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标题: 九里香养护攻略,让你的植株健康美观! [打印本页]

作者: 冷梅    时间: 2025-9-21 07:58:09     标题: 九里香养护攻略,让你的植株健康美观!

九里香养护攻略,让你的植株健康美观!                                                                               2025-09-15 18:41                                        

发布于:河南省
   

      咱养九里香的朋友是不是都有过这种崩溃时刻?明明买的时候满树花苞,回家没俩月就黄叶掉苞,要么就是叶子长得倒挺旺,就是不开花,甚至整株烂根枯掉——其实不是你手笨,是没摸准这“香姑娘”的脾气!
先说说光照吧,九里香爱晒但怕“毒晒”。我去年夏天犯过傻,把它直接放南阳台落地窗旁边,结果中午的太阳跟烤炉似的,叶子晒得卷成小筒,一碰就掉。后来才明白,它要的是“温柔的阳光”:早上9点前搬出去晒俩小时,下午3点后再搬出来,中午拉层薄纱帘挡挡,这样每天凑够6小时光照,叶子绿得发亮,花苞也冒得快。

你是不是也试过把它放北阳台,结果叶子越长越稀疏,连花影都没见着?
再说说温度,这货跟咱们一样,怕冻又怕闷。
南方冬天没暖气的朋友注意了,别把它放飘窗台上——晚上漏风的话,叶子能冻得发黑掉一地!

我去年用旧毛衣裹了花盆,再套个塑料膜,放客厅避风的角落,居然没冻坏。
北方暖气房的朋友更得注意,别把它放暖气旁边,不然叶子烤得干巴巴的,还容易招红蜘蛛!
我家现在把它放离暖气半米远的地方,旁边摆个装水的托盘,每天喷两次叶子,湿度上去了,红蜘蛛都没影了。

土壤这块真是踩过大坑!
刚开始我用超市买的营养土直接种,结果没俩星期就闷根了——根烂得发臭,叶子掉得只剩杆子。
后来问了老花农才知道,九里香要“透气的土”:找楼下工地的细炉渣(敲碎了筛掉灰),混点小区里的沙土(晒两天杀虫子),再加点塘泥(别太黏,掺点珍珠岩),最后放把腐熟的饼肥或者鸡粪,这样的土透水又有营养,根长得跟小胡子似的,扎得稳稳的。

你是不是也用过硬邦邦的园土种,结果浇水渗不下去,全积在盆里?
浇水这事更得“手贱”不得!我以前总觉得“多浇水才能长得快”,结果天天浇,根烂了不说,还招了一堆小飞虫。现在学乖了:用手指戳盆土,戳进去两指深没湿气了再浇,夏天傍晚浇(早上浇的话太阳一晒,水变热烧根),冬天中午浇(水温和室温差不多,不会冻着根)。对了,下雨的时候别放外面淋——九里香怕涝,淋一天雨说不定就烂根了!你是不是也有过“明明浇了水,叶子还是蔫”的情况?
那是因为水没浇透,或者土太黏,水根本没渗下去!

施肥得“淡”,别跟喂猪似的猛喂。我现在用稀释的液肥——把黄豆泡烂了装矿泉水瓶,发酵半个月,每次浇的时候倒一点,比颗粒肥安全多了。夏天生长快,每周加一次,叶子油亮得能照见人;冬天就别施肥了,它要睡觉,你硬喂只会烧根。对了,别用生肥!我去年埋了半块没腐熟的鱼肠,结果阳台全是小飞虫,邻居敲门问“你家是不是有垃圾没倒”,尴尬得我赶紧把土挖出来换了!
修剪这事得“狠”,别舍不得!
春天发芽前,把细弱枝、交叉枝全剪掉——留着这些枝子只会抢营养,开不了花。

剪的时候用酒精擦下剪刀,别用锈剪刀,不然枝桠容易烂。
我去年剪了之后,新枝冒得特别多,夏天开了满满一树花,香得整个楼道都能闻见。
你是不是也见过别人的九里香长得跟乱草似的,就是因为没修剪?

