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井冈山会师:上井冈山,找毛泽东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14:03: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井冈山会师:上井冈山,找毛泽东去                         

2025-04-28 11:00                                        

发布于:天津市
   
       井冈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块奠基石。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人民军队的大熔炉,是中国革命走向正确道路和胜利的起点。
井冈山会师,是中国人民军队建军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历史标志。
秋收起义,亮出了我党第一面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鲜红军旗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中,毛主席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振臂一呼,喊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惊天之语。他领导发动的秋收起义,为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么走?是继续打着国民革命军的旗帜,走与国民党“左派”联合的老道路?还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发展武装,走自己的革命道路?
八七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目标走的还是北伐原来走过的那条路。南昌起义部队直至南下途中,依然高举着国民革命军陆军军旗。事实证明此路不通,潮汕一战,部队主力不存,余部只好在闽赣边境游击。

毛主席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主张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中国革命,以武装斗争推动土地革命,夺取政权。他领导的秋收起义,从实践上回答了中国革命道路应该怎么走。
毛主席指出:“秋收起义的目的在于彻底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党应当以主要力量从事武装斗争,以枪杆子夺取政权,以枪杆子推动土地革命。”
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请毛主席一块去上海工作,被毛主席婉拒了。他说:“我不愿意住高楼大厦,我要到农村去,和绿林好汉交朋友。”

1927年9月9日爆发的秋收起义,正式亮出了我党第一面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鲜红军旗,表明秋收起义部队是我党完全拥有的第一支独立的军事武装。1927年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休整了5天。起义部队到达三湾时已不足1000人。毛主席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提出了“党建在连上”的重大主张。
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我党建设一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标志着毛主席建设人民军队思想开始形成。

1927年10月3日,毛主席率领改编后的工农革命军从三湾村抵达宁冈古城。当天晚上,毛主席就在古城联奎书院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这是一次决定命运的会议,有60余人参加,连续开了3天。会议决定改变原定的退守湘南、占据湘粤大道的计划,选择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武装割据。
古城会议上,毛主席说:“我们要作战略性转变,千百万群众是我们的基础,要以罗霄山脉中段为依托,建立后方,轻装上阵,还要建立地方武装,收缴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已有了群众和地方的武装,我们的军队就不会孤立。”
古城会议确定的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策,为我党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武装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0月24日,部队在上井冈山之前,毛主席在荆竹山雷打石上扳着手指,宣布了三项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随后,部队到达大井,10月27日到达茨坪。至此,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艰难转战一个多月,行程4000多公里,终于将红旗插上了井冈山。

井冈山会师,标志着由毛主席创建的这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率领的一部分起义部队,历尽艰辛,辗转奔波,于1928年1月进入湘南,并发动了湘南暴动。暴动受挫后,部队的立足地到底在哪里?始终萦绕在朱德的脑海里。最后,他决定“到井冈山去!”上山和毛主席一起当“山大王”。
1928年4月初,朱德率领七八百人的部队,向罗霄山脉挺进。4月28日,朱德、陈毅率部抵达江西宁冈,与毛主席率领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

5月4日,朱毛两支部队在砻市隆重召开会师和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大会。工农革命军和赤卫队员,以及四面八方拥来的群众,共有二万余人云集于龙江河东侧。大会执行主席陈毅庄严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下设3个师9个团。
毛主席在热烈的气氛中讲话道:“两军会合之后力量更加壮大了,我们要把罗山脉中段政权建设好,不断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别看敌人暂时强大,没什么了不起,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敌人各个地方的力量也有强有弱,集中力量一点一点地消灭敌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所以说,我们一定能打败敌人,一定能夺取胜利……”

井冈山会师,不仅是人民军队建军史上的伟大壮举,而且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坚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朱毛会师后短短的4个月内,工农红军就连续击破了国民党军的三次“进剿”,取得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黄洋界战斗的胜利,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根据地面积达到7200多平方公里。如果不是后来的“左倾”干扰,这块中国革命里程碑式的红色根据地,可能会存在更久。

井冈山会师,标志着由毛主席创建的这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从此,从井冈山根据地点燃的“星星之火”所引发的燎原之势,不可遏制,从农村向城市蔓延,直至1949年夺取了全国胜利。
毛主席说:“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毛主席没有死搬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符合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9:00 , Processed in 0.00883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