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用物理题难倒钱三强,美国诺奖得主叹服:毛泽东思想太伟大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7 07:35: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泽东用物理题难倒钱三强,美国诺奖得主叹服:毛泽东思想太伟大                                                                   2025-05-25 13:07                                        

发布于:天津市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主持了一次不同寻常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这一次,会议不仅有既定的与会人员,还特别邀请了两位重量级人物——中国地质学奠基人李四光和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钱三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李四光和钱三强向中央领导汇报国外原子能的发展以及中国近几年来的原子能研究进展。

在钱三强讲解核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时,讲到原子核的构成时,毛泽东主席突然站起来,打断了他,问道:“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钱三强回答道“是的”。随即,毛泽东继续发问:“那质子和中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个问题让钱三强一时语塞,因为当时物理学界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粒子单位。没想到,毛泽东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哲学观点。多年后,著名物理学家格拉肖将这一观点称为“毛粒子”,并为此在1963年国际物理学会议上提出了新的粒子模型,赞叹毛泽东思想的伟大。

毛泽东的这一举动,再次证明了他与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之间的深厚联系。虽然很多人只将毛泽东视为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但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研究却同样令人惊叹。

19世纪至20世纪初,地球上两股伟大的变革浪潮同时发生: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技术革命,电力和无线电的应用让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纪元;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的传播也催生了全球范围的社会革命浪潮,催促政府做出让步,推动社会变革。特别是在中国,由于清朝封闭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导致自然科学在国内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对科技的漠视让中国在面对外部世界的竞争时变得异常脆弱,最终沦为半殖民地的状态。

在那种封闭与落后的局势下,毛泽东和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只有通过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才能改变中国的未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后,“德先生”和“赛先生”便成了启蒙时代的代表,标志着一场思想上的革命。毛泽东也在这场变革中不断成长,并在探索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了西方的科学理论。

特别是在学习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毛泽东不仅研读了许多社会学、哲学著作,还深入研究了自然科学的经典作品。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赫胥黎的《天演论》是他学习中的重要书籍,进化论中“适者生存”的观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探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理论工具。尽管他当时选择主攻社会科学,但他逐渐认识到,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才能全面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

毛泽东的自然科学情怀,在他担任领导职务后并未消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加注重对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学习和研究。1953年,他开始与身边的年轻医生徐涛深入探讨物质结构的问题,他提出的质子和中子可以继续被分解的观点,挑战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主流看法。这一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界对核物理的研究,也为后来的科学发现埋下了伏笔。

1955年,在与钱三强的交流中,毛泽东再度提到物质的无限可分性,这一观点难倒了钱三强。后来,这一理论得到了实验验证,国外研究人员发现了反质子和反中子,证实了毛泽东的哲学预言。这一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科学研究,也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毛泽东的哲学思维不仅为中国的核物理研究开辟了新天地,也对全球的粒子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1963年,毛泽东在阅读《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时,发现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提出的粒子细分理论与他自己的观点非常契合。这一发现,让毛泽东对坂田昌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当时中日两国的外交关系并未完全恢复,但在科学领域,毛泽东与坂田昌一的交流却展现了中日科学合作的潜力。

1964年,中国召开了国际科学讨论会,坂田昌一作为日本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议期间,毛泽东与坂田昌一就粒子物理问题展开了深刻的对话,令众多科学家刮目相看。毛泽东的科学视野也因此在国际学术界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毛泽东的物理学理念在1977年,尤其在美国召开粒子物理学大会时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会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格拉肖提到了毛泽东关于粒子不可分的哲学思考,并表示,这一理念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科学家们。他还提出,以“毛粒子”命名新的粒子模型,以纪念毛泽东对粒子物理学的深远影响。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伟大领袖,他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研究也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思想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发展,也为世界物理学带来了崭新的视角和启示。毛泽东的科学情怀,始终是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他的思维方式将永远影响着未来的科学探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09:16 , Processed in 0.00978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