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夹了三只海参,语带双关,赫鲁晓夫听完直冒冷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18 05:27: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夹了三只海参,语带双关,赫鲁晓夫听完直冒冷汗                                                                               2025-05-17 12:06                                        

发布于:天津市
   
      1958年夏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席间他问毛主席一个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在中国革命的艰难时期,是什么样的战略和战术帮助中国最终战胜敌人,走向胜利?换句话说,毛主席究竟是如何运用战略战术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的?面对这个问题,毛主席并没有急于长篇大论地回答,也没有列举繁琐的条目,而是巧妙地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作答——他不慌不忙地夹起三只海参,给赫鲁晓夫提供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解答,既回答了问题,又含蓄地传递了深刻的寓意,让赫鲁晓夫听后不禁一身冷汗。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此次赫鲁晓夫的访问,并非友好访问,他提出了一些对中国不利的要求,比如共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等,这些要求都被毛主席断然拒绝。毛主席甚至拍了桌子,明确表示这些事不值得讨论。四次会谈中的气氛非常紧张,争执不断。尽管如此,毛主席依然给予赫鲁晓夫高度的尊重,亲自带领中央领导层到机场迎接赫鲁晓夫,并设宴款待了他及其随行人员。

赫鲁晓夫毕竟是苏联的领导人,宴会的气氛逐渐轻松了下来,大家在推杯换盏中渐渐忘却了之前的争执。趁着酒兴,赫鲁晓夫突然提问了开头的那个问题:在红军时期,长征时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初期的艰难困境,以及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所拥有的强大军力,毛主席究竟是如何带领中国共产党成功脱困,最终取胜的?
毛主席听后,拿起筷子夹起一只海参,微笑着回答道:“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拿这只海参举个例子吧。”他轻轻夹起海参,并且说道:“你看,它被我夹住,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进到我的肚子里,被我吃掉。”毛主席看似在谈论海参,实则是在探讨历史,他巧妙地将敌人比作海参,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面对任何强大的敌人,最重要的是无畏,要有敢于将其“吃掉”的决心和胆略。此时,战斗的胜利便已向我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接着,苏联的布尔加宁建议大家举杯饮茅台酒以提提神。中国的茅台酒深受苏联领导人的喜爱,大家也借此机会放松了心情。喝酒之后,毛主席又夹起了第二只海参。他微笑着说道:“第一只海参已经吃掉了,没问题了。那么,第二只海参看起来更大一些,十分诱人。我先牢牢夹住它,悬在空中,先让别人看到我的力量,暂时不急着吃它,而是物色下一只更具吸引力的海参。”这一比喻其实是在讲解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因为敌人过于强大,力量众多,不能一口吃掉,必须逐步击破,像是夹一个、吃一个、再看一个。这个形象的解释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大家也忍不住笑了。

随后,苏联的米高扬问道,接下来会怎么做?毛主席再次夹起一只海参,并说道:“至于第三只海参嘛,就该商量商量了。”毛主席故意停顿,话音戛然而止,不再继续说下去。这个“商量商量”的说法,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意识到,毛主席已经把话说完了,剩下的就看听者是否理解。赫鲁晓夫显然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他的额头上竟然渗出了汗珠。毛主席的“商量商量”实际是在暗示,如果无法通过战斗取胜,就应当寻求谈判解决。解放战争打到1949年时,国民党已经元气大伤,只剩下半壁江山,迫不得已开始寻求和谈。
这番话不仅在讲述历史,也在为现实作警示。赫鲁晓夫此行,实际上也是在与中国进行谈判。毛主席的每一句话,“吃掉”、“只有一条出路”、“让别人看到我的力量”以及“商量商量”,都无一不直击赫鲁晓夫的内心。这一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表达,让赫鲁晓夫不得不对中国的立场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毛主席的智慧和深邃的思维在这一事件中展露无遗,他通过三只海参的比喻,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的决心,清晰地传达了中国有能力、也有智慧战胜任何来犯的敌人。这番话无疑让赫鲁晓夫深感震动,也让他在回国后重新审视中苏关系的重要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09:18 , Processed in 0.007512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