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视察长春电影厂,摄影师开镜头拍摄,主席:不要把我拍进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 09:08: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视察长春电影厂,摄影师开镜头拍摄,主席:不要把我拍进去                                                                                2025-04-30 16:00 发布于:天津市
   
       1958年2月14日这天上午,正在吉林长春进行视察的毛主席,来到了
长春电影制片厂
。作为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这里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下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
毛主席来到这里后,发现一个摄影棚里正在进行电影拍摄,便饶有兴致地在一旁观看。在拍摄的间隙,他还拉着小演员们,亲切地和他们聊起了天。

看到这动人的场景后,现场的新闻纪录片摄影师,连忙打开镜头进行拍摄。
谁知毛主席发现后,伸出手一挡,向对方说道:
“不要把我当戏拍进去啊!”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长春
早在抗日战争刚结束时,毛泽东便对长春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点给予了很大关注。
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调派10万大军和2万干部,陆续向东北挺进。毛泽东将其称之为“建立百年大计之部署”。
1946年3月,在国共军事冲突不断的情况下,毛泽东起草中央致东北局指示电:“力争我党占领长春,以长春为我们的首都。”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1948年6月25日,长春战役展开。在毛泽东的关注和指导下,东北解放军对敌人进行围困和牵制,并在10月解放长春。毛泽东对此发电报祝贺道:“名城光复,秩序井然,人庆更生,欢声雷动。”
建国后初访长春观看长春市容
1958年2月12日下午,毛主席乘坐专机,离开北京前往东北视察。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对国家建设事业进行了大力支援,有“共和国长子”之称。在社会主义建设进入高潮的当时,毛主席又一次踏上了这片热土。
在结束了对辽宁沈阳和抚顺的视察后,2月13日下午,毛主席飞抵长春。
对长春这座城市,毛主席并不陌生。1950年2月底,在结束了对苏联的访问后,毛主席在归国途中,对东北地区进行了视察,其中便有长春。
8年前的那一天上午,毛主席等人乘坐的国际专列缓缓驶入长春车站,在月台边停了下来。工作人员上前,将一卷大红地毯铺在了车厢门口。
不久后,随着车门开启,身穿黑呢大衣、头戴水獭绒高盔皮帽的毛主席,春风满面地走了出来。在他身后,是周恩来总理等人。

毛主席一行与当地领导同志们一一握手寒暄后,前往候车室休息了十几分钟,便开始乘车观看长春的市容。
载着毛主席等人的车队一路沿着斯大林大街向南驶去,到解放大路右转,在新民大街缓缓前行。
毛主席一边观赏着长春市容,一边向当地负责人询问有关情况。当车队经过一排空房子时,毛主席突然发问:“天气这么冷,市民们住的房子怎么样啊?”
一旁有人回答道:“长春像这样的空房有很多,群众挑着住都住不过来呢!”
毛主席听了,说道:“我们有不少同志,刚从农村转入城市没多久,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的经验还很不足。
现在房子多用不完,将来还不够用呢!

因为毛主席到访,这天的长春实行了戒严,街上几乎一个人都没有。毛主席发觉后,有些不高兴:
“怎么只给我看街道?人民群众的生活怎么样啊?”
当地领导同志听了这话,感到有些尴尬,忙解释道:“经组织上再三研究,担心刚解放的长春不够安全……”
毛主席一听,生气地批评道:
“你们在说假话。搞戒严,不让老百姓出来,这样太脱离群众了。”
之后,车队在人民广场的长春市银行停下。长春市委书记将银行经理高翔介绍给毛主席。
毛主席亲热地一把握住高翔的手,对方的眼睛蓦地湿润了……
毛主席问高翔:“你多大了?”高翔回答:“虚岁26岁。”
“是一个娃娃行长啊!”毛主席发出爽朗的笑声。在询问了银行情况后,主席又问高翔:“你这个小鬼,领导这么大的银行,是啥子领导法子呀?”
“根据主席的教导,主要依靠群众。
现在具体业务还都是旧人员来做,我们是一边领导他们干,一边向他们学习。

毛主席听了,高兴地笑了起来:“哦!你们有马列主义,他们有技术,马列主义与技术结合,这么个小鬼,就把这么大的银行领导着干起来了。”

