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秘汝窑瓷器鉴定:细节之处见真章—气泡开片与胎釉剖析!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揭秘汝窑瓷器鉴定:细节之处见真章—气泡开片与胎釉剖析!                                                           2025-08-09 11:35                                        

发布于:江西省
   

                                    揭秘汝窑瓷器鉴定:细节之处见真章—气泡开片与胎釉剖析!
写文章蛮辛苦的。最难的就是找资料。本着对大家负责任的态度,笔者找来的资料都是保真的博物馆藏品或者海内外大拍卖行成交的可靠器物。资料来之不易,真心喜欢瓷器的朋友最好收藏起来以供学习。

而按照学术界的说法,汝窑目前主要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等大博物馆中,私人收藏的据说仅有四件。现目前民间不可能会有,对此老林不敢苟同,因本身不像学院派一般只做古瓷研究,小编还从事古玩经济领域,常年与各大拍卖行往来合作,运作过不少民间高级藏家的手中珍宝,其中就包括汝窑,挖掘民间藏家的珍藏价值是我辈之使命,决不能像顽固官方派的作风只会一味地否认,要实事求是的作判断,小编近来根据汝窑遗址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又有新的心得,故此特做此文。

汝官窑的烧造时间大约只有20多年,由于实物瓷料和历史文献资料都比较少,人们对汝官窑的真面目知之不多。80年代以来,宝丰县清凉寺汝窑遗址发现后,出土了大量汝官窑碎片、匣钵、窑炉、作坊等各种实物资料。在些基础上,有关文物考古部门和科学研究单位对此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从烧造工艺和科学技术的角度对汝官窑的釉色、质感、纹片等主要外观特征的形成原因进行科学分析。

汝窑作为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一直受到世人和藏家的高度关注,民间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件”之说,美术大师李苦禅先生曾写下名言:“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近些年拍卖市场上的拍价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就在今年10月3日的香港秋拍会上,下图这件小小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竟以2.942875亿港元天价成交!可见汝瓷之名贵!

瓷器屡创新高的小背景就是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媒体时代,这就和过去对古董行业的认知有所不同,过去古玩界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叫“物以稀为贵”,尤其是古董,少之又少的东西一定贵,当然如今这话也不假。如今“物以知为贵”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古代人们不知道就可以拿个东西,在对方根本不明白的情况下,蒙着对方可能就卖出去了。而如今不同了,一定要让大家知道它的真正价值所在,汝窑创造记录的三个亿就表明了“物以知为贵”这个道理的存在,从古至今一直在有人宣传这个东西,而且汝窑在历史上就一直很有名。

如此稀世罕见的汝窑瓷器,现当前市面有人为了从中牟利而仿制汝瓷,而围绕这样一种样归瓷器的真真假价,每天都有一些藏家打眼上演着悲喜故事。很多藏家最近都问到小编真品鉴定该从哪些细节去入手呢?我认为在鉴定汝窑瓷时,不能一律套用开片,釉色,支钉纹标准,要具体分期而论。藏品的鉴赏,绝非某些人所说的凭感觉看新老,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希望能通过文章把自身所学传递出去,让全国八千万藏友能认清手中珍宝的价值,振兴收藏界!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几点我自身常用的一些鉴定方法!

1:胎的烧结度
汝官窑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质地疏松,没有很好烧结,断面干涩而没有玻璃光泽,吸水率和气孔率都相当高,大大小小的空洞特别多,有时还可以看到断层。这些特征一般用肉眼就能够分辨出来,如果用放大镜或50倍的体视显微镜观察就更加清楚。在观察这些特征的时候,必须采用新打碎的断面而不能采用受泥上污染的断面。

2: 看开片
大家都知道鱼鳞纹、蟹爪纹这样的开片类型,现代仿品的鱼鳞纹开片也很美的。 而宋汝窑的开片是很自然的开片,没有任何做作在里面。 比如鱼鳞纹的开片是错落有致的,部分的鱼鳞片需要通过角度的变化来看到,而仿品的鱼鳞片一般比较清晰可辨,并且有一种漂浮出来的感觉。无论怎样开片的汝窑瓷器,纹理都是很文静不张扬的,自然而然的形成,片纹都是饱满的。 通过显微镜看到这样的片纹会看到有的像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有的直中有弯,有的如蝉翼粗细不匀。 无论怎样的开片都充满了岁月的沉积,都彰显出“安静”、“自然”、“不争”。 部分汝窑没有开片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汝窑瓷器鉴定评估咨询下图 珠山老师。

3:听回音
由于汝窑瓷器属于半熟的烧造模式制作的, 所以一般器型通过手指的轻轻敲击声音都是比较闷的感觉的, 声音如敲击在木头上而不是瓷器上的清脆的声音。 汝窑敲击声音的与众不同,是大部分汝窑的主要特点, 也有个别的汝窑器物由于胎体很薄,也会有一般瓷器比较清脆的声音的。

4:触摸感
北宋汝窑的手感一般都很好,有一种温润的感觉,部分出土有土沁的部分的釉色会有涩的感觉。 我们都知道的感觉是如玉一般的感觉,北宋汝窑确实有这样的手感的。 这里要强调一点, 现代部分专家戴手套来观看瓷器,是不科学的,手套将瓷器的手感这一重要鉴赏指标隔绝出去了。

5:釉的质感
汝官窑的质感大体上可分成完全失透感、玉质感、玻璃质感等几种。不同的质感是不同的显微结构造成的,而釉的显微结构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们的玻化状态。下面把这三种具有不同质感的釉的外观特征与它们相应的玻化状态和显微结构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先说具有完全失透感的月白釉,这种釉的釉面光泽差,呈半木光状态。显微结构表明,这种釉的釉层中存在大量未熔釉料和大大小小的气泡,表明它们处于玻化初始阶段,烧成温度大约在1050~1100之间。大量未熔釉料和气泡的存在造成完全失透感和半木光状态。具有玉质感的粉青色釉,其烧成温度比月白釉稍高,大约1150~1200之间。

(左) 和汝窑考古瓷片(右) 在显微镜下放大130倍照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17 12:02 , Processed in 0.00772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