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7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07:56: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5-11-8 08:43 编辑

                       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一句话令哪位女性眼睛湿润?


核心提示:还是38年前在井冈山大仓村第一次见面时的称呼啊!谢梅香的眼睛湿润了。整整38年,天翻地覆,当年的毛委员如今成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袖,还是这样亲切地称呼她。

本文摘自:《中老年时报》2015年10月23日第7版,作者:王梦悦,原题:《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1965年5月中旬,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毛泽东在长沙会见了来中国请求援越抗美的胡志明主席后,对胡志明说:“我要驱车千里,带上我的竹拐杖,重访井冈山,看望老区人民。”胡志明当时也带着一根精致的高级大拐杖,提出要与毛泽东交换。毛泽东说:“不换了,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一草一木都令毛泽东思绪万千
中央通知江西省有关方面准备22日接待毛泽东上井冈山。这可是国字第一号接待任务,有关方面立即行动起来,做好各项迎接准备工作。同时,按照中央的决定,暂不对外公开毛泽东上山的消息。
5月21日上午,毛泽东离开湖南省委第九招待所3号楼,当晚到了与江西交界的茶陵县。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茶陵县委建议毛泽东不出县委大院,就住在县委办公室。因为是临时住宿,汪东兴等人没有从车上卸下装书的樟木箱子。谁知,手不释卷的毛泽东刚一住下就要找书看。县委书记灵机一动,立刻找来一本《茶陵州志》。酷爱读史的毛泽东躺在县委办公室的临时大床上读《茶陵州志》,一直读到凌晨3点才睡去。
第二天5月22日,车队进入了井冈山区域,第一站便是永新县。江西省委书记刘俊秀和副省长王卓超早已在永新迎候。稍作停留后,4辆小车、2辆大车一同前往宁冈县的茅坪。井冈山斗争时期,茅坪是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后勤机关所在地,茅坪也由此成为了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指挥中心。这里的谢氏慎公祠和八角楼是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纪念地。当年,毛泽东在八角楼的油灯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宁冈调查》《永新调查》等著作,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为中国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
下午,毛泽东登上了海拔1343米的黄洋界。
72岁的毛泽东下车后观看当年哨口遗址。他抚摸着架在黄洋界哨口上的大炮深情地说:“这是南昌起义军带上井冈山的。当时共有3发炮弹,人们都说前两发受潮,第3发没有受潮,所以‘炮声隆’。其实也受潮了,只是打前两发时,炮筒被加热了,为第3发提供了打响的条件,应该说前两发也有功劳的。”此时,安静的大炮与沉默的毛泽东一起感受着并没有走远的那段烽火岁月。
离开哨口,毛泽东又来到一座木制纪念碑前,碑南面是朱德题写的“黄洋界纪念碑”几个大字,北面则是印刷体的毛泽东词作《西江月·井冈山》。随行的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仰视碑文,充满激情地朗诵道:“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昂扬的辞章,让毛泽东心潮澎湃。
一气呵成两首词作
太阳落山前,毛泽东登上汽车,准备去茨坪。
这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毛泽东乘坐的吉姆车竟然发动不起来了,“突突”响几下就熄火,再发动,依然如此。司机自知责任重大,很着急,原因是水箱开锅所致,由于山上没有水源,陪同的领导建议毛泽东换乘另一辆车。毛泽东却风趣地说:“不要换车,我带来了凉开水,就把我喝的凉开水先给汽车喝吧!”换上毛泽东带来的凉开水后,汽车才启动了。
到达茨坪后,毛泽东下榻在井冈山宾馆1楼115号房间。房里有一张特制的又宽又长的木板床,床的一半放着被褥,另一半放北京带来的书籍,窗帘换成了黑色。对于毛泽东的饮食,汪东兴一再叮嘱:主席是单独一人用餐,由北京带来的厨师掌勺,吃得也很简单,每餐4小碟菜,外加一小碗汤,其中辣椒、蔬菜是不可缺少的。另外,主席还喜欢吃小鲫鱼或泥鳅。有一次吃饭时上了一碗小竹笋,毛泽东边吃边高兴地说:“很久没有吃小竹笋了,井冈山的小竹笋味道好,有这个菜就行了。”在宾馆楼上,毛泽东眺望四周并兴奋地说:“今天的井冈山与当年大不一样了,那时我们靠两条腿走,从文家市到井冈山要走半个多月。现在我们坐汽车两天就到了,还是机械化好啊。”
毛泽东在亲眼目睹了井冈山“旧貌变新颜”后,他以强烈的“忆往昔、抒豪情”的浩然情愫,一气呵成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两首鸿篇词作。
词作写成后,汪东兴忍不住问道:“主席,这两首词发不发表?”
毛泽东回答:“再放一放。”他并不急于发表。
一放就是11年!直到1975年底,毛泽东才决定在1976年元旦将两首词在《诗刊》上公开发表。
过上好日子,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
在井冈山期间,毛泽东的思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中飞跃着。他不止一次地对身边人说:“我这次重上井冈山,真是弹指一挥间啊。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江山,会不会因为我们队伍里滋长特权思想而改变颜色呢?”他一再强调,“井冈山精神不能丢,不能从我们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丢掉。”
