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雄万岁!怀念珍宝岛十英雄中牺牲的五位烈士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6-28 05:06: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大志 于 2025-6-28 05:07 编辑

英雄万岁!怀念珍宝岛十英雄中牺牲的五位烈士               

2025-06-27 21:35                                        

发布于:天津市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不变,同时丰富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生动且字数变化不大。

---

在宝清县以东约3公里的地方,坐落着珍宝岛烈士陵园。这里静静地安葬着在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5位战斗英雄。陵园内的展览馆陈列着珍宝岛战役遗留下来的各类物件,它们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今,这片土地已成为黑龙江东南部地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每当国家遭遇危机时,总有无数无名英雄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保卫家园。后人永远铭记他们那份无私的奉献与英勇无畏。

1964年2月,中苏两国为了化解长期存在的边界争议,开始了正式的谈判。中方始终秉持着诚恳的态度。曾参与过当年谈判的李凤林回忆说,当时中方期望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历史遗留的复杂问题,并且已做出较大让步,然而苏联方面却态度强硬,始终不肯退让。

由于种种复杂的政治和历史原因,苏联方面始终回避将谈判称为“边界谈判”,而是使用了其他模糊的措辞,使得谈判一开始便显得颇为艰难。
谈判中最棘手的问题是界河上的岛屿归属。依据多年前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两国东段边界应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界,但对于界河中的岛屿归属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国际通行的规则通常以主航道的中心线划定岛屿归属,由此引发了双方的严重分歧。
中方坚持珍宝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在过往条约中从未存在争议。苏联却主张以“自然”原则划分边界,甚至拿出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来支持他们的观点。这种说法显然牵强附会,若依此逻辑,珍宝岛所在的乌苏里江在1860年前应完全属于中国内河。
争议期间,苏联还拿出一张沙皇时期绘制的地图,试图借此证明其主张。然而这张地图制作于1861年前,是沙皇单方面绘制,缺乏法律效力,根本不能说明问题。
双方在这一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矛盾和紧张局势逐步升级。
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战备问题是我们与赫鲁晓夫多年斗争的结果,从他的态势来看,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抵御武装侵略的准备。”

虽然做好了战备准备,但中方始终希望避免战争,尽量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纷争。9月10日,毛主席在接待法国客人时还以含蓄的语气表示,“不过是说些空话,让赫鲁晓夫紧张一下”。
事态一度缓和,然而苏联新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方开始大规模向边境增兵。在远东部署的导弹和可携带核弹的轰炸机数量也不断增加,威胁日益明显。
1967年11月至1968年1月初期间,苏军频繁干涉中方渔民的正常活动,1968年1月5日,苏联装甲车肆意横冲直撞,酿成流血事件,战争的阴云愈加逼近。

中央迅速下达加强警戒的指示,出台多项严格规定,体现了中方的克制态度,依旧期望通过谈判回归和平轨道。
春夏季节,苏军飞机多次进行侦察和挑衅,中方抗议后也加强防备。与此同时,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使得中苏边境局势更为紧张。
在一系列小规模冲突后,1969年3月2日,珍宝岛首次爆发武装冲突。
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回忆:“中央军委专门在京西宾馆设立指挥室,配备专线,我负责前线联络,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掌握国际情报,随时向周总理汇报。”
这场战斗中,无数普通士兵毅然肩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
3月14日晚,中方预判苏军会报复,派出一步兵连警戒珍宝岛。次日凌晨,苏军6辆装甲车带领30多名步兵登岛,双方迅速爆发激烈交火。

经过一小时多激战,中方击毁苏军两辆装甲车,迫使苏军撤退至本土一侧。
次日上午,苏军派遣3架飞机俯冲珍宝岛,地面则有6辆坦克和5辆装甲车分两路发起攻击。中方总结出“打侧不打前”的战术,以有限火力成功震慑苏军。
下午1时,苏军用大口径火炮和坦克连续轰击中方防线,随后派出百余步兵冲锋。战士们遵循毛主席教导,“敢把敌人放近了打,放到50米突然开火”。

这次战斗中,中方击毁1辆坦克和4辆装甲车,击毙苏方1名上校和1名中校,苏军被迫全部撤离,第三次冲突结束。
正是这些激烈战斗,涌现出许多英勇战斗英雄。特别是3月15日的那场战斗,虽然装备和火力处于劣势,中方士兵凭借坚强意志和顽强斗志,顶住了9个多小时的敌军压力。

