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虽然字数不多,却是赵孟頫行草书的传神之作,无意于佳乃佳
2025-08-26 13:45
发布于:广东省
赵孟頫是帖学大师,应该说是一个以继承为主帖学宗师级的人物。前面拙文里,我们看了他的两幅晚年的行书作品,下面咱们要看的是他的一封书信,也就是其在六十七岁时写下的《种松帖》。 这幅行书作品,是赵孟頫写给老家的一封书信。信中提及自己比较怀念家乡的一些事,但由于年岁已高,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事不能亲力亲为。他把田地上的一些个账务、及在山上种松树、包括购置山地之类的事托付给他人。 这幅作品当中行草夹杂,也可以看作是他一幅行草书作品。书信相对于其它场合,比较正式一些作品来说,书写时更为放松自由。也更容易去感受,书写者在挥运之时的那种状态与神采。 ![]()
对于书法的欣赏,我似乎更喜欢去看一些名人的书信手札。像二王以及后来的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黄宾虹等。书信上的内容,大多是生活当中的一些小事,给我们今天相互问候,发个信息也是一样的。 因为古人的书信往来,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在书写当中的这种随意性就比较大,也见过不少名人书信手札,涂涂改改的也很正常。 在书写当中也是基本实用出发,其它的笔法艺术性则为次要。所以书写上没有太多的顾忌,更放的开更是随心所欲,当然也更容易显性情。 不像今人为了入展获奖,去刻意人为的去安排、制造、设计,各种对比矛盾虚实大小等,看似完美的同时,也缺少了书写应有的生动鲜活,与不经意之间,生出来的那些意外之美。 赵孟頫《种松帖》,呈现的是一种自由、随意、畅达、鲜活之美。字与字之间的气,是流动的生动的,没有一丝人为的痕迹。它的美也并不只是什么笔法上精到,结字的匠心独运,而是一种无意于佳乃佳的自然之境,也是书法的妙处所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