接下来,
高翔向毛主席介绍了这座日本人建造的大楼,说它非常坚固,钢筋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周

毛主席微笑着说道:
“不要替外国人吹嘘嘛!这都是中国劳动人民用血汗建设起来的,是中国人民的劳动成果。”
当高翔介绍到,由于耗煤多,这里的换气、真空送信等设备,暂时还没用上时,毛主席笑着总结道:
“就说老实话吧,我们用不起那一套。”
从长春市银行出来后,车队经大马路的繁华商业区前往车站。当这里的群众发现毛主席就在车里时,顿时欣喜若狂,发出了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毛主席万岁!”
终于看到长春市民的毛主席,开心地向众人挥手致意,结束了这次长春之行。
再访长春参观第一汽车制造厂
8年过去了,还是在2月份,毛主席又一次来到了长春。一下飞机,毛主席便在欢迎人群中发现了一位熟人:自己曾经的警卫员申虎成。
一年之前,申虎成离开毛主席身边,前往吉林工作。这次故人重逢,毛主席非常高兴,向对方打着招呼:“噢,小申,你也来了!”申虎成告诉毛主席,自己这一次依然担负着主席的警卫工作。
一到长春,毛主席就决定直奔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来到总装车间后,正在干活的工人们,发现毛主席前来,都赶紧把手里的活干完,站起来欢迎这位国家领导人。

毛主席一边参观,一边和他们打招呼,还关心地问工人们累不累。
厂领导介绍说,这个车间的工人,大部分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毛主席点点头,说:“青年人很多,要好好教育,加强青年的思想教育。”
来到总装配线时,正巧一辆全新的解放牌汽车刚装成开出。毛主席注视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底盘车间,一台台自动机床正在飞快运转着。毛主席拿起加工成型的齿轮仔细端详,又用手轻轻摸着表面。他对这里的工人们鼓励道:
“好好干!”
结束了对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参观后,毛主席听取了吉林省委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来到长春后,毛主席的饮食依然非常简朴。他吃的是大米和小米掺在一起的二米饭,配上一块红薯、两三个菜和一碗汤。当地送来了吉林特产松花江白鱼,盛情难却的毛主席才让厨师切下了一段,作为额外加的菜。
这天晚上,毛主席又一次工作到了深夜。
第二天上午,毛主席接见了吉林省领导同志。他和大家一一握手,询问每个人的姓名、职务,以及是哪里人。
一一问完后,毛主席对众人说道:“好啊,你们这是五湖四海啊,哪里来的都有。做革命工作,不一定要在家门口,可以多跑几个地方,多做些工作嘛!”
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的农业生产情况也很受毛主席关心。他多次强调,一定要搞好农业,如果农业搞不上去,其他工作都会受影响;想把农业搞上去,只用小农经济的方法不行,要搞大农业,改变生产条件,实行科学种田。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和大家讨论起农业科学方面的知识。他问众人:“看没看过土壤学方面的书?”接着,毛主席向他们介绍起中外土壤学的各种书籍。

毛主席告诉大家,自己最近一直在读土壤学方面的书,对一位土壤学专家的观点非常赞同:“没有瘠薄的土地,只有拙劣的耕作技术。”
接着,他给众人讲起了土壤的团粒结构,说一旦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就会变得板结。因此,要注意研究土和水的关系。
毛主席还询问了吉林的肥源情况,并指示到,要多搞农家肥。他向大家滔滔不绝地讲起肥料被农作物吸收的原理,说这是靠细菌完成的。
此时,毛主席突然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
“一斤土壤里有多少细菌啊?”
在场众人听了,面面相觑,谁都答不出来,纷纷陷入了沉默……
看到这种情况,毛主席说道:“你们都是做领导工作的,要注意学习。除了政治理论,还要多读一些专业方面的书。”大家听了,连忙点头称是。
有人说到一个问题:吉林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低,有声音主张放弃一部分耕地,集中力量来提高单产;但这样一来,粮食总产量就会下降。该怎么办才好?
毛主席听了,回答说:“还是根据你们的具体情况定。”他告诉大家要实事求是,多进行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来确定农业方针。毛主席多次叮嘱,要苦战个三年五年,一定要把农业搞上去。
视察长春电影制片厂留下珍贵回忆
14日的上午,毛主席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对这里进行视察。
长春电影制片厂位于长春市朝阳区,是在1937年“满洲国”时期日本“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的基础上建立的。

