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野史:苏轼写诗嘲笑妹妹丑陋,妹妹立马写诗反击,他读后捧腹大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野史:苏轼写诗嘲笑妹妹丑陋,妹妹立马写诗反击,他读后捧腹大笑                                                                 2025-09-28 15:57                                        

发布于:天津市
   
苏家兄妹的诗词趣事

在温馨和睦的家庭中,亲人之间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兄弟姐妹之间没有隔阂,互相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反而能增进感情。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就是这样一个爱和妹妹开玩笑的兄长。他们兄妹二人经常以诗词相戏,留下不少趣闻轶事。苏家世代书香门第,连开玩笑都透着文雅气息,常常通过斗诗、对词等方式相互调侃。

作为一代文豪,苏轼的文学成就举世公认。而他的妹妹因为是女子,在历史上名声不显。我们可能会想,这样的文斗肯定是苏轼占上风。但事实恰恰相反,苏小妹聪慧过人、口齿伶俐,在与兄长的较量中从不落下风。

有一次,苏轼闲来无事,写诗取笑妹妹的长相。没想到妹妹立刻作诗回击,苏轼读后捧腹大笑。这段趣事流传千年,让我们仍能感受到这对兄妹的风趣幽默。那么,他们究竟写了什么诗,能穿越时空流传至今呢?
苏轼的传奇人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四川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位列宋四家和唐宋八大家。
苏轼出身文学世家,据传是初唐名臣苏味道的后裔。其父苏洵文学造诣深厚,对子女教育极为重视。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苏轼从小耳濡目染,展现出惊人的文学天赋。
二十一岁时,苏轼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梅尧臣对当时浮华空洞的文风深恶痛绝,一看到苏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文章,立即被深深吸引。梅尧臣将苏轼的文章推荐给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也大为赞赏,有意点他为状元。
但由于考卷是匿名的,欧阳修误以为这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考虑到师生关系可能引起非议,欧阳修将苏轼降为第二名。放榜后,欧阳修对苏轼的才华赞不绝口,苏轼的名声很快传遍京城。每当有新作问世,立刻被争相传抄,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正当苏家父子名动京师、准备大展宏图之时,苏轼的母亲不幸去世。守孝期满后,苏轼步入仕途,但道路并不平坦。当时正值宋神宗推行变法,朝中分为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
苏轼支持改革但反对激进做法,结果在改革派当政时被视为保守派而遭排挤;等到保守派掌权时,他又为新法辩护,被视为改革派余党。这种不随波逐流的立场使他仕途坎坷,最终未能入相。
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时,苏轼得以从贬所返回京城,却在途中病逝于常州。宋高宗即位后追赠他为太师,这是北宋最高的荣誉头衔,可见朝廷和世人对他的敬重。
才女苏小妹
虽然政治生涯不顺,但苏轼的家庭生活却相当美满。除了弟弟苏辙,他还有一位聪慧过人的妹妹。由于古代不重视记载女性姓名,我们无从得知她的本名,后人便称她为苏小妹。
在苏家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苏小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诗才出众。虽然未能像兄长那样名垂青史,但她的才华也绝非寻常。毕竟父亲和两位兄长都是文坛巨匠,她的天赋自然不差。
苏小妹性格开朗,与豪爽的苏轼经常互相调侃。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却能创作出众多豪放洒脱的传世佳作,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兄妹斗诗趣事

苏家兄妹的玩笑方式与众不同,他们常以诗词相戏。有一次,苏轼正在书房专心读书,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抬头一看,原来是妹妹苏小妹未经敲门就闯了进来。

苏轼盯着妹妹的额头,灵机一动,随口吟出一首打油诗: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这首诗是在调侃妹妹额头高、眼窝深。说苏小妹还没走进门,就先看到她的额头;哭的时候眼泪流得深,擦都擦不到,成了两道泉。当然,正值青春年少的苏小妹不可能真的长这样,这只是哥哥夸张的玩笑。
换了别人可能一时反应不过来,但聪慧的苏小妹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这大概是因为苏轼经常这样调侃她,她已经习以为常。这次也不例外,苏小妹略一思索,立刻回敬一首: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首诗讽刺的是苏轼那浓密的大胡子:找了半天不知道声音从哪来,原来是从这丛毛里传出来的。这个反击虽然机智,但效果不佳,因为苏轼对自己的美髯颇为自豪。听到妹妹的诗,他得意地笑了,可能还挑挑眉,仿佛在说:就这?

苏小妹很快意识到问题所在——调侃要找准对方的短处才有效。她仔细打量哥哥,发现苏轼的脸型偏长,眉间距较宽,于是又吟道:

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这首诗讽刺苏轼额头宽阔如平原,眉间距离像银河那么远,脸长得去年流的眼泪今年还没流到腮边。这下可戳中了苏轼的痛处,不仅说他长相奇特,还提起他的伤心往事。
但豁达的苏轼不仅没生气,反而被妹妹的机智逗得开怀大笑。这段趣事流传千年,至今读来仍让人会心一笑。苏轼后来感叹:若生汝男儿身,名气乃当过吾。认为妹妹若是男子,成就必定超过自己。
后人也有诗赞苏小妹:
伶牙俐齿苏小妹,才华横溢诸君垂。

择得一婿秦少游,妇唱夫和永相随。
结语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文学成就斐然,被后人尊为宋四家和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保持豪爽豁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与聪慧的妹妹苏小妹经常以诗词相戏。一次苏轼作诗讽刺妹妹长相,苏小妹立刻以诗回击,抓住哥哥胡子浓密、脸型长的特点进行调侃。苏轼听后不仅不恼,反而开怀大笑。
苏轼的豪放性格或许阻碍了他的仕途发展,却成就了他不朽的文名。这告诉我们:即使身处逆境,若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也能活出精彩人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7 03:25 , Processed in 0.00809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