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男子花78万买古画,8幅画里7幅是假的,意外得到1幅国宝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7 06:56: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0年男子花78万买古画,8幅画里7幅是假的,意外得到1幅国宝                                                                    2025-05-25 12:55                                        

发布于:天津市
   
       字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部分,历代以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欣赏与收藏字画,不仅能在水墨丹青之间体悟其中深藏的意境美,还能够提升收藏者的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培养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对于那些喜爱艺术的人来说,字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它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与提升。

如今,字画作为投资品的价值更是愈发突出,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精神层次的需求大幅上升,艺术品的收藏与交易逐渐成为大众热衷的活动。人们对于字画的购买和收藏越来越热衷,这为字画的升值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对于收藏家来说,字画收藏带来的无尽乐趣,最让人着迷的无疑是“捡漏儿”。所谓“捡漏儿”,便是指以极低的价格购得极具价值的艺术品。在这其中,卖家往往对自己手中的字画价值一无所知,而买家则凭借其独到的眼力,能准确识别其中的宝贝。倘若能够遇到一件真正的艺术珍品,这不仅意味着一笔巨额收益,更能展现出收藏家敏锐的眼光,因此“捡漏儿”成了不少收藏家乐此不疲的追求。

从北京潘家园到成都送仙桥,再到西安古玩城和南京夫子庙,甚至是藏家的书房、外行人的家传老物件,乃至村民家中的废纸和垫桌脚的木块,几乎每个地方都能见到收藏家们热衷寻宝、鉴宝的身影。每一次能够淘到心仪的宝贝,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运,而若这份幸运来自“捡漏儿”的机会,那无疑是锦上添花。

杭先生是一位资深的字画收藏爱好者,对于字画鉴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且在收藏圈中小有名气。每当听闻有名家作品的消息,杭先生总是第一时间赶去,既是为了大饱眼福,也希望能够丰富自己的收藏。一次,杭先生的朋友告诉他,东北一位藏家手中正有他心仪已久的名画,杭先生便迅速动身北上,最终以超值的价格买下了8幅画作。

然而,让杭先生没想到的是,经过鉴定,所购买的7幅画竟是赝品。更令他惊讶的是,最后一幅画居然是从故宫流出的珍品,价值竟高达2000万!这一意外的发现,使杭先生意识到,有时候命运的巧合,恰恰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010年,杭先生接到了一位收藏界朋友的电话,得知一位邻居收藏了许多名家字画,其中就有他一直心仪的郑板桥的《瘦竹图》。郑板桥擅长画梅、兰、竹、菊,其中“瘦竹”尤为出名,竹子画作呈现出一种瘦劲硬朗、风骨独具的独特风韵,一直以来是收藏家的珍品。杭先生一直对郑板桥的画作情有独钟,得知这一信息后,他决定前往吉林通辽,亲自拜访这位藏家。

在与藏家会面并交流一番之后,藏家表示,确实收藏了许多字画,其中有部分作品打算出售。当提到郑板桥的瘦竹图时,藏家毫不犹豫地取出画作,展示给杭先生。看到这幅自己一直渴望得到的名作,杭先生激动不已,但他迅速冷静下来,拿出放大镜,开始仔细鉴定。字画的真伪往往可以从题跋、印章、笔法等细节入手判断,而杭先生的眼力与经验让他确认,这幅画确实是郑板桥的真迹!

此时,杭先生的目标明确,接下来的问题是价格。卖家给出了80万的价格,而杭先生虽然心动,但依然觉得价格有些高,毕竟双方并不熟悉,对画作的真伪只有自己一双眼睛可依赖。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78万元成交,杭先生带着八幅画回家了。

回到扬州后,杭先生第一时间联系了曾在央视《鉴宝》节目中出镜的专家蒋文光老师,希望请他鉴定这些画作的真伪。蒋老师看过七幅画后表示,其中七幅是清代的仿品,虽然笔法精湛,但毕竟是赝品。杭先生听后大失所望,经济损失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比经济损失更让他痛心的,是他在鉴定上的失误。

然而,幸运的是,剩下的最后一幅画,却让杭先生重新看到了希望。蒋文光老师在细致观察后告诉杭先生,这幅画是清代山水画大师钱维城的真迹。钱维城以山水画著称,其作品意境高远、笔力沉雄,是清代画坛的重要人物之一。杭先生惊讶万分,毕竟,这幅画的价值超过了2000万!在这个巨大的发现面前,之前的七幅赝品便显得微不足道。

杭先生的“捡漏儿”经历,堪称一次幸运的“翻盘”。不仅弥补了之前的损失,甚至让他收获了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艺术瑰宝。与此同时,这幅画背后更有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它曾经是乾隆皇帝的收藏,经历了多次流转,最终重新出现在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这段历史,正是从清朝封建王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的社会变迁中,反映了艺术品与普通百姓之间日益接近的过程。

对于杭先生来说,捡到这样一幅名家的作品,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是精神层面的极大满足。而对于所有热爱艺术、追求美的人来说,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相对平等、自由的时代,才有机会拥有这些传世之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3 20:48 , Processed in 0.00779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