毛主席到达制片厂时,那里一些职工正在办公大楼的走廊里阅读告示。当看到毛主席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时,不禁又惊又喜。
毛主席先和大家一起看了看告示,接着向制片厂负责人询问了这里的工作情况。毛主席问,长影这一年能生产多少片子?全国各地的制片厂一共能拍多少片子?
当得到答案后,毛主席似乎并不满足:“只能拍50多部?”
来到第六摄影棚时,那里正在拍摄一部名为《红孩子》的故事片。正在拍摄的场景,是在一条羊肠小道上,两边有成排的绿树,满地的青草,虫声此起彼伏,一片秋天夜晚的景象。
而故事情节,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主力部队在撤离中央苏区后,共产主义儿童团在这个夜晚里,机智地将一名敌人的哨兵勒死,并缴获其武器。
毛主席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观赏着。当一个场景拍完后,相关负责人指着小演员们,向毛主席问道:“这些就是红色儿童团。请毛主席看看,他们像不像当年瑞金根据地的孩子?”
毛主席看看那些孩子,发出了爽朗的笑声。他将小演员们拉到自己身边,问他们都是哪里人,来自哪个剧团,在哪个学校上学?
孩子们知道这是敬爱的毛主席,便争相回答着问题,一张张小嘴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兴高采烈地将毛主席团团围住。其中两个年龄最小的孩子,还靠到了毛主席身前。
面对这般动人的场面,现场负责拍摄新闻纪录片的摄影师,急忙打开了镜头,对这一场景进行记录。
毛主席发现后,抬起头用手挡住自己,风趣地说道:
“不要把我当戏拍进去啊!”
众人听了,纷纷发出一片欢声笑语。
在摄影棚里,毛主席沿着布景里的小路走了一圈。他指着那些人工制作的青草和树叶问道,能不能使用真的?又指了指院子里堆着的拆下来的旧布景布,问这些东西还能不能再用。

而在第一摄影棚里,则正拍摄着另一部影片。它的情节是这样的:一位年轻的渔民生了重病,他的母亲对此忧心忡忡,一位医生在给这位渔民看病。
令这些演员们没有想到的是,正在拍摄时,毛主席突然出现了。
一时之间,演医生的忘了给病人看病,本来眉头紧锁的老母亲瞬间喜笑颜开……
毛主席一看,也乐了起来:
“这是医生把儿子的病给治好了,老太太高兴了哇!”
大家一听这话,纷纷笑得更开心了。那位饰演青年渔民的演员,直接光着脚从床上跳了下来,一把握住毛主席的手,激动地说道:
“毛主席来了,我的病就好了!”
毛主席听了,接着说:
“噢!原来我还有这么大的本领!”
大家听了这话,更是乐不可支。
到了接近中午12点的时候,毛主席来到第一录音室。当时,那里正在进行《火焰驹》的录音工作。
当毛主席出现在检听室旁时,演员一下忘记了歌词,乐队瞬间停止了伴奏,大家全都出神地看着这位神奇的客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过了一会儿,众人才如梦方醒一般,大声叫道:“毛主席!”……
毛主席笑着向大家挥手致意,并和他们一一握手。厂长介绍到,这些是从陕西来拍秦腔《火焰驹》的演员和工作人员。

这个剧团的一位演奏员,眼睛只能看到一丝微光,几乎失去了全部视力。听到毛主席前来后,他小心翼翼地挤到了毛主席身边,对他使劲地看,终于看到了毛主席穿的大衣。
此刻,这位演奏员兴奋得不行,他不停地说道,
自己的眼睛没有瞎,自己看到毛主席了!
在和大家见完面后,毛主席走向录音室门口。此时,院子里已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
毛主席看向人群,众人顿时一片欢腾。
当天下午,毛主席登上专机,从长春回到了北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6:48 , Processed in 0.00800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