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宫发现光绪的亲笔书单,内容颠覆历史,学者:慈禧真是罪该万死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12 04:56: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故宫发现光绪的亲笔书单,内容颠覆历史,学者:慈禧真是罪该万死                                                                   2025-06-11 17:11                                        

发布于:天津市
   
       世人都知道光绪皇帝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物,被慈禧太后软禁了多年,最终更因毒杀惨死。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段孤独而囚禁的岁月中,这位年轻的皇帝竟然仍孜孜不倦地求学。最近,澳大利亚学者叶晓青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份朱笔书写的书单。让人震惊的是,这份书单竟然属于光绪皇帝!书单上的书籍内容涵盖了西方政治、法律、军事等多个领域,令人瞠目结舌。这个发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光绪皇帝形象。那么,这份书单揭示了什么样的秘密?它对我们理解晚清历史,又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光绪皇帝的早年经历充满了波折。1871年,他在北京出生,名为载湉,是咸丰帝亲弟弟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这个看似普通的皇族孩子,谁能想到他将来竟会登上大清帝国的皇位,成为一代帝王呢?光绪小时候非常聪明。据说他三岁就能熟背《三字经》,五岁便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这令他的父亲醇亲王非常高兴,经常向别人夸耀:“我这个儿子,未来必定会成就非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874年,同治皇帝去世,整个紫禁城一片混乱。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一商量,决定挑选一个适龄的皇子继位,最终将目光投向了载湉。就这样,这个年幼的孩子毫不知情地成为了清朝的皇帝,改名光绪。
光绪在四岁时登基,年纪太小、什么都不懂,慈禧太后便为他安排了专职的老师,开始了基本的读书写字教育。光绪的启蒙老师是翁同龢,这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对光绪极为严格,每天要求他背诵经书,练习写大字。尽管年纪小,光绪也十分努力,早早地就养成了勤奋读书的习惯,每天早起晚睡,努力多读些书。

光绪十二岁时,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太后成为了掌握实权的太后,光绪依旧只是个名义上的皇帝。然而,他依然保持着勤奋好学的态度,每天不停地阅读,还与翁同龢讨论学问。翁同龢曾由衷感叹:“陛下聪慧非凡,学问日渐进步,必将成就一番大事业。”
光绪十六岁时,慈禧太后决定让他亲政。1889年3月4日,光绪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政务生涯,终于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可惜,刚一开始他就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朝廷上不少官员对光绪的年纪和经验心存疑虑,认为他太年轻,不具备足够的能力管理国家。光绪为了证明自己,起早贪黑,尽全力处理政务。
除此之外,光绪还特别喜欢和一些开明的官员讨论治国理政之道,比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这些官员都对他充满敬意,并称赞他的求知欲和进取心。但很快,光绪意识到,尽管自己努力工作,实权仍不在自己手中。虽然慈禧太后表面上退居幕后,但她实际上始终把握着朝廷大权。每当光绪想做出某个决策时,都不得不先请示太后,常感自己像是一个傀儡。
然而,光绪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力求通过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最终能掌握真正的权力。据说,光绪还暗中学习英语,想要亲自阅读西方的学术著作,提升自己的见识。
正当他对变革充满希望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改变了光绪的一生轨迹,也为他日后的改革埋下了伏笔。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结果让整个清朝蒙受了惨痛的失败。这一战不仅改变了光绪对中国局势的认知,也激发了他进行深刻反思的动力。
甲午战争的起因是朝鲜的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朝出兵平乱,而日本也借机派兵进入朝鲜,双方在朝鲜发生了激烈冲突,最终演变成全面战争。战争初期,清朝信心满满,许多人都认为日本不过是一个东洋小国,轻松便能击败。然而,战争的进展却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丰岛海战中击沉了清朝军舰“高升”号,这是甲午战争的第一场战斗,标志着清军的首次失利。光绪皇帝得知消息后,震惊不已,连夜召见李鸿章等大臣,商讨对策。接下来的战局更加不利,9月17日,日军在平壤大败清军,占领了整个朝鲜;10月24日,日军越过鸭绿江,进入东北;11月21日,旅顺陷落,大量民众惨遭屠杀。接二连三的噩耗让整个清朝朝廷陷入了恐慌之中。
1895年1月,战争迎来了转折点——威海卫海战,清朝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北洋水师的统帅丁汝昌在旗舰上自杀殉国,这一消息传到北京,举国哀悼。光绪皇帝得知此事后彻夜未眠,焦急地询问大臣们:“我们有更多的兵力和先进的武器,为什么会败得如此惨烈?”
很快,清政府被迫与日本展开和谈,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清朝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还需支付2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这个屈辱的条约深深打击了光绪皇帝,他开始思考为何国家如此弱小,为什么在这场战争中败得如此彻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22:20 , Processed in 0.0075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