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7年毛主席叫来许世友,谈喝酒的事情:能喝酒是好事,但要定规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3 05:16: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7年毛主席叫来许世友,谈喝酒的事情:能喝酒是好事,但要定规矩                                                              2025-07-02 22:39                                        

发布于:山东省
   
       1937年秋的一个深夜,毛主席叫来许世友,谈喝酒的事情:能喝酒是好事,但要定规矩!许世友沉思片刻,说了三条......
1937年的延安,红军刚结束长征的艰苦跋涉,正经历着从游击战向正规化作战的转型。
就在这个时期,延安掀起了一场特殊的讨论,而讨论的重点,竟然是许世友最大的爱好——喝酒。
许世友的酒量在红军中是出了名的,早在鄂豫皖苏区时期,他就以“千杯不醉”的豪饮闻名。
据警卫员回忆,他常把缴获的白酒装在竹筒里随身携带,行军时喝上两口能提神,作战前饮上一碗更添虎威。
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时,曾有战士因他酒后训话嗓门太大而抱怨。
但时任政委陈昌浩却力排众议:“许军长喝了酒,打仗更勇猛,由他去吧。”
当然了,这种包容背后,是许世友用战绩书写的信任——他率部七次担任敢死队队长,刀劈川军精锐,夜袭敌军指挥部,用鲜血为红四方面军杀出一条条生路。
可我军纪律严明,饮酒本不允许,偏偏许世友特殊,大家心里难免犯嘀咕。
到了延安,纪律要求更严格,许世友喝酒的问题,也不得不拿出来,严肃讨论一下了。
这件事,毛主席决定亲自出马解决。
如何平衡纪律与个性,这是门大学问。
毛主席早已了解过,许世友这位少林寺出身的将领,从鄂豫皖到川陕,从长征到西路军,大小数百战,身边总离不开他那酒葫芦。
相反,许世友是无酒不欢,要是强行让许世友戒酒,说不定起了反效果。
所以,1937年秋的一个深夜,毛主席叫来许世友,笑着说:
“现在不同了,我们要建设一支铁的军队。”
许世友明白,主席是要谈喝酒的事情,他挺直腰杆,说道:
“主席,我许世友别的不敢说,打仗绝不含糊!”
毛主席摆摆手:
“好汉不提当年勇,我当年也吹过冲锋号。能喝酒是好事,但要定规矩。你自己说,怎么约束?”
这是让许世友自己来立规矩,监督自己。
许世友听了这话,沉思片刻,便说了三条:
“战前排兵布阵,不喝酒;战斗打响后,不喝酒;吃了败仗,不喝酒。”
毛主席抚掌大笑。
自此,许世友便和主席约法三章,他说到做到,虽仍然爱酒,但绝不破自己定的规矩。
1941年胶东反投降战役中,他率部包围赵保原的发城据点。
参谋送来缴获的日本清酒,他盯着酒壶咽了口唾沫,最终让人把酒抬到伙房,七天后城破,他才让警卫员打开酒坛,却只喝了半杯便分给战士。
和平年代,许世友的自律更显严苛。
1969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前夕,他为检验桥梁承载能力,亲自指挥118辆坦克列队过桥。
整整三个小时,他站在桥头堡上,任凭警卫员捧着茅台酒壶在旁劝饮,始终纹丝不动,直到检验成功,他才回到家中,开怀痛饮。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在南京逝世。
多年后,在他的墓前,前来祭奠他的人们,为他摆上了不计其数的美酒。
人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这位战功赫赫,言出必行的英雄。
参考资料:
新华网《出生入死,身经百战——许世友》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1 09:41 , Processed in 0.00780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