5月25日下午,汪东兴、刘俊秀等人被召进宾馆会客室,毛泽东问道:“这次你们陪我上井冈山印象如何?”他们几人都谈了自己的感受,尤其对艰苦奋斗和牺牲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毛泽东动情地说:“回想起当年创建这块根据地,许多革命志士、英才良将献出了生命,卢德铭、何挺颖、王尔琢、张子清、伍中豪……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我脑子里都是活生生的,牺牲时他们才二十几岁呀!”
这时,井冈山管理局的领导同志也来了,毛泽东放开思路纵谈:一是回忆了井冈山斗争的风云岁月,他从“枪杆子里出政权”讲起,谈到特派员误传自己被开除党籍,还记起在横遭“左”倾路线打击的日子里,井冈山人要他当师长的深厚感情;二是分析了500里井冈山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对革命有利的形势,并叹息道“就是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啊!”三是谈到鲁迅在上海看到他《西江月·井冈山》的诗词后,感到有一种“山大王”的气概。毛泽东说:“我得知后笑了,当时确实有股梁山好汉的气概。我对这个‘称号’很得意,我喜欢‘结交绿林,杀富济贫’嘛。”
毛泽东继续说:“今天的井冈山‘高路入云端’了,汽车上下,新房林立,衣食多样,还看上了电影,神气多了,我相信井冈山将来还会更加神气。但过上好日子,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要知道,这人民的江山是用无数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是他下定决心发动群众同他一道“反修防修”的一次思考之旅,更是一次探索之旅。
毛主席来了,群众蜂拥而至
5月28日下午,毛泽东对汪东兴部署工作说:“明天我们就要下山了,你准备一下,我要会见老红军、井冈山的干部和群众并同他们合影。”
下午,井冈山中层以上干部集中在宾馆前,2000多名干部群众聚集在茨坪公路两旁。不一会儿,毛泽东带着那人们熟悉的笑容健步走出宾馆。茨坪立刻沸腾起来了,人们使劲儿地鼓掌,很多人把手都拍红了也不肯停歇。
毛泽东来到革命烈士袁文才的发妻谢梅香跟前,井冈山管理局局长还未及介绍,他就一眼认出了故人。毛泽东紧握着谢梅香的手,亲切地唤了一声:“袁嫂子……”
还是38年前在井冈山大仓村第一次见面时的称呼啊!谢梅香的眼睛湿润了。整整38年,天翻地覆,当年的毛委员如今成了党和国家的最高领袖,还是这样亲切地称呼她。谢梅香感动得只顾抹泪水,呆呆地仰望着毛泽东,很久才喊了一声:“毛主席,您真的回来了?!”毛泽东轻轻地点了点头,嘱咐袁嫂子注意身体。
毛泽东与大家握手之后,站在前排中央,井冈山各级领导站在毛泽东两边,井冈山新老同志、烈士遗孀同毛泽东一起合影。
随后,毛泽东又在宾馆门前分别与四批干部、群众代表合影,然后他又走向公路,挥手接见道路两旁的乡亲们。踏上轿车后,毛泽东再次向大家挥手告别。轿车徐徐向前行驶,井冈山的干部群众依依不舍地目送毛泽东。汽车转弯了,还有很多人久久不肯离去……
毛泽东此次重上井冈山,没有众多的随行人员,也没有警车开道,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而从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5-11-8 08:42: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5-11-8 08:50 编辑

好帖!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5-11-8 08:45:26 |只看该作者
浪淘沙 发表于 2015-11-8 08:42
好帖!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赞!珠联壁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5-11-23 07:28:37 |只看该作者
贊!

毛泽东此次重上井冈山,
没有众多的随行人员,也没有警车开道,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而从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5-11-23 07:39:5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5-11-23 09:34 编辑
zxcvb 发表于 2015-11-23 07:28
贊!

毛泽东此次重上井冈山,

伟人情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5-11-23 09:36:0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雨 于 2015-11-23 09:40 编辑
浪淘沙 发表于 2015-11-8 08:42
好帖!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赞!佳词增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5-12-4 06:23:17 |只看该作者
感人:

      毛泽东紧握着谢梅香的手,亲切地唤了一声:“袁嫂子……”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5-12-6 08:51:39 |只看该作者
赞!佳词增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9#
发表于 2015-12-6 09:40:46 |只看该作者
他一再强调,“井冈山精神不能丢,不能从我们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身上丢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1 02:15 , Processed in 0.01045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