸其中、遇到诈骗。也有老人想追求一段新的情感关系,也依然遇到了针对性的欺诈。
72岁的费老伯想要找个老伴共度余生,经人介绍认识了56岁的诸某,但诸某自称需要照顾外孙没有时间,因此两人虽然确立了恋爱关系却鲜少见面。两三个月后费老伯提出分手。
一段时间之后,诸某去而复返,但这次却是张口向费老伯借钱。费老伯心软了,前前后后借给了诸某54万元,却没想到对方迟迟不还钱。无奈之下,费老伯只好选择报警。
警方一查才知道,原来诸某为了偿还赌债先后以恋爱为名认识了被害人费老伯、陶老伯等3人,和三个人都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向三人借款共计人民币103万余元。最终法院判决诸某这一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获刑10年3个月。

无论是想要靠“养生”健康长寿,还是想要再进入一段婚恋关系、后半生有人陪伴,都本应该是老年人的正常需求,但骗子恰恰是抓住了老年人的这一心理,“拿捏”住了他们的情感空缺,从而趁虚而入。
反诈建议:老年人所在的社区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举办健康讲座和交际等活动,以科学健康信息挤掉伪科学的生存空间,也提高老人的社会活动频率。网络平台也需要加强婚恋信息审核管理,防止“网恋”变“网骗”。
被利用的养老焦虑与无处安放的信任76岁的韩淑蜷缩在北京西城区28号楼墙边,守着被蓝色塑料膜包裹的家当——楼上402房曾是她的家,如今已贴上陌生人的门牌。
数年前,内蒙人广艳彬以“以房养老”为饵,承诺抵押房产3个月即可月获5%的高额返利。韩淑将60平米的房子抵押借贷180万元,钱款却被广艳彬卷走。三个月后,债权人手持公证委托书将她的房产转卖,十几个壮汉将老两口架出家门,床上被泼了冷水,户口本、房本全被扣留。
韩淑的遭遇并非孤例,北京超30户老人陷入同类骗局,每户的平均财产损失超过200万。广艳彬团伙虚构“澳洲娱乐场”“义乌小商品超市”等项目,诱骗老人签署短期借款合同与全权委托书,勾结公证处快速过户。资金到账当日便转入广艳彬账户,数月后利息断供,受托人将她的房子以“白菜价”卖给亲友。
“盐也扔了,米也撒了,我们的衣服也都被扔在垃圾桶里。”韩淑在垃圾桶翻找被丢弃的衣物时哽咽。失去房产的老人被迫栖身医院走廊,或寄居子女被抵押的房屋,时刻面临二次驱逐。尽管广艳彬后来因诈骗入狱,但多数资金已通过地下钱庄转移或赌场挥霍,追偿希望渺茫。

1300公里外的湖南益阳,62岁的老曹在2021年寒冬褪去衣物,从资江大桥纵身跃下。这名医院清洁工攒了半生的17万元,全数投入“益阳纳诺老年公寓有限公司(简称纳诺)”。
2020年7月,纳诺创始人投案自首,3.2亿集资款蒸发,一同沉入江底的还有4000多名老人的“完美晚年”蓝图。纳诺曾以温情话术编织幻境:业务员冒充“儿女”陪诊送药,甚至为独居老人洗脚。但在2020年益阳民政局发布的爆雷机构中,“纳诺”赫然在列。无论是“以房养老”的骗局,还是“养老公寓”的空头支票,都折射出老龄化社会的结构性裂痕。在北京,广艳彬给独居老人炖乌鸡汤;在益阳,纳诺业务员每周陪老人下棋,称“我就是您儿子”。当子女因生计漂泊,这些“临时亲人”迅速填补情感真空。