其实九里香真的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花,只要摸准它的脾气——爱晒、怕涝、喜暖、喜淡肥,就能养得枝繁叶茂。

我家阳台防盗网爬满了蔷薇,春天一到粉白花瓣挤得密不透风,风没吹呢,花瓣就飘得满窗台都是。

我蹲在下面捡花瓣夹笔记本,忽然想起李白说的“不摇香已乱”——合着咱现在玩的“花笺”,竟是李白一千年前就玩过的套路?他当年在长安乐游原的蔷薇园,抱着酒壶钻花墙,醉了拿花瓣蘸酒写诗,我现在捡花瓣当书签,算不算和诗仙“隔空碰了杯”?

水缸里的紫色睡莲更有意思,早上天刚亮就张着紫得发黑的花瓣托露珠,傍晚准时闭合,我每天蹲在旁边看,跟守着多肉开花的朋友一个样——李白当年在九华山青莲池守睡莲,怕也是这副“眼巴巴”的模样?人家说“谪仙人”要多高冷,可看睡莲的样子,分明和咱们一样,都是蹲在花前等小美好的普通人。

阳台的紫藤棚是去年搭的,现在藤蔓缠满架子,夏天坐在下面喝茶,风一吹香得邻居都来敲门问“你家种了啥”。李白贬谪路过藤州写“紫藤挂云木”,我猜他肯定也在驿站的紫藤棚下歇过脚,说不定还闻过南方人做的“紫藤花饼”香——你看这花“宜阳春”的性子,跟李白多像?哪怕被贬,也要热热闹闹开成春天的模样,咱们现在在棚下喝茶,是不是也沾了点“哪怕难也要活得张扬”的劲?

石盆里的菖蒲是我从山里挖的,用太湖石凿坑填腐叶土种,叶子细得像针,闻着有股冲鼻子的辛香。

唐朝人把菖蒲根系腰间当醒酒药,我现在没事摸两下叶子,忽然懂了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合着他腰间挂着菖蒲,闻着那股辛香,才敢对皇帝说“不去”?咱们现在虽然不挂菖蒲根,但闻着石盆里的香气,是不是也能从加班的疲惫里“醒”一会儿,像李白那样守住点清醒的底气?

墙角的野兰是去年进山挖的,叶子细长,开淡紫色小花,不凑近根本闻不到香。

李白写“孤兰生幽园”,我盯着我家那株野兰,忽然觉得它和李白像极了——不跟杂草挤,哪怕被埋在角落,也要开自己的花。现在大家都喜欢“野趣”,挖野兰、种野菜,是不是也算继承了李白的“隐士审美”?不追网红花,就爱这种“不被驯服”的野劲儿。

昨天傍晚给紫藤架系绳子,夕阳把花瓣影子投在我摊开的《李太白集》上,忽然就笑了——李白当年蹲在蔷薇下喝酒的自在,和我现在给花草浇水的心情,有啥不一样?

不都是蹲在花前捡点小快乐,从植物里抠出点和古人“撞款”的小确幸?

你家阳台种了啥?

是不是也有蔷薇爬防盗网、睡莲开水缸?

是不是也会蹲在花下等睡莲开、捡花瓣当书签?

有没有哪一刻忽然觉得——哦,原来我和李白喜欢的是同一种植物,享受的是同一种快乐?

其实养花哪需要什么“高大上”的理由?不就是图个能和古人“神交”的乐子,图个能从日子里抠出点小美好的本事?

你看,一千年前李白守着青莲池的模样,和现在咱们守着多肉开花的模样,是不是一模一样?

最近刷小红书,发现好多博主在晒“家里的治愈小角落”,十有八九都有一盆开得像小绣球的花——粉的娇、红的艳,重瓣花瓣裹得紧紧的,远看像浓缩版的玫瑰花海,近看每片花瓣都泛着柔润的光,这就是丽格海棠啊!

说起来这花还有点“国际背景”,是德国育种家用秋海棠杂交出来的,用人家名字命名的,听着就像给花加了层“专属印记”。我第一次见它是在朋友家的书桌,才20厘米高的小植株,枝桠上挤着四五个花簇,每簇都有七八朵花,简直把“紧凑的浪漫”发挥到了极致——现在年轻人住公寓的多,飘窗就那么点大,放盆绿萝太普通,放盆月季又占地方,丽格海棠刚好卡在“好看又不占地”的完美区间,是不是戳中了很多人的“小户型痛点”?

