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9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组图:皇家十大把玩之物 明清两朝鼎盛 2015年11月09日14:53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8:55: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1-15 19:12 编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6-1-15 19:12:56 |只看该作者

组图:皇家十大把玩之物 明清两朝鼎盛

本帖最后由 兰天 于 2016-1-15 19:14 编辑

组图:皇家十大把玩之物 明清两朝鼎盛                      2015年11月09日14:53  
      

       

           “把玩”源于汉隋,开始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把玩,逐渐影响到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皇家十把玩”,到明清两朝达到鼎盛时期。

       

          “中华文玩”之所以能在皇宫内和社会上层把玩成风,它的魅力所在是通过玩能够达到健身、养心、修行的效果,成为品德、身份以及精神境界的象征。
          “皇家十把玩”由上五玩、下五玩构成。

       

          上五玩由核桃(揉手核桃)、葫芦(手捻)、佛珠(串福)、菩提(十八子)、翡翠玉石(配饰)组成。
          下五玩由紫砂壶、折扇、烟斗、笼鸟、鸣虫组成。
          上五玩:
          第一是玉石,在玩赏过程中修炼,体会玉石天呈的品德。

       

         

       

         

       

         

       

         

       

         

       

         

       

         

       

         

       

         

       

         
          俗话说,玉养人,人养玉,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滋养。大凡做玉器的人都时常拿块玉儿放在身边,可手可心。
          第二是核桃,作为把玩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寓意吉祥。在玩赏过程中健脑、修炼毅力,达到胸怀天下的境界。

       

         

       

         

       

         

       

         

       

         

       

         

       

         

       

         

       

         

       

         
          第三为葫芦,寓意“福禄”,作为把玩源于明清。在玩赏的过程中修身净心、修炼耐性、接纳天地之真气,去除陋习。

       

         

       

         

       

         

       

         

       

         

       

         

       

         

       

         

       

         

       

         
          第四当玩佛珠,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作为佛珠进入中国始于东晋,延至唐后各代,盛行于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材质以檀木最佳。其主要修炼人的性情,调整心态。

       

         

       

         

       

         

       

         

       

         

       

         

       

          第五为菩提手串,因六祖慧能大师一句“菩提本无树”的偈而使“菩提”家喻户晓,令中国人传诵千余年,实来源于释迦牟尼在毕钵罗树下入定开悟获得无上智慧,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就改称为“菩提树”。

       

         

       

         

       

         

       

         

       

         

       

          当年玄奘法师把它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称为“菩提”的智慧。主要是因为这种属于人类知觉以外的智慧,是无法用人类有限的言语来表达。并且菩提籽的天然果核在把玩时散发出的天然植物油脂能起到滋养皮肤的奇效。
          下五玩:
          第六玩紫砂壶,“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它是能将水火在壶中相融,它包含了陶、瓷器的文化。把玩中领略中华和谐韵味。

       

         

       

         

       

         

       

         

       

         

       

         

       

         

       

         

       

         

       

         
          第七玩为折扇,南北朝时代就已开始出现,北宋进入市井。明清盛行至今,包含了书画艺术的全部,是雅致的体现。

       

         

       

         

       

         

       

         

       

         

       

         

       

          第八烟斗,关于烟斗的起源有种种说法,有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后将烟草传入欧洲的产物。也有印第安人居住地就有了烟斗。

       

         

       

         

       

         

       

         

       

         

       

         

       

         

       

         

       

         

       

         

       

         

       

         

       

          还有是英国探险家沃尔特·佩利爵士根据美洲印第安人抽烟的启示而制成的。再有烟斗是从中国人开始流行起来的。等等说法,这原本就体现着一种“绅士风度”的探索之中的辩论。
          第九玩是,鸟为禽先于兽,比兽先是能上天。

       

         

       

         

       

         

       

         

       

         

       

         

       

         

       

         

       

         

       

          第十玩鸣虫,鸣虫是虫之灵,好斗能鸣会入地。

       

         

       

         

       

         

       

         

       

         

       

         

       

         

       

         
          上五玩玩的是:毅力、耐心、悟性、智慧、品德。下五玩玩的是:和气、雅致、风度、乐天、知足。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6-1-16 04:11:13 |只看该作者
“中华文玩”之所以能在皇宫内和社会上层把玩成风,
它的魅力所在是通过玩能够达到健身、养心、修行的效果,成为品德、身份以及精神境界的象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6-1-16 13:08:15 |只看该作者
zxcvb 发表于 2016-1-16 04:11
“中华文玩”之所以能在皇宫内和社会上层把玩成风,
它的魅力所在是通过玩能够达到健身、养心、修行的效果 ...

长知识,开眼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6-1-16 15:54:29 |只看该作者
zxcvb 发表于 2016-1-16 04:11
“中华文玩”之所以能在皇宫内和社会上层把玩成风,
它的魅力所在是通过玩能够达到健身、养心、修行的效果 ...

赞!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16-1-18 12:36:15 |只看该作者
好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6-1-19 09:53: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燕00 于 2016-3-2 22:35 编辑
明清黄釉成为皇家专属的釉色                      2016年03月02日16:45

       

          (原标题:皇室专属)


          图中这套对碗为清光绪官窑器中的精品,口径15厘米,斜弧腹下收,圈足。内壁及底施白釉,莹亮光润,碗心青花双圈内绘三只羊在树下休息,寓意“三羊开泰”,青花圈外饰折枝花卉及石榴、鱼、如意等吉祥图案。外壁以黄釉轧道为地,上饰杂花瓶、石榴、如意等杂宝纹,留三个圆形开光,其内分别绘三只羊,或站或卧,姿态各异,与碗心三羊相呼应。轧道,又叫雕地,宫中称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谓耙花,它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红、黄、紫、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绣花针的工具拔划出细的凤尾纹,最后配以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而粉彩轧道工艺就是把粉彩和轧道两种工艺有机结合,形成珠联璧合的惊艳效果。
          黄釉最早出现在唐代,但当时由于工艺不够纯熟,器物比较粗糙,品质也不稳定,因此以民间使用为主。但到了明清两代,黄釉成为皇家专属的釉色,这两朝对于黄色的使用有着十分明确的界定,比如在清,里外黄釉为皇太后、皇后用,里白釉外黄釉为皇贵妃用,黄地绿龙为贵妃用,以下嫔妃、贵人、常在则不许用黄釉瓷器。清代陶瓷艺术家唐英于乾隆时曾奏明皇帝将破损的黄釉器都押运京城处理,以防技术外传,可见黄釉价值不菲。黄釉地轧道粉彩三阳(羊)开泰碗的有序烧制从清代自乾隆朝开始,据《清档》记载,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传旨:“交唐英烧造,其碗外面俱烧五彩各色地杖,花样各按时令分别吉祥花样,碗内仍照外面花样,俱要青花白地,年节用三羊开泰。”此一成法沿袭至晚清光绪年间,清各朝均以乾隆为范本仿效,一直沿用至光绪,以后则少见。因此这是一类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瓷器。(青 山)
          (来源:中国商网—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18:43 , Processed in 0.04398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