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是如何遵守党内纪律、尊重群众意见的?重温此事令人感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25 08:03: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是如何遵守党内纪律、尊重群众意见的?重温此事令人感动                                                                      2025-08-23 10:17                                        

发布于:天津市
   
       在毛泽东时代,群众的意见被视作最具权威的声音。即便是毛主席亲自打招呼,只有得到群众的认同与响应,事情才能真正推进;反之,即使主席愿意推动,若缺少群众的支持,往往难以落地。而主席自己,也始终以极大的尊重对待群众的意见,愿意听取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朱仲丽,是王稼祥的妻子,一位经历丰富的老八路,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担任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她晚年的回忆里如此记述:1954年,当我还身居院长之位时,毛主席亲自托付我办一件事,这是他多年来一直盼望实现的一项心愿。然而,因为我的疏忽,这个愿望始终未能落实,辜负了主席对戴大夫的一片挚心,我至今仍感到自责。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一次在中南海的会谈里,毛主席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对我说:“我请叶子龙给你们医院介绍一位戴医生,你见到她了吗?”我回答:“见到了,已经把她分配到了妇产科。”主席一向不以个人推荐来决定人去向,这次为何破例呢?他接着说:“戴医生的丈夫是早年参加过革命的同志,已经牺牲;她本人也在早年坚持过共产党的主张。”随后,他向我详细介绍了戴医生的为人、品德以及她的历史背景,并说:“我觉得这样的同志完全有资格在友谊医院入党。”

原来她是烈士的遗孀,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因此,主席不仅为她安排了工作,还提出让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朱仲丽回忆说,回到院里后,她把情况向妇产科支部书记如实汇报,并希望支部能够为戴医生办入党手续,当然前提是她本人要提出入党申请。可是一段时间过去,直到1960年我将要离开友谊医院,戴医生的入党问题仍未解决,我也逐渐把这件事放在一边,几乎要忘记。

不过,主席并没有忘记这件事。一天,毛主席又看见我,问道:“你们医院的戴医生入党了吗?”我摇头回答:“妇产科支部没有通过她的入党申请。”主席追问:“为什么?”我依旧如实回答:“支部没有通过。”他默然无言。
回到医院,我再次去请教妇产科支部书记:“为什么戴医生没有被批准入党?”支部书记回答:“群众没有表示同意。”我心里一阵焦急,急切地说:“你们最好尽快地培养她入党,因为她是一个忠于党的事业的人。”尽管毛主席当时作出了推荐,但最终未获通过的关键原因,正是群众没有同意。主席并没有动用权力强行推进,而是选择尊重群众的意见,这也体现出一位党的领袖在重大问题上对群众意愿的敬重与克制。
这件事成为了朱仲丽心中的一段遗憾。毛主席去世后,她回忆往事时说道:“我心里虽着急,但意识到自己仍有应尽的责任。我没有亲自去找戴医生谈心,也没有深入到支部去查找原因。作为党委成员,在发展党员的问题上我曾显得漠不关心,对主席的介绍等事视若无睹,这是一辈子也难以原谅自己的错。”她说,后来主席并没有批评她,也没有指示下级党组织如何办理,他始终以尊重群众意见为原则,而她对自己的过失始终感到深深的惭愧。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书,系统记述了毛主席之所以成为全党领袖的诸多崇高品质,其中尊重群众意见是最核心的特质之一。这部著作是继《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之后的又一部历史畅销书,长期占据各大书市的畅销榜,成为研究与回顾那个时代政治风气的重要参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讲温馨的故事,写安暖的文字,传播美好与正能量。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5 00:58 , Processed in 0.00753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