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高宗赵构临的《兰亭序》,其书法之美,估计王羲之见了也得惊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小时前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宋高宗赵构临的《兰亭序》,其书法之美,估计王羲之见了也得惊讶                                                                                2025-10-06 15:29                                        发布于:广东省
   

         皇帝书法,若要论的话,宋代这二位是堪称书法界的翘楚,此二位就是宋代的父子皇帝,宋徽宗赵佶和宋高宗赵构。此二人被书法界戏说是被当皇帝给耽误了的书法家。宋徽宗的“瘦金体”更是书法界的独一无二,但是赵构却并没有在此书风上继续跟进,而是选择了复古。

也正是因此,赵构在继承上有更大的突破,更多人认为其书法水平远在宋徽宗之上。而他选择的复古之路就是以魏晋笔法为基,以二王的书风为主,在他此帖的临王羲之《兰亭序》一帖上就可以看出他是下了多大的工夫。就这字,王羲之来了是不是也会给点一个大大的赞呢。

赵构的书法之路,他早年是以“宋四家”的笔墨为根基的,之后转而主攻二王的书法,而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令无数书法家心向往之,赵构便是其中最执着的追随者之一。
他对《兰亭序》的喜爱,丝毫不逊于唐太宗李世民 —— 这位曾命人摹写数版《兰亭序》的帝王。赵构一生都在临摹《兰亭序》,从青年到暮年,案头的笔墨从未停歇。在日复一日的临习中,他不仅掌握了王羲之笔法的精髓,更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文人风骨与生命意境。

细观其临摹的此帖《兰亭序》,笔墨流转间,早已超越了简单的 “模仿”,达到了 “神似” 的境界。但是历史后人对于赵构的评价,历史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批评者称他为 “昏君”: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曾选择向金国称臣纳贡,放弃了收复北方失地的机会;更因听信秦桧的谗言,以 “莫须有” 的罪名害死了抗金名将岳飞,让无数仁人志士扼腕叹息。这些行为,成为他帝王生涯中无法抹去的污点。

支持者则认为他是“中兴之王”,在北宋灭亡、金兵南下的混乱局势中,是他在南方稳住了政权,建立了南宋,让赵宋王朝得以延续百余年。





其实,这种 “耽误” 的讨论,本身就忽略了人物的复杂性。赵构的书法成就,离不开帝王身份带来的资源与眼界 —— 他能轻易获得历代书法珍品,能与当时最顶尖的文人墨客交流。
而他的帝王生涯,也因书法艺术多了几分文人气质,让南宋初年的文化传承得以延续。或许,我们不必纠结于 “谁耽误了谁”,而应将他视为一个完整的人 —— 一个在乱世中挣扎的帝王,一个在笔墨间沉醉的艺术家。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0-15 20:24 , Processed in 0.0072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