养它可太省事儿了!

我这种“养啥死啥”的新手都能hold住:不用天天搬去晒太阳,客厅的角落、阳台的内侧就行,温度别超过28℃也别低于10℃——夏天开空调的话刚好,冬天套个保温袋也能活。浇水是关键,我之前犯过浑,看土表面干了就猛灌,结果第二天叶子耷拉了,赶紧把盆底垫上石子沥干,没想到缓了两天又精神了——比那些“浇多一点就烂根”的蝴蝶兰好伺候一百倍!你们有没有过“浇水翻车”的经历?是不是也觉得这种“耐造”的花更适合普通人?

更绝的是它“实用+浪漫”双buff叠满。现在大家都怕室内甲醛,刚买的新衣柜、新沙发总有点味儿,丽格海棠能吸甲醛、苯这些有害物质,相当于给家里装了个“生物净化器”——摆一盆花,比放活性炭包有温度多了吧?而且中国人讲究“图个好彩头”,老海棠象征家庭和睦,丽格海棠更讨喜,花语是“追求爱情”,但我觉得它更像“家庭的小纽带”:我家那盆开的时候,爸妈每天都要凑过去看,老爸还主动查“怎么给花施肥”,老妈说“这花一开,家里都有了烟火气”——你看,一朵花就能让一家人的话题变多,这不就是最实在的“和睦吉祥”吗?

昨天我把丽格海棠的照片发朋友圈,评论区炸了:有人问“会不会掉花瓣”(其实只要不碰它,花瓣能开半个月),有人问“冬天能不能养”(套个塑料袋就能抗低温),还有人说“我家的刚打花苞,等着看花开”——原来喜欢丽格海棠的人这么多!

其实养花不就是图个“小确幸”吗?不用买贵的花盆,不用弄复杂的花架,一盆丽格海棠往那一站,就能把房间的“氛围感”拉满:清晨阳光斜照进来,花瓣上的露珠闪着光;晚上下班回家,推开门先看见那团花,一天的累都散了。你们有没有过这种“被花治愈”的时刻?

是不是也觉得,家里有盆会开花的植物,比任何摆件都温暖?

丽格海棠不是什么“名贵花”,但它懂普通人的需求:好看、好养、有寓意,还不占地方。

现在暑期到了,好多人在家捣鼓阳台,不妨试试它——说不定你会像我一样,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开了没,连手机都少玩了!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跟“陀螺”似的——上班赶地铁、下班熬方案,周末想睡个懒觉都得被快递电话叫醒,想养点花添点烟火气,又怕变成“连仙人掌都能养死”的笑话?别慌!我这两年踩过“浇水浇烂根”“晒焦叶子”的坑,终于摸出点门道:选对“懒癌友好型”花,比天天查养护攻略管用100倍!

就说芦荟吧,我家阳台那盆是去年从老家带的“子孙苗”,本来以为得天天照顾,结果扔南阳台晒着,十天半个月浇次淘米水,现在长得比我胳膊还粗!叶子厚得跟小盾牌似的,上次我家猫抓破皮,掰片叶子挤点汁涂上去,居然没留疤——这不比家里的药箱还实用?关键它“抗造”啊,冬天我忘了关阳台窗户,冻了一晚上,居然没蔫,反而冒了俩小芽,简直是“植物界小强”。

还有铜钱草,我妈养在玄关的玻璃罐里,水培的,每天早上刷牙时浇点自来水,现在叶子铺得跟小绿伞似的,连路过的快递小哥都夸“这花长得真旺”。你们是不是也遇见过“缺水就蔫”的花?铜钱草就是这样——渴了就耷拉着叶子装可怜,浇点水立马支棱起来,跟“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小朋友似的,超有灵气。

对了,发财树你们肯定不陌生吧?

我同事以前养发财树,天天怕它渴,早晚浇两次水,结果烂根了,叶子掉得只剩光杆。

后来我让他“管住手”,十天浇一次水,生长期给点稀释的饼肥水,现在那棵发财树长得比他人还高,放在客厅跟个“镇宅树”似的,朋友来家里都问“是不是请了园丁”——你说,懒人才是养花的“天选之子”吧?

仙人球我必须夸夸!