无论是“以房养老”的骗局,还是“养老公寓”的空头支票,都折射出老龄化社会的结构性裂痕。在北京,广艳彬给独居老人炖乌鸡汤;在益阳,纳诺业务员每周陪老人下棋,称“我就是您儿子”。当子女因生计漂泊,这些“临时亲人”迅速填补情感真空。
韩淑仍守着28号楼下的家当,等待永远不会到来的“返利”;老曹跳江的资江畔,他的衣物被叠放整齐地放在岸边。这些被收割的晚年背后,不仅有个体的轻信,更有一张利用老年热养老焦虑的精密网络。
反诈建议:“以房养老”是保险,而非投资、理财产品,因此不会出现房屋买卖、借款和理财等条款或合同,且房屋所有权始终归老年人所有,老年人要时刻注意是否来自正规渠道;同时,一些机构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实际上却缺乏实体基地。这些机构往往以“贵宾卡”“会员卡”为幌子,收取高额费用,若发现以养老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线索或证据应及时举报。
贪小便宜吃大亏?防骗不能全靠老年人“自觉”提到“送鸡蛋”,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已经有了防骗意识,但除了“送鸡蛋”这样的小恩小惠,诈骗分子还有送家电、谎称扶贫这样让人难以拒绝的手段。
两名黑龙江男子就是靠自称扶贫办工作人员,以“免费送油烟机”的方式诈骗了3600元现金。接到报案后,警方迅速锁定嫌疑人,并且确定了嫌疑人已经驾驶商务车逃往鸡西市。通过信息研判,警方确定嫌疑人来自长春市和哈尔滨,最终成功将两名嫌疑人抓获。
审讯之后警方查明两人在案发前一个月内,流窜省内外多地,专挑老年人下手兜售山寨油烟机。现已确定12名受害人,涉案金额28000余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起反诈案例中,就是由居民王先生向警方举报、提供嫌疑人信息,才得以尽快破案,因此居民的防骗意识和警方的积极调查,都是破获案情必不可少的一环。

还有一些诈骗手段是假借“义诊”的名义,给老年人下“连环套”。
王大爷就是被“义诊”连环套套中的。他起先是在小区里看见有免费健康讲座且能领鸡蛋,就想去“凑凑热闹”,去了现场后,工作人员又和王大爷说过两天有免费义诊,可以给王大爷上门定期量血压、测血糖。一来二去的,王大爷和工作人员熟络起来,工作人员开始给王大爷推销可以帮身体“排毒”的保健品,宣传保健品可以“祖传秘方,药到病除,无任何副作用……”。
刚开始王大爷还保持着警惕,但在工作人员的吹嘘下,王大爷也被弄得晕头转向、逐渐上头,三个月花了数万元买了一堆没有用的保健品。

应对措施:面对小便宜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掉,也一定是“掉陷阱”。如面对义诊,切记要查资质、核数据、留证据:正规义诊需同时公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义诊备案证明》。其次,要求查看原始检测数据,必要时可到三甲医院复查。最后,保存所有检测报告、药品包装及沟通记录,以备维权之需。
如今,“老年人贪小便宜才会被骗”已经成为了一部分人对老人的“刻板印象”。但“贪小便宜”的背后是老年人年轻时资源相对匮乏、半辈子养成的勤俭习惯,因此,一味讽刺老年人“贪小便宜”反而有些“何不食肉糜”。
在诈骗手段不断更新的当下,反诈自然不能仅靠老年人的“自觉”,社区宣传、部门监管都得跟得上。除此之外,很多诈骗手段瞄准的是老年人养老焦虑、情感空虚的“痛点”,只有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多加关心,防止老年人“心理空巢”,老年人被诈骗的悲剧才能减少。
新闻来源:
极昼工作室《银发收割 | 身陷“以房养老”骗局的老人》
极昼工作室《跳江自杀背后,益阳老人失去的晚年》
极昼工作室《一个不断掉入“养生陷阱”的家庭困局》
光明网《女子以恋爱为名诈骗3名七旬老伯百万 获刑10年3个月》
驻马店公安局《以为是治病特效药,却落入“诈骗陷阱”》
生活报《“免费送油烟机”?2人辗转2省8市诈骗老年人28000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1 02:59 , Processed in 0.00735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