当时10位战斗英雄的表现尤为突出,其中5人壮烈牺牲在阵地上。
毛主席对此高度评价:“主要靠勇敢,要破除迷信,这次珍宝岛就破除了迷信。”

和平与安宁,是这些勇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战斗英雄不仅是民族的脊梁,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标杆。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在新时代,更需要这样的英雄,也需要他们背后“忠烈之家”那样坚强的家庭支持。
只有在党的领导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有血性、有能力打赢未来战争的英雄。
纵观中国近代史,珍宝岛战役虽然规模不大,却极具典型意义。
从3月2日第一波冲突到3月15日,局势逐步升级。据苏联档案显示,当天苏方不仅派遣边防军,甚至动用了正规军和人数众多的摩托化步兵团,配备重火力,还有其他保密军事单位。
此外,苏联采取严密封锁边界附近地带的策略,意图掩盖行动。

在极端紧张的环境下,中方边防军付出了巨大牺牲,涌现出众多英雄。
作家陈长荣曾撰写《珍宝岛,一九六九》,详细记述了这些英雄壮烈的故事,让更多人铭记这段历史。
如今,5位烈士安息于珍宝岛烈士陵园。
其中,排雷英雄孙征民曾任沈阳军区工兵,1969年3月奉命赴珍宝岛执行排雷任务。
他耐心传授排雷知识,结合实地情况创新用匕首刺刀敷雷法,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出一批工兵骨干。
不仅如此,孙征民还负责布雷,其布设的地雷成功摧毁一辆侵入我内河的苏联坦克,战功显赫。
排雷过程极度危险。一次他发现一颗极为危险的地雷,迅速安排战士远离,自己用铁钳夹住快脱落的雷针,再用剪刀剪断绊线,才松了一口气。

另一次侦察岛上弹片密布,探雷器无法使用,他让战士暂避,自己空手上前侦查,展现了非凡胆识。
英雄孙征民最终于3月20日牺牲。前几天他昼夜奋战,疲惫不堪,却仍关心战友,分发仅有的苹果和罐头。
19日撤离后,虽然被劝休息,他坚持继续完成布雷任务。3月20日中午帮助其他小组排雷时不幸壮烈牺牲。

他在珍宝岛仅奋战了7天7夜,却为守护国土立下不朽功勋,永远铭记在官兵心中。
炮火中牺牲的英雄杨林,所在部队接到命令紧急集结开赴珍宝岛,且他是第一个主动请战的。

3月15日战斗初期,他原在后方待命,因焦急请求数次,终于获准率队登岛支援。
战士们披着白色床单伪装接近岛岸,突遇苏军4辆坦克从南端内河潜入,企图包围中方。
距离最近的坦克仅几十米,已来不及使用炮火,杨林当机立断掷出反坦克手雷,令坦克慌乱。

岸炮迅速反击,击伤敌首辆坦克,迫使其余坦克后撤。
敌军随后再度派出装甲车和坦克冲击,杨林果断命令“冲上去,消灭他们”,与战友架炮精准打击目标。
正在激战中,敌方炮弹爆炸气浪将杨林掀起,致其当场牺牲,年仅25岁。

他生前誓言写道:“希望党把我当一颗重型炮弹使用。”
轻伤不下火线的陈绍光,早在珍宝岛冲突爆发前就参与巡逻。

1969年2月底,他带队巡逻时遭遇苏军装甲车堵截,立即抗议。对方突然袭击,陈绍光指挥战士用枪托反击,成功将人数三倍的敌人驱逐出境。

3月2日埋伏时,苏军先开枪,双方激烈交火。陈绍光左臂负伤,血流不止,却坚持用右手射击。
随后侧翼遭敌袭,腰部中弹,仍未离场,继续战斗。
战斗结束后,被战友紧急送医,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指挥阵地牺牲的王庆容,同日与战友潜伏雪窝,密切监视苏军动向。
发现苏军车辆逼近后,王庆容坚决抗议,令敌退入树林伺机观察。

一名苏军上尉突然开枪,双方交火,王庆容腹部中弹,忍痛指挥。

见战友受伤,他冲上前抱起,脱下衣物包扎,随后被子弹击倒。

卫生员急救时,他醒来激励:“人在阵地就在,坚持就是胜利!”说完便倒下。
战后整理遗物,发现他珍藏的毛主席照片和40元人民币。他在请战书中写道:“党给我智慧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5-7-16 03:23:47 |只看该作者
阅读经典,体会经典,传承经典,传递正能量,提高自身的涵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6:59 , Processed in 0.00829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