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业五年,青年毛泽东从月薪8元到脱颖而出,他是如何逆袭的?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3 07:08: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毕业五年,青年毛泽东从月薪8元到脱颖而出,他是如何逆袭的?                                                                       2025-05-22 16:27                                        发布于:天津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泽东的这一名句,恰如其人生的写照。那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最黑暗时代,也正值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毛泽东坚定地投入了中国革命的洪流中,志在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为了这个目标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毛泽东的出生地是韶山冲,一个位于湘潭市的偏僻小村落,远离城市的繁华。这个地方世代以务农为生,虽然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在家族中开辟了一条做小本生意的道路,但生意也只是小规模的贩米之类的买卖。毛顺生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对生活并无太大帮助,因此在毛泽东八岁时,便早早计划着让他读完私塾后继承家业,开始做生意。
不过,毛泽东并不认同父亲的想法。他虽然家里已有两个哥哥,但都不幸早逝,成为了家中的长子,也肩负了更多责任。不到15岁,毛顺生便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毛泽东,意味着他已经正式承担了家中的重担。毛泽东心生疑惑:“为何是我?”毛顺生回答道:“你是家里的长子,不给你给谁,放心,以后别再让我操心。”然而毛顺生未曾知道的是,毛泽东并不喜欢做生意,反而更热衷于读书。

1910年,17岁的毛泽东迎来了人生的转折。文运昌建议他去韶山外的东山学堂学习,那里的新式学问恰恰符合毛泽东对知识的渴望。可毛顺生不同意,认为17岁已是适合做正经事的年纪,仍希望他继承家业。毛泽东坚持己见,坚定地对父亲说:“我会做正经事给你看。”于是,毛泽东挑起了扁担,扛着被子和书箱,翻山越岭,前往东山学堂,开始了求学之路。

在东山学堂,毛泽东仅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把所有课程学完,紧接着他来到了长沙。在这里,毛泽东和萧子升等人第一次在图书馆看到了世界地图,发现世界的辽阔远远超出想象。那一刻,毛泽东产生了深深的震撼。几年后,毛泽东考入了湖南第一师范,并遇到了他的第一个人生导师——杨昌济。

杨昌济是一位思想开明、曾在海外留学的学者,他不仅与陈独秀等革命家有深厚的交情,也看出了毛泽东身上非凡的潜力。他欣赏毛泽东的思维深刻、理论独到,更重要的是,他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力让杨昌济极为赞赏,认为毛泽东必定能在未来有所作为。1918年,毛泽东毕业时,杨昌济给了他宝贵的建议,希望他能在中国探索和解决国家的实际问题。

在当时的中国,像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都归国后积极寻找变革的路径,而杨昌济却特别关心“谁来改变”这个问题。他看好毛泽东的才华和远见,甚至将他推荐到了北京工作。毛泽东进入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始了北漂的艰苦生活。在那里,他的月薪仅为8元,几乎无法维持生活。但这对毛泽东而言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那时,陈独秀在北大的薪水高得多,但毛泽东依然不为所动,因为他心中对革命事业的渴望更强烈。

在北京的生活虽艰苦,但毛泽东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他每天废寝忘食地阅读,受到了李大钊的关注。李大钊曾对陈独秀说:“让毛润之这样的人,北大都没有几个。”毛泽东不仅阅读了大量的经典著作,还学习了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1919年春,毛泽东前往湖南送别赴法留学的学生时,竟在火车站丢失了一双布鞋,幸亏遇到了老乡的帮助。尽管身处困境,毛泽东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却对他一生至关重要。他不仅认识了许多知名人士,也从他们那里汲取了大量的思想营养,眼界得到了极大的拓宽。毛泽东从此走出了韶山,开始了为改变中国而奋斗的漫长道路。

此外,杨昌济临终时,也同意了杨开慧和毛泽东的婚事,并寄予厚望。杨昌济曾在信中写道:“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其中之一便是毛泽东。
回到长沙后,毛泽东受聘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当时,毛泽东不仅热衷于阅读《新青年》上的文章,还时常为杂志投稿,发表自己的观点。年轻的毛泽东逐渐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而他创办的《湘江评论》杂志,成为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每当炎热的夏季,他常常汗流浃背地工作到深夜。尽管面对着湖南军阀张敬尧的封杀,毛泽东依然毫不退缩,积极组织驱张运动,最终取得了胜利,张敬尧被迫离开长沙。

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因多次参与革命活动而成为了长沙的风云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革命家进一步加强了联系,最终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办人之一。此后,他广泛动员人民,尤其是农民,开展了多次罢工运动,掀起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浪潮。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逐渐得到党内外的广泛认可,他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1927年,毛泽东决定带领队伍进入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之后,他成功领导了秋收起义,带领红军成功会师并组建了红军史上的第一支队伍。毛泽东的成功,离不开他扎实的文化积淀、远大的视野和强大的人脉关系。青年毛泽东正是凭借这些优势,在革命道路上逐步走向了巅峰。

在此后的岁月里,毛泽东领导了中国革命,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历史事件,并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更是军事天才,他的军事战略深深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正如历史学家艾利奥特·贝特曼所言:“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在西方国家看到了许多没有政治见解的军事家,但是我们现在认识了一位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伟大的军事家,他就是中国的军事天才毛泽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14:26 , Processed in 0.00854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