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国后,“南昌起义”领导人排序,朱德颇为不满:我怎能排第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建国后,“南昌起义”领导人排序,朱德颇为不满:我怎能排第二?                                                                    2025-09-30 11:06                                        

发布于:天津市
   
        1927年8月1日凌晨,江西南昌城头的一声枪响,划破了沉寂的夜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就此拉开序幕。这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多年后,周恩来总理在回忆这段历史时特别强调:朱德同志在南昌起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不过,关于朱德在起义中的具体角色,后世存在一些误解。实际上,起义的核心领导层最初由周恩来、叶挺和贺龙组成,朱德并非最初的决策核心。
当时的历史背景十分严峻。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面对白色恐怖,中共中央决定以武装革命回击反革命。选择南昌作为起义地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方面,南昌守军仅有六个团的兵力,且多为滇军,非蒋介石嫡系;另一方面,在九江一带驻扎着由叶挺率领的第11军和贺龙的第20军,这两个军共十几个团,是起义的主力部队。
7月27日,周恩来秘密会见了驻守南昌的朱德。这位睿智的领导人看中了朱德的多重优势:坚定的革命信念、丰富的军事经验,以及独特的人脉资源。朱德曾担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还是滇军旅长,与当地驻军军官关系密切。虽然他的共产党员身份暴露后被解除兵权,但在滇军中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事实上,早在7月21日,朱德就奉命潜回南昌收集情报。当周恩来前来会面时,朱德已经掌握了大量重要信息,甚至绘制了详细的敌军布防图。根据这些情报,他们发现南昌周边虽有国民党第3军和第9军驻防,但城内守军仅3000余人,必须趁援军赶到前发动起义。

起义前夕的7月31日晚,朱德设宴款待国民党守军指挥官。这场看似平常的宴会实则暗藏玄机:朱德希望通过灌醉敌军指挥官,为起义创造有利条件。就在宴会进行时,一个意外发生了——有军官报告发现部队异常调动。危急关头,朱德冒险将这一情报传递给起义指挥部,促使起义提前两小时发动,为起义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军事指挥层面,贺龙和叶挺担任前线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聂荣臻率部在外围策应。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起义汇聚了七位未来的开国元帅:除了上述几位,陈毅在起义后加入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叶剑英则在起义前及时预警,使贺龙、叶挺免遭逮捕。

起义军南下过程中,朱德主动承担了最危险的先锋和断后任务。他多次纠正错误决策,保存了革命力量。特别是他坚持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的决定,为革命保留了火种。相比之下,南下广东的部队则遭受了重大损失。

1957年,为纪念南昌起义30周年,总政治部组织创作了《南昌起义》连环画。在最初的领导人排序中,周恩来理所当然地位列第一,朱德排在第二。但朱德看到后坚决推辞:我的贡献远不及贺龙、叶挺同志。最终在朱德的坚持下,他的名次被调整到叶挺之后。这一细节充分展现了朱德谦虚谨慎的高尚品格。
南昌起义的胜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周恩来卓越的组织才能、朱德的战略眼光、贺龙和叶挺的军事指挥,以及众多革命者的英勇奋斗,共同铸就了这一历史丰碑。正如毛泽东后来评价的那样,正是这些革命先驱的共同努力,才点燃了武装革命的星星之火。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5 22:25 , Processed in 0.00753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