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人指出北平建都有巨大弊端,毛泽东也犹豫,一高人帮他下定决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5-24 15:39: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人指出北平建都有巨大弊端,毛泽东也犹豫,一高人帮他下定决心                                                                    2025-05-24 12:08                                        

发布于:天津市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首都的选址历来都是至关重要的决策。  

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毛主席对首都的选择颇为慎重,曾多次考虑过多个城市。尤其是在选择是否定都北平的问题上,他内心犹豫不决。早前,关于北平建都的弊端已有先人提出过警告,历史上明清两朝的种种经验也表明北平并非理想之地。在这种背景下,毛主席一度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与迷茫,究竟是否要把新中国的首都设立在北平,这个问题成了他的难题。

然而,就在这时,西柏坡来了一位毛主席的老朋友,在经过一番详细的分析与建议后,毛主席最终做出了决定,选择将新中国的首都设定在北平。那么,这位同志是谁呢?他是如何使毛主席下定决心的?北平建都的弊端究竟是什么,现如今这些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呢?

北平,又名“京”,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人在此定居建城。北平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部,东临天津,与河北接壤。春秋时期,燕国便在此建立了国都,但在公元前222年,燕国被秦始皇统一时灭亡。在著名的荆轲刺秦故事中,荆轲所献的燕国地图便与北平密切相关。

金朝的贞元元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将都城迁至燕京,北平由此成为了封建王朝的皇城的起点。随着蒙古的统一,忽必烈也将都城设在了北平,定名为元大都。马可波罗曾在其游记中描述元大都的繁荣,足见北平作为帝王之城的辉煌与富饶。

然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却深知北平的防守漏洞,因而将首都移至南京。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希望将皇位传给长孙朱允炆,但这引发了朱棣的不满。身为边疆藩王的朱棣一直负责抵御北方的蒙古侵扰,当时的明朝皇城就在北平。因此,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将首都迁回北平,并命人修建了紫禁城,这一举措使得北平成为了明清两朝的皇家之地。

尽管北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成为多个朝代的国都,但历史上有许多人早已指出,这里并不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地。清代历史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曾指出:“建都之地关中为上,洛阳次之,燕都又次之”。他认为北平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尽管北方有山川为屏障,但距离北方的强敌仅百里,易被攻陷。历史上的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清军入关时,就利用了北平的这一弱点,轻松突破了北平的防线。同样,清朝末期,八国联军侵华,北平的易守难攻特征再度显现,最终北平被列强两度攻破。

因此,许多清朝官员曾上谏,建议迁都至内地,比如西安,因为西安地处内陆,地势险要,可以借助关中地区的险峻地形防御外敌。然而,清帝昏庸,未能采纳这些忠言。进入民国后,孙中山也曾指出,北平虽有地理险要之势,但由于与日本和俄国接壤,一旦敌人攻占天津,便可轻易向内地推进。因此,国民政府最终选择了南京作为首都。

到了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同样面临着建都问题。起初,毛主席并未考虑北平,而是看中了南京周边的城市,尤其是淮阴。淮阴虽然规模较小,但其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而且靠近南京,交通便捷。然而,随着内战的爆发,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解放战争爆发,淮阴的建都计划也因此搁浅。

解放战争进入高潮时,毛主席曾一度考虑将首都定在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基础雄厚,又是最早解放的城市,且与苏联接近,有利于获得外援。然而,随着国民党在东北的增兵计划,哈尔滨的战略地位逐渐减弱,毛主席再次对首都选址产生疑虑。

1948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开始决定将首都设在北平。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时任东北城市工作部部长的王稼祥来到西柏坡,他的分析让毛主席下定决心,选择北平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王稼祥与毛主席的关系可追溯到早期的革命岁月。王稼祥在中央苏区期间曾与毛主席有过接触。尽管他当时属于“留学派”,与毛主席的“本地派”不同,但两人的关系逐渐亲密。特别是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为毛主席投出了决定性的一票,帮助他确立了党内领导地位。

王稼祥对毛主席的支持始终如一,即使他早期曾与“左倾”派系有些联系,但始终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转而支持毛主席的领导。对此,毛主席深感信任。

在西柏坡的会议中,毛主席就北平建都的问题向王稼祥请教。王稼祥详细分析了南京、西安和其他备选城市的利弊,最终建议北平作为最合适的首都。王稼祥指出,北平不仅位于中国的交通枢纽,还拥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地理位置,能够保证国家安全。毛主席听完后十分认同,笑着说:“你说得有道理,北平确实是个理想的选择。”

1949年,随着北平的解放,新中国的首都选址正式定在北平,并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布新中国的成立,从此中国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6-5 06:02:24 |只看该作者
翰墨飘香! 丹青溢彩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17:31 , Processed in 0.00902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