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寒露:秋深露重,且问君安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25-10-8 10:10 编辑

寒露:秋深露重,且问君安                        

2025-10-08 07:00                                        

发布于:北京市
   
寒露-二十四节气

节气
几场秋雨过后,晚风里的凉意愈发真切,不再是“天凉好个秋”的舒爽,而是带着一股钻入衣领的寒。低头看那草叶间,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却不再是白露时节的清透,而是多了一份凝滞的冷光——这便是“寒露”了。
每年的10月7日至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我们便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顾名思义,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这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是秋的尾声,也是冬的序曲。
寒露三候:感知自然的细微变化
鸿雁来宾;
白露节气初候是“鸿雁来”,寒露初候则是“鸿雁来宾”。意思是,此时南飞的鸿雁仿佛是最后一批宾客,它们排成“人”字或“一”字,匆匆掠过澄澈高远的天空,完成一年一度的盛大迁徙。这景象,是深秋最动人的一笔。
雀入大水为蛤
古人浪漫地认为,深秋时节,雀鸟都躲藏起来不见踪影,而海边却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其贝壳的纹路与雀鸟相似,便以为是飞鸟潜入水中变成了蛤蜊。这虽非科学,却体现了先民对生命形态循环转化的奇妙想象。
菊有黄华
“华”即花。此时百花凋零,唯独菊花在瑟瑟秋风中傲然盛开,遍野金黄,成为深秋最浓墨重彩的风景。“寒露百花凋,霜降百草枯”,菊花正是这萧瑟时节里不屈的生命力的象征。
寒露习俗:人间烟火暖秋寒
节气的转变,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寒露时节,各地都有一些有趣的习俗,为渐冷的天气增添了几分暖意与情趣。
登高赏红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寒露过后,北方秋色正浓,漫山遍野的枫树、黄栌等树木被秋霜“染”成了红色,层林尽染,如火如荼。登高望远,不仅能舒缓秋郁,更能领略这大自然馈赠的视觉盛宴。此时,正是去香山、岳麓山等地赏红叶的最佳时节。
秋钓边,品蟹黄
江南一带素有“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的谚语。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品尝大闸蟹的最佳季节。

图片来源:摄图网
温一壶黄酒,佐以姜醋,拆一只肥蟹,可谓是寒露时节最顶级的时令享受。此外,因气温快速下降,鱼儿都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便有“秋钓边”之说。
吃芝麻,润秋燥
寒露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于是,民间便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图片来源:摄图网
芝麻有润燥养肺、益肾生津的功效,无论是芝麻糊、芝麻糕,还是芝麻烧饼,都是此时节滋养身心的美味。
寒露养生:顺应天时,身心皆安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防寒保暖,适时添衣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不要再穿凉鞋,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随着天气转凉,应及时添加衣物,但亦不宜穿得过多,以免出汗受风,应遵循“春捂秋冻”中“冻”的合理原则,增强耐寒能力。
●早睡早起,缓解秋乏
此时应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能有效缓解“秋乏”。
●饮食滋阴,拒绝辛辣
饮食上应选择一些滋阴润肺、益胃生津的食物,如雪梨、银耳、百合、山药、莲藕等。减少辛辣烧烤类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秋燥。
●情绪平稳,远离悲秋:
秋风萧瑟,万物凋零,人容易产生伤感、忧郁的“悲秋”情绪。此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与亲友交流,多到户外运动,登高望远,开阔心胸。
寒露,像一个冷静的提醒者。它告诉我们,繁华落尽,静美将至;炎热散尽,清寒将来。它教会我们“收敛”的智慧,将夏日的张扬转化为秋日的内敛与沉淀。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在这个秋意最浓的时节,不妨放慢脚步,为自己泡一杯暖茶,给远方的亲人打一个电话,或是与三五好友相约,共赏这最后的秋光。
愿你在渐冷的岁月里,有衣暖身,有人暖心。愿你我都能在这向寒而生的季节里,积蓄力量,静待下一场春暖花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3 14:13 , Processed in 0.00694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