去年春天买了颗绯花玉,本来以为就是个“刺球”,结果放阳台晒了俩月,居然开了三朵粉花,花瓣跟丝绸似的,比我买的鲜花开得还久!关键它连水都不用常浇,我出差一周回来,还是圆滚滚的,比我家猫还省心——你们说,这是不是“懒癌患者”的福音?

还有文竹,以前我以为得天天伺候,结果发现它特耐旱!

就是爱招灰,每周拿喷壶喷两下叶子,再给点稀释的营养液,现在枝子长得跟小云朵似的,放书桌上当摆件,比网红台灯还好看。

对了,文竹别放强光下晒,不然叶子会变黄,我以前犯过这错,后来放散光处,现在叶子绿得跟翡翠似的。

吊兰我挂在厨房窗户上,吸油烟不说,匍匐茎长了一串小吊兰,我剪下来给邻居阿姨,她养了俩月就爆盆了,说比养绿萝还省心。

对了,吊兰的根是“气生根”,别等土全干了再浇水,表土干了就浇点,不然叶子尖会发干——我以前懒,等土全干了才浇,结果叶子尖焦了,后来改了习惯,现在叶子长得跟瀑布似的。

其实养花哪用搞得多复杂?

选对“不用经常管”的花,比天天查攻略管用多了!像虎皮兰,我家那盆放客厅角落,十天半个月浇次水,现在长得比我膝盖还高,叶子上的纹路跟老虎皮似的,超有质感;橡皮树更不用说,宽大的叶子油亮油亮的,放阳台晒着,偶尔给点水和肥,现在长得跟小树苗似的,吸收甲醛的效果比净化器还好用;鸭掌木我养在阳台,只要阳光足、通风好,生长期给点水和肥,嫩叶蹭蹭冒,现在都长成“小树”了,朋友来家里都问“是不是买的成品”。

现在年轻人谁没在家里摆过几盆花啊?

阳台的多肉、客厅的绿萝,甚至茶几上的小雏菊,看着那点绿、那抹红,连刷手机的心情都变温柔了。

可最近总能刷到“家里不能养的6种花”,点进去一看——梅花、六月雪、含笑花全在列,理由不是“谐音霉”就是“招冤魂”,搞得我赶紧去看自己阳台的那盆小梅花,心里直犯嘀咕:这花我养了两年,每年冬天开得满枝白,咋就成“败家花”了?

先说梅花吧,我楼下张阿姨去年冬天买了盆腊梅,香味飘得整栋楼都能闻见,结果她老家来的亲戚一进门就咋呼:“我的个天,你咋养‘霉花’?这名字多晦气!”张阿姨吓得连夜把花搬到楼梯间,结果今年春天那棵梅树叶子都没长全。我跟阿姨说:“梅是四君子之首,古人写‘墙角数枝梅’的时候,也没说它招霉啊?”阿姨叹气:“老辈人讲究谐音,我也怕万一……”你说冤不冤?好好的花,就因为“梅”和“霉”读音像,愣是被贴上“坏运气”的标签,跟那些被骂“名字难听”的小朋友似的,委屈得不行。

还有六月雪,我之前在小红书刷到有人晒自己养的六月雪盆景,小白花堆在枝头上像撒了把糖霜,评论区居然有人留言:“这花不能养,六月飘雪是窦娥冤,招冤魂的!”那博主直接回怼:“我养了三年,没见冤魂上门,倒见我家猫天天蹲在花盆旁边打盹。”可不是嘛,六月雪的学名叫“白马骨”,本来就是常见的盆景素材,就因为跟“窦娥冤”沾了点边,就被当成“不详之物”,这跟小时候被说“吃西瓜籽会发芽”有啥区别?

都是没影儿的事儿。

再说说含笑花,我闺蜜去年从花市抱回来一盆,刚开的时候香味像浸了蜜的梨,结果她妈一进家门就喊:“你这是买的啥?‘含笑九泉’听过没?多不吉利!”闺蜜急得直跺脚:“妈,这花叫含笑是因为花瓣像笑起来的嘴角,跟‘九泉’有半毛钱关系?”后来闺蜜把花放在自己房间,每天下班就给它擦叶子,现在那盆含笑长得比去年还壮,开花的时候整个房间都是甜的,也没见她妈说的“坏运气”来敲门——倒是她上个月涨了工资,说“多亏这盆花天天给我加油”。

对了,含羞草得重点说——不是迷信,是真有风险!

我朋友家小孩去年养了盆含羞草,总爱用手碰它的叶子,结果没过多久,小孩手上起了一片小红点,去医院查说是接触了含羞草里的含羞草碱过敏。

所以含羞草真别放家里,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不是因为“腼腆内向”,是真的有毒性,这事儿得较真,可不能当玩笑。

其实啊,这些“不吉利”的说法,大多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之谈”,比如说双生花“同生同死”,其实就是植物的共生现象;虞美人“长在坟头”,那是因为野生虞美人喜欢疏松的土壤,坟地没人翻土,刚好适合它生长,跟“死亡”压根不沾边。现在年轻人养花都图个“我喜欢”,比如我同事养了盆梅花,今年升职加薪,说“霉花”变成了“美花”;还有人养六月雪当摆件,摆客厅比假花还仙,连保洁阿姨都夸“这花真好看”。

说到底,花就是花,它不会给你带来好运,也不会带来坏运气——能让你开心的,是你每天早上给它浇水时的期待,是它冒出新芽时的惊喜,是家里有了生机的温暖。

你说,要是因为一句没根据的“不吉利”,就把喜欢的花扔了,是不是太亏了?

对了,你家有没有养过这些“被嫌弃”的花?有没有被长辈说过“不能养”?其实反过来想——连花都能因为“说法”被误解,咱们做人不也一样吗?

明明花店柜台上的花长得油光水滑,抱回家没俩星期就蔫得像霜打茄子,更糟的是有些花看着好看,实则是“隐形麻烦精”——不是迷信里说的“招霉运”,是真真切切给生活添堵!今天就跟大伙唠唠这五种“越养越闹心”的花,全是过来人的血泪教训。

先说说那“超级高大的花”——去年我闺蜜跟风买了盆大鹤望兰,说要装“热带风情”,结果搬回家才发现,这花比沙发还高,直接挡了阳台的光!她那几盆多肉本来长得圆滚滚的,没过俩星期全徒成“长颈鹿”,连晒衣服都得踮着脚绕路。更要命的是,这花在室内光照不够,晚上居然跟人抢氧气!闺蜜说她那段时间早起总头晕,以为是没睡好,后来查了资料才反应过来:“合着我养了个‘氧气小偷’啊!”赶紧找收花的师傅拉走,客厅瞬间亮堂了一倍。

再就是“怎么都养不旺的花”——我妈前两年迷上了杜鹃,跑了三趟花市挑了盆“带花骨朵”的,回家又是浇酸水又是套塑料袋保湿,结果叶子掉得只剩光杆,花骨朵全干成“小纸团”。后来跟养花群里的大神取经才知道,杜鹃要高湿度,北方暖气房里跟“沙漠”似的,根本hold不住!我妈死磕了仨月,最后盯着那盆“光杆司令”叹气:“不是我养不好,是它跟咱家‘八字不合’!”果断扔了换盆长寿花,现在开得满盆都是红花朵,省心多了。

还有那“易招病虫害的花”——我同事小王之前养了盆“果汁阳台”月季,说这品种“花大色艳”,结果刚开两朵花,叶子上就爬满了红蜘蛛!他买了三种杀虫剂,喷得家里一股药味,连猫都躲在沙发底下不出来,更怕传染给旁边的绿萝,天天盯着叶子看,跟“侦探”似的。最后实在扛不住了,把月季拔了扔进楼下垃圾桶,说:“与其天天跟虫子打仗,不如养盆太阳花,晒晒太阳就开爆,连农药都省了!”

再说那“有特殊味道的花”——我邻居阿姨去年种了棵夜来香,说“晚上闻着香”,结果没几天就来找我吐槽:“我家老头有鼻炎,闻了夜来香直打喷嚏,半夜熏得睡不着!”更尴尬的是,有回我去她家串门,一开门就闻见一股“烂水果”味,阿姨赶紧解释:“是那盆‘臭牡丹’,开着好看但味冲!”后来她把夜来香移到了阳台外面,“臭牡丹”直接拔了,说:“花是要赏的,不是用来‘呛人’的!”

最后是“体内有毒的花”——我 cousin 家有个三岁的娃,之前养了盆滴水观音,叶子大得跟扇子似的,娃总想去摸。有回娃偷偷掰了片叶子,手上沾了汁,立马红了一片,哭着喊“疼”! cousin 吓得赶紧送医院,医生说“滴水观音的汁液有毒,幸亏没吃进去”。后来他们把滴水观音扔了,换了盆绿萝,说:“好看归好看,安全才是第一位啊!”

其实养花图的就是个开心,要是养盆花得天天操心遮光、打药、怕中毒,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明明每天守着花盆浇水,叶子却越养越黄,摸上去还皱巴巴的?

上周我蹲在阳台扒多肉盆里的土,手指戳下去差点硌着指甲——那土硬得跟晒干的面疙瘩似的,捏都捏不碎!

后来才反应过来,这就是养花人最头疼的“土壤板结”啊!

其实土壤板结这事特好理解:就像你把面粉压成面饼,本来松散的颗粒全粘一块儿了。

花的根本来要在土里“伸胳膊腿”,结果被硬土裹得严严实实;水浇下去要么顺着盆边“溜号”,要么积在底下泡烂根;连空气都进不去,根跟人捂在塑料袋里似的,能不闷死吗?

我之前养的薄荷就是这么没的——明明浇了水,叶子却一天比一天蔫,拔出来一看根都黑了,土硬得能当砖垫脚!

要说改良方法,我踩过的坑可比办法多。

先讲松土,别拿大铲子猛戳!

我第一次松土用了厨房的不锈钢铲,直接把绿萝的主根铲断了,看着流出来的白浆我都快哭了。

后来学聪明了,买了把像小叉子似的“松土器”,顺着盆边慢慢扎进去,轻轻往上翘两下,土就“咔嗒”裂开小缝——记住啊,离根远点儿,别当“根的刺客”!

再说说加有机物,我妈是这方面的“民间专家”。她把吃剩的橘子皮、烂菜叶装在塑料瓶里发酵,过俩月倒出来的“黑渣渣”拌进土里,本来硬邦邦的土立马变“软棉花”。不过我之前犯过傻:直接把新鲜白菜叶埋进花盆,结果没两天就招了一堆小飞虫,阳台跟“虫灾区”似的,我蹲在那喷了半瓶杀虫剂才搞定——得腐熟啊!腐熟的堆肥、腐叶土才是土壤的“营养餐”,不是“毒药”!

排水这事也得重视!

我之前养发财树,盆底下没打孔,浇一次水就积一次水,后来根都烂成泥了。

现在我学精了:买盆先看底孔,没有的话拿螺丝刀戳俩洞;盆底铺一层小石子或者粗沙,就像给土壤“装了个地漏”,水浇下去“唰”就流走,再也不会泡根了——你说,花要是会说话,不得夸我“贴心”?

还有改良剂,蛭石、珍珠岩这俩“兄弟”我天天用。

上次养多肉,土太硬,我加了一把珍珠岩进去,现在土跟蛋糕渣似的,一捏就散,多肉的根都从缝隙里钻出来了。

不过别加太多啊!

我之前给吊兰加过半盆蛭石,结果风一吹盆都倒了,吊兰叶子摔得稀烂——过犹不及懂吧?

要是土已经硬得跟水泥似的,别犹豫,换土!

我去年养的月季,土板结得用锤子敲都敲不动,直接换了新的腐殖土,现在开得满盆红,邻居都来问我要“养花秘方”——就像人住久了老房子,换个新环境也能“焕发第二春”不是?

其实改良土壤真没那么复杂,关键是“慢工出细活”。

你每周松一次土,每月加一把腐叶土,过俩月再看——土软得能埋种子,花的叶子亮得能反光,连虫子都少了!

对了,你们有没有过土壤板结的崩溃瞬间?

比如浇花水直接从盆边流走,根本渗不进去?

或者挖土的时候把根挖断,站在阳台想哭?

养花这事啊,就跟养孩子似的,得琢磨它的“小脾气”。

土壤板结不是什么大难题,只要用对方法,慢慢来,你家的花肯定能长得比邻居家的旺!

作者: 兰天    时间: 4 小时前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欢迎光临 辽宁养老服务网 (http://bbs